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了转机,但全球疫情形势却越来越严峻,严重威胁全球产业链与世界经济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戴稳胜近日应中宏网特邀撰文强调,中国应该未雨绸缪,一是全力预防疫情倒灌,二是全面复工复产,三是做好危急之时接手其他国家产业的准备,为保障世界经济主动脉通畅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现刊发全文以飨读者。
一、疫情全球传播有失控态势,倒灌中国已成现实
1.全球疫情扩散几成定局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内持续保持高压,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认为,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虽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奋战之下,疫情一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中国经济一定能摸索出一条与防疫抗疫战线并行的复工复产之路。
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目前疫情正向全球传播,全球扩散几成定局。当地时间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至“非常高”。3月2日世卫组织疫情发布会上谭德塞表示,中国新冠肺炎病例数持续下降,而过去24小时内,中国境外新增病例数几乎是中国境内新增病例数的9倍。
事实也正是如此。截至欧洲中部时间3月8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7时),世卫组织收到的数据显示:中国境外共个国家/领地/地区确诊新冠肺炎例(新增例),死亡病例达到例(新增71例)。其中以韩国、意大利、伊朗疫情最为严重。而美国确诊案例数虽然未呈急剧上升态势,但包括他们国内若干专家对他们的数据也持怀疑态度,认为仅仅是因为他们对大量疑似病例未加检测而已,且该怀疑得到了美国官方有关人士的回应。3月5日美国副总统彭斯承认,美国现有检测手段不足,不能满足检测需求的预期增长。
2.世界主要大国未采取中国这样强有力措施遏制疫情
可以肯定,对新冠肺炎病毒,限制人群集聚流动以及对疑似人群实施精准隔离是最好的防控手段。但主要大国均未采取中国这样强有力的措施控制疫情。这一方面是各种制度、法律、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国家以第三产业为主,过强的人员流动限制措施会严重打击其经济发展。所以既便这些国家真正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传播,恐怕也做不到中国那样的大规模隔离,而且按目前新增确诊趋势,这些国家有可能面临着医护人员不足问题,从而远不能控制疫情的发展。
3.海外疫情倒灌中国已成现实
从2月24日至今,海外来华人员已经形成多起输入性疫情。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中国,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只要是正常途径合法来到中国,中国都会接纳他们入境,因此疫情持续回灌将不可避免。
二、疫情可能造成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冲击
就现有数据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在寒冷地带更可能传播,全球主要经济体都位于纬度较高的地方。中国政府与人民为抗击疫情付出的艰辛努力,使中国经济已付出了巨大代价,世界贸易最大国中国按下了制造业的暂停键,给全球产业链带来较大影响。而疫情的全球传播必然从需求到供给,给全球经济带来深重影响,这种影响将有可能成为压垮世界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需求层面,由于新冠肺炎极强的传染性,限制人员流动成为控制传染的无奈却最有效的手段,但由此带来的消费需求却沉重打击经济。据CNN3月5日报道,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称,如果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蔓延,全球航空业将面临高达亿美元损失,而两周前的预估损失仅为亿美元。严重依赖中国游客的泰国旅游业、欧洲奢侈品行业已经遭受严冬。如果其他国家如中国一样采取强有力的限制人员流动的手段,由此带来的航空、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还将受到重创,如果不采取如中国一样有力的手段,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那将不仅是经济的重创。
而从供应角度看,中国春节至今的“休克疗法”已经使全球汽车、手机等产业链出现不畅。如果疫情继续蔓延,全球供应链极可能陷入瘫痪。这可能也是欧美各国至今不能完全正视疫情的根本原因。
三.复工复产且做好经验总结,为全球防疫与保障产业链安全打造“中国长城”
面对疫情导致的国内外复杂环境,3月4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落实会议精神,我们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尽快全面复产复工,为全球防疫奠定物质基础
中国复产复工事关全球防疫大计。近期有若干报道强调,全球医药产业链的正常运行严重依赖于中国原材料产业的复产复工。因此中国的复产复工,不仅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六稳目标的实现,更事关全球防疫。
2.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出发点,迅速总结与推广中国防疫经验
3月4日常委会指出,应该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发挥我国负责任大国作用。在保持对疫情高度警惕性与防控要求不降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精准有序扎实推动复工复产的条件下,我国应迅速总结防疫经验,详细总结中国目前发现的病毒传播特征、传染过程及发病特征等,将相关信息通过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民间宣传渠道,向全球特别是发达国家推广。在严防严控国内疫情扩散传播以及海外疫情回灌的前提下,迅速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轮休备战,以便相关国家提出援助请求时能及时派出专家小组,对外推广中国防控经验。当然,中国同时应加快科研速度,一是加快疫苗、药品与快检产品的研制定型,二是总结标准化诊疗方案,在全球疫情扩散之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及早制定国际投资项目储备,支援国际产业链顺畅运转
3月4日常委会会议指出,“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努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因疫情而放慢脚步,中国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不会停滞。面对严峻的国际疫情发展现状,中国除了做好外贸工作外,也应制定相关国际投资项目储备,特别是对中日韩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实体投资与财务战略投资项目储备。如果有相关国家因疫情而停产停工乃至财务稳健性出现问题时应能及时援助,以保障全球产业链的顺利运转。
新冠肺炎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面对的敌人,中国人民在奋力抗击疫情中付出了重大牺牲。在疫情有可能全球传播的当下,中国人取得的经验可以被其他各国所借鉴。同时,我们应该做好疫情全球传播的预案,化危为机,为全球抗击疫情、稳定经济金融做出贡献,为全球树立一个中国道路的模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