中国服务业占比更超工业

■去年服务业占比已超工业

■未来第三产业增速将更快

■更详尽报道   

  据今年2月发布的国家统计局公报:全国年GDP为56.88万亿元,同比增长7.07%,其中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0%、43.9%和46.1%。

  这意味着,我国的第三产业GDP占比,已首次超越第二产业。

  

  按照国际惯例,第一产业为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生产部门;第二产业主要是加工产业,即利用基本的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并出售,一般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公共工程等;第三产业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涵盖交通运输、通讯、金融保险、商业、行政等非物质生产部门,又称服务业。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不同的格局。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化开始后,第二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后工业化时代来临后,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第三产业开始崛起,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如今,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经济体第三产业比重一般都在70%以上。

  

  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力量,带动了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衍生了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新一届中央政府力推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国策,旨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在此背景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增速逐渐放缓,而第三产业节节加速。如今,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一次超越第二产业,是产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特征,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单位GDP就业更多、更稳定,消耗能源资源更少,同时也有利于国内消费的扩大与升级。

  

  经济学家连平也表示,未来第三产业发展会更加快速。其一,消费增速会加快,提升服务业增速;其二,政府公共服务进一步健全,改善民生成为政府一大要务,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会增加,这会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业发展;其三,开放力度会加大,从而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水平。

  

  不过,张立群也表示,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中国第三产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GDP占比与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他强调,尽管提高第三产业占比是未来发展方向,但仍然无法替代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制造业仍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根基,中国远未到达后工业化阶段,未来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支撑制造业创新、升级仍至关重要。

  

  他补充说:“制造业发展需要生产性服务业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为制造业的专业化、细分化、由大变强提供有力支持。只有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支撑,才能打造一个强大的、协调的中国经济。”■(记者/李绍飞,《瞭望》第49期)

点击↓↓,温故知新中国经济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癫疯医院
白癜风什么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11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