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特钢产业联盟成立,专家解析为何我国特

6月28日,以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发起单位的四川特钢产业联盟在四川江油市揭牌成立。

该联盟以企业为主体,旨在推动四川特钢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联合产业中下游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加工设备、市场开拓等方面谋求合作,加强协调,建立“政、产、学、研、用”合作共赢体系,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和创新资源优化组合,夯实“专、精、特”科研项目及产业集群,做强产业链,做大特钢产业增量。该联盟的组建和运作遵循“自愿参与、公正平等、合作互助、有偿共享、责权清晰、行业自律、自主发展”的原则。

联盟组建后,四川特钢企业将以高温耐蚀合金、特种不锈钢(耐热钢)、工模具钢、核电用材等高端金属材料板块为单元,产品向“特、精、高、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产业向“专、精、特”方向转化;将原有的零散型、特殊型、小规模的独立钢企,打造成有规模、有特色和更具竞争力的专业生产线,进而形成专业企业集团。

特钢行业水平的提升是钢铁强国、制造强国的重要标志,对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装备制造、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我国西南地区的特钢产业最初是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配套而建的。近十几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壮大、机械行业向高精尖设备发展转型,特钢产量快速提高,品种也日渐齐全,特钢企业也随之发展壮大。四川江油是我国重要的特钢产业基地,具有产业集群优势。年,江油市特钢行业产值为亿元,占江油市GDP(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未来5年,我国钢铁工业将进入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主的发展阶段,在普钢行业下大力气做“减法”的同时,特钢行业尤其是高端材料则要做“加法”甚至“乘法”。

“特钢行业产品的牌号,我们基本都能够生产出来,为什么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市场需求?”6月28日,在四川特钢产业联盟成立暨特钢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董瀚向与会代表抛出了这一问题。

据了解,在特钢领域,中国有最好的设备,能够生产所有牌号的特钢产品,但是每年都要进口一定数量的特钢。我国特钢行业当前存在哪些问题呢?为什么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

诊断一

材料生产与零件制造脱节

“特钢具有特殊的性能,体现在生产、零件制造以及服役失效等几个环节,生产只是第一步。”董瀚认为,不是生产环节,而是其他环节的问题导致我国特钢产品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

在生产环节,我国特钢产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价格和质量上。目前,国内钢厂的单体装备与生产线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在工艺控制技术与质量控制技术方面还需要努力,尤其是连续化生产的质量稳定性问题。例如,国内大量生产的高碳铬轴承钢品质混杂,而高品质轴承钢质量稳定性与国外产品相比有差距等。

在零件制造环节,特钢具有不易加工的特点,因此在材料的使用上,存在加工方法的衔接问题。董瀚认为,与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形成平衡的供需工业体系和精细的标准体系,材料生产和零件制造往往是分开的。而在特殊钢材领域,材料生产和零件制造需要密切结合,越是特殊的原材料,越需要实现定制化生产。

在服役失效方面,特钢生产企业与用户须合作解决腐蚀问题、磨损问题、周期应力问题等。事实上,这些问题多数情况下需要在用户中通过实验解决。

“总的来说,国内在钢材研发、生产和应用上还须更好地从整个产业体系或全链条上来考虑。”董瀚认为,生产只是第一步。以传动和动力系统用特殊钢为例:我国虽然能够生产这类钢种,但是动力系统本身的设计是国外的,其零部件是进口的,而国外特钢生产和零部件制造本身就是一家企业,包括中国特钢企业在内的别的企业很难进入该市场。

诊断二

早期介入和研发不够

“很多企业仍然在很传统、很基础的材料中摸爬滚打,对超材料的早期介入和研发不够。”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栾大龙博士表示,目前,我国一些新研制的武器装备性能上不去,不是技术原理没搞对,也不是结构设计有问题,而是造不出服务好特定要求的材料。他强调,特钢企业在用户的预研阶段就应该介入,与用户联合研发;以军方需求为引领,进行二次开发。

目前,我国有些特殊钢品种依然无法满足装备制造行业发展需求,比如火电、核电、油井、航空、机械等领域用钢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是世界第一的汽车制造大国,但自动变速管齿轮用高品质齿轮还需要进口。

以高温合金市场为例,我国航空发动机和航天发动机在年的高温合金需求量将分别达到吨、吨。“特钢企业要想进入这类高端材料用户市场的目录,要从预研就开始。”栾大龙表示,航空发动机推重比这一指标的提升,有50%~70%要通过提高高温材料性能才能实现。特钢企业应该根据用户研发计划,及早进入供应商目录。他建议,特钢企业可以从“十三五”中国要上的个大项目中寻找方向,如高效率火电机组需要耐更高温度的耐热钢与合金等。

诊断三

产业缺乏整合

“原来全国有八大特钢(企业),全是什么都能干,大而全。”董瀚介绍,“虽然近年来专业化的特钢厂越来越多了,但是还是过于分散。”

据介绍,我国特钢产量占整个钢材使用量的比例还不到10%,但是能生产特钢的企业有几百家(含锻造企业)。

以四川省江油市特钢产业为例,其作为我国特钢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是和以抚顺特钢为代表的东北、以宝钢为代表的上海区域性产业群并驾齐驱的一个产业群,特钢产业群生产总值已占江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近一半。然而,该区域特钢产业的现状是,企业各自为政,产能不均衡,技术力量薄弱,缺乏国内外前沿技术指导和信息获取,没有品牌效应。江油特钢行业的现状制约了其发展的速度和空间,因此通过政府搭台、引导,建立“政、产、学、研、用”多方合作体系,夯实“专、精、特”科研项目及产业集群,做强产业链,加强联合就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的重要标志就是特殊钢行业水平的提升。未来我国对高端钢材、特殊钢材的需求会增加,国内钢铁行业应推进结构调整,同时加快特殊钢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四川特钢企业联盟秘书长李壮介绍。四川特钢产业联盟的成立,将指导产业规划、引导区域内特钢产业向专业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调整产品结构,引导合理分工;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向特钢产业链下游延伸,如工模具钢向模具加工延伸,由材料生产基地向成品生产基地转化,从而真正形成特钢产业链;立足现有企业,建立区域市场,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例如,钛材产业链延伸,将为该区域增加特钢产值40亿元;再如,研发替代进口材料,可为该区域带来10亿元产值。

(来源:中国冶金报)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重庆哪家医院好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121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