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食疗事典

《中药材食疗事典》此书为曲黎敏老师审订推荐

曲黎敏,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人文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曲黎敏先后获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著有《从头到脚说健康》、《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从字到人》、《把健康彻底说清楚》等。

一、药食同源吃出健康药膳是我国特有的一项烹调技术,将中药材和食物并用,然后经烹调精制成美味佳肴,食物便因为中药材赋予了特殊的香气及口味,而且增加了药物的滋补调养功效。药食同源,食物同中药材一样是经过医家诸多的实践、累积经验,我们才了解到它特有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归经(治疗的部位及功效),加上原本我们对食物属性及功效的认识,便可以用各种食物单独使用或与药物适宜搭配,来达到调理身体或预防疾病的功效。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运用药膳时,通常会考虑患病的性质、个人体质、季节时令或地理环境等。如果想用药膳来治疗或预防疾病,就得注意与中药的使用,最好经医师辨别体质或疾病证型后再食用,否则有时部分食疗偏方不仅服用达不到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二、中药材

???中药现存最早专著当推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该书记载中药种,之后明代李时珍所编著《本草纲目》(公元年)已增至种,而清乾隆三十年,浙江医学赵学敏所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公元年)在《本草纲目》的基础上,增加新药种。《神农本草经》根据性能和功效,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品:种为臣,主养命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下品: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1、中药命名

(1)、以产地命名:川芎、川贝、阿胶。

(2)、以颜色命名:白芷、青蒿、青黛、赤芍、红花、玄参、黄连、大黄。

(3)、以形态命名:牛膝、白头翁、人参、大腹皮。

(4)、以气、味命名:木香、茴香、丁香、苦参、酸枣仁、苦菜、甘草、五味子、细辛。

(5)、以生长特性命名:夏枯草、忍冬、半夏、桑寄生。

(6)、以性能功效命名:防风、益母草、续断。

(7)、以入药部位命名:金银花、菊花、槐花、紫苏叶、淡竹叶、冬桑叶、枇杷叶;葛根、芫花根;莲子、枸杞子;桂枝、桑枝;蝉蜕、蛇蜕、鳖甲、鹿茸、海马、蛤蟆油、猴枣。

(8)、以人名命名:杜仲、使君子。

(9)沿用泽名:诃黎勒、曼陀罗、番木鳖、胡椒。

2、药物性味

《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不同药性的作用:

(1)、寒凉性质的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养阴、补阴等作用,主要用于热证或功能亢进的疾病。

(2)温热性质的中药,具有散寒、温里、化湿、行气、补阳等作用,主要用于寒证或功能减退等证候。

(3)平性中药药性平和,多为滋补药,用于体质衰弱,不能适应寒凉或温热性质中药者。

3、五味

(1)、辛味药: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一般治疗外感表证的药物,如桂枝、紫苏叶、薄荷等;治疗气滞证的药物,如香附、陈皮等,治疗瘀血阻滞的药物,如川芎、红花等。

(2)、酸味药:“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并能生津开胃、收敛止汗。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3)、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黄等;以及缓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药物,如红枣、甘草等,皆有甘味。

(4)、涩味药: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症,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则能涩肠止泻。

(5)、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有泄和燥作用。“泄”有指通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至于“燥”则用于湿症,湿症有寒湿、热湿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中,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6)咸味药:“能下能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多用以治疗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7)淡味药: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如茯苓、薏米仁等利尿药,皆有淡味。

4、证型与基本用药原则

(1)、气虚型

脾气虚:一般最常见的症状是人感到疲劳、四肢无力、食欲不振。

肺气虚:症状是气短、会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说话声音较原来低沉,会自汗。

临床表现症状:精神不振、疲倦无力、容易出汗、懒言乏力、头晕嗜睡、心慌胸闷、容易感冒、呼吸气短、遇冷则鼻塞、流鼻水、气喘、声音低微、食欲不振、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经失调或量多、白带多而清稀、容易流产、不易受孕等。

气虚用药重点:补气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增强人体的功能,特别对于脾肺两脏的生理功能有显著的滋补强壮作用,主要用于脾气弱和肺气虚弱等症,如:人参、西洋参、党参、灵芝、山药、红枣、蜂蜜等。

(2)、血虚型

临床表现症状:脸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毛发稀疏、经常心悸心慌、肌肤干燥或脱屑、眠差多梦、眼睛干涩、头晕目眩、视力模糊、容易抽筋、指甲易断,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等。

血虚用药重点:

补血类中药的特点是能滋补阴血,主要能促进心、肝、脾、肾等脏器的功能,以生血液,如当地、何首乌、熟地黄、阿胶、龙眼肉等。

(3)、阳虚型

临床表现症状:除了气虚之外,还有畏寒怕冷、脸色苍白或滞暗、四肢冰冷、心跳过慢、喜欢热食、不喜欢喝水、腹部疼痛、时常腹泻等症状。

阳虚用药重点:补阳药又称助药或壮阳药,其特点是能够扶助人体的阳气,促进机体的气化功能,特别对肾阳不足有明显增强作用,如杜仲、锁阳、肉苁蓉、冬虫夏草、续断等。

(4)、阴虚燥热型

临床表现症状:面部潮红、口燥口渴、手足心热、急燥易怒、眠差多梦、睡时流汗、大便干结、心悸、心跳过快、心律不齐、干咳痰少而稠、饥饿却胃口差、干呕、胃部胀气、鼻痛、耳痒耳痛、眼睛充血、眼红眼痒、皮肤干痒、粉刺、黑斑雀斑、肌肉筋骨酸软、失眠健忘、耳鸣眩晕、掉发秃发、男子遗精,女子月经提前、色鲜红、量少或闭经、阴部干燥瘙痒。

阴虚用药重点:补阴类中药的特点是能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特别对肝、肾两脏有较强的滋阴作用,如麦冬、天冬、玉竹、黄精、枸杞子、百合、黑芝麻。

5、中药服中禁忌与注意事项

不同药材,不同煎煮方式(先煎:如生半夏、有些矿石和贝壳类材料;后下:如菊花、薄荷等;冲服:如人参粉、生姜汁、鲜藕汁、麝香、藏红花等;烊化:如阿胶、鹿角胶等;剥开:如红枣、黑枣;压碎:如桃仁、豆蔻、茯苓等。)

服中药十忌

(1)、服药时,宜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肠胃负担,影响病人恢复健康,尤其脾胃虚的患者,更应少食。

(2)、热性疾病,应禁用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有腻滞、生热、生痰作用,食后会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

(3)服解表、透疹药,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因冷物、酸味均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透疹功效。

(4)服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少食萝卜。因茶、萝卜性凉下气,会降低药物温补脾胃的功效。

(5)不要用茶水服药,茶叶里含有鞣酸,如果用茶水服药,鞣酸会和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或重金属起化学作用而发生沉淀,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失效。

(6)服用人参时,不宜吃萝卜,萝卜有消食、化痰、通气的作用,而人参是滋补药物,这一补一消,作用就抵消了。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有病人服人参导致胸闷、气促、坐立不安、胃口大减时,就需要用萝卜来消导。

(7)服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时,不宜吃辣味,因辣味的食物性热。

(8)切记特定药与食物配伍的禁忌:如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蜜忌生葱等。

(9)妇女怀孕期间应禁忌的中药范围:主要是忌活血破气(如红花)、滑利攻下(如薏米仁)、芳香渗透(如丁香)、大辛大热(如肉桂)及有毒之品(如巴豆)。

(10)服中药时切记与西药间隔2小时以上。

6、中药种类繁多,该如何对症下药选择药膳材料?

先择药膳材料时,要先认识药材的药性、功效、有无毒性及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1)、汗法:也就是解表法,主要适用于外邪(即外界致病因子),如感冒,一种表寒型用药,如紫苏叶、生姜;另一种表热型用药,如薄荷、菊花。

(2)、下法:指可以帮助排便、排除肠内积滞的食物。如蜂蜜、芦荟,孕妇及女子月经期间不适用。

(3)温法:指祛寒的方法,适用于脾胃虚寒。如丁香、胡椒、八角、茴香。

(4)消食法:消除食滞的方法,适用于饮食太过,以致脾胃失运、消化不良引起的胃酸、胀气等症。如山楂。

(5)补法:增强、改善体质,适用于虚证,如人参、党参可补中益气,熟地黄、何首乌可滋阴、补血,当归可补血、行血,沙参、麦冬可以养阴清肺,鹿茸可以温肾补阳,杜仲可以补肝肾、强筋骨。

(6)理气法:“气滞”则生理功能产生障碍,而用玫瑰花能治肝气郁结引起的疼痛,陈皮则能理气健脾。

(7)祛湿法:中医认为可分为外湿及内湿。外湿多因久居潮湿之地,以致体表受邪,内湿则多因饮酒或过食生冷,而导致腹痛、拉肚子、水肿等症状。外湿可用祛风湿药如五加皮,内湿则可用利尿逐水药如茯苓、薏苡仁。

(8)清热法:消除热证,有凉血、清脏腑热、清虚热等功效,如玄参能泻火解毒,金银花能治感冒初起、清热解毒,牡丹皮能清热凉血,治血热引起的吐血、流鼻血。

?

想想学医

健康建议、道地药材、中医相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14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