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产业发展是城郊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城郊新农村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质、更为便利的资源,是其重要载体,连接城郊新农村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就是产城融合。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已成为城郊新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城郊农村的优质、便捷资源,城郊新农村的转型升级需要产业作为强大支撑和动力,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将社会高质量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实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郊新农村是重中之重,产城融合是推动城郊新农村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因此,深入探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郊新农村产城融合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促进城郊新农村产城融合的路径选择与政策设计
1城郊新农村产城融合的路径选择
我国城市多、农村广,城郊地带分布广袤,加上南北经济差异和沿海内陆经济差异,各地区各城市间的城郊均存在很大差异,但总体而言,产城融合的发展目标是基本一致的,所以可以参考借鉴一下发展路径。
(1)合理定位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根据城郊新农村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考察地理区位、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积淀等因素,分析研究各方面的优势及不足,综合评估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阶段,明晰城市城郊产城融合的特点和趋势,进而提出一个适合本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合理目标和方向。
(2)统筹兼顾规划的衔接与完善
积极发挥规划在产城融合方面的先导作用。强化规划引领,科学编排土地使用、产业结构调整、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规划工作,将产城融合、工作与居住平衡等理念贯彻到城郊新农村开发、利用、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努力提升城市空间、产业提升、人口集聚和土地规划等之间的相互融合、衔接水平;强化措施配套,保持规划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积极完善并稳步实施城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市民人口稳步提升等专项规划,让广大社会形成良好预期;强化弹性原则,结合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立足长远,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强化社会共识,不断加强同各方面的互动联系,广泛征集意见建议,通过征求公众意见、引入第三方评估等形式,不断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使各项规划更加具有可行性和认同性。
城郊新农村产城融合发展不能一味贪大求全,而是应当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开发边界与强度。要合理确定开发建设规模,特别要严格控制房地产、园区建设等方面用地总量;要优化交通布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