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农三产融合,打造佛山特色乡村振兴

<

佛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乡村振兴取得突破,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呈现崭新面貌,城乡生活环境同步改善的目标,在农业公园建设、鱼塘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微农业”项目、“预制菜”产业等工作上作出部署。

如何发挥“三农”工作压舱石作用?如何发力乡村振兴?现代都市农业怎样创新发展?佛山农业以什么姿态走出国门?

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战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指明了佛山“三农”工作前进方向,市农业农村局将以乡村振兴为抓手,以科技赋农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路径,为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贡献“三农”力量。

工业强市探索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佛山始终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工业强市乡村蝶变之路。

“目前全市乡村振兴工作已取得一批成果,接下来要向党代会提出的目标继续挺进。”何战表示,科技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佛山要坚持科技赋农,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维,发展出更为精准的种养模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有限的资源里实现更高质量的农业产出。

何战介绍,近年来,佛山在白羽肉鸡、生猪、水稻、玉米、加州鲈等种业培育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目前共拥有4家种业相关科研机构,初步形成了种业创新体系。下一步,佛山将在此基础上鼓励和支持相关种业企业加大种业研发投入,通过推动产学研合作、实施良种示范推广等,推动科研院校与佛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以种兴产”。

白羽肉鸡。

实现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提质是一个重要环节。何战说,佛山将加快美丽乡村连片建设的力度,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现美丽乡村“由点到面”。佛山将通过“数字云图”“村务一门通”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集体物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在乡村治理上形成独具特色的佛山模式。

丰富农业内涵

创新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近年来,佛山积极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水产、花卉、畜牧业等现代农业发展迅猛;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亿元,位居全省前列;截至年底,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农业公园30个,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何战认为,佛山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关键在于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产业创新。

科技赋能方面,佛山将把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机,以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基地落户三水为契机,支持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探索现代都市农业解决方案,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

碧桂园万亩智慧农业园里展示的智慧农机。

绿色发展方面,佛山将全面推动渔业绿色发展,全域分类推进52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工作,大力发展各类绿色养殖模式。佛山要跳出原有的农业思维,颠覆“地里种菜、池塘养鱼、猪圈养猪”的传统农业模式,探索高效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广零排放水产养殖、楼房智能养殖、温室标准化花卉种植等新模式。

产业创新方面,佛山将积极丰富现代都市农业内涵,大力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探索发展城市“微农业”项目;凭借世界美食之都的优势条件和“佛味鲜生”优质粤菜食材建设工程,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增强优质农产品供应能力。

强化农产品溯源

推动佛山农产品“走出去”

市党代会指出大力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实现肉品、水果、蔬菜等重要农产品全过程溯源,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何战表示,“菜篮子”是与人民群众最为贴近的民生工程之一,市农业农村局将在保证农产品稳供给的基础上,持续做好农产品全溯源工作。以水产养殖业为例,通过设置塘头小站,每条鱼出塘前都要进行安全检测、标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17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