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正在向第三产业蔓延 针对性防护用品

职业病正在向第三产业蔓延 针对性防护用品

上海职业病数量总体平稳下降,但KTV、酒吧等服务行业职业病数量增加,小微企业员工是高发人群。

日前从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职业健康处获悉,上海职业病存在从第二产业这个主要区域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形势:电焊肺和噪声聋最多见

随产业结构调整,各地职业病数量、种类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安徽省的最新调查就显示,该省职业病形势依然严峻,存在“旧病未了、又添新伤”的现状。

据统计,年安徽共收治职业病患者人次,一些此前从未“报告”过的病例开始出现,比如手臂振动病、职业性森林性脑炎、高原性心脏病等。

对此,上海市安全监管局职业健康处处长梅灿华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安徽省出现的手臂振动病、职业性森林性脑炎、高原性心脏病等早就在职业病目录之内,只是随着各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矛盾的凸显会有所变化,就这三种病例目前在上海还没有发现。

  

“上海这两年职业病的数量一直处于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总量持续下降,从最初接触时的多例到现在基本控制在例以下。种类以电焊肺和噪声聋为主,前两年也有一些因化学粘剂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梅灿华透露,去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本市涉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超过八成是在非公企业,尤其是在小微企业中,他们的职工正成为职业病危害的高发人群。

在职职工特别是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亟待加强。

 

新现象:第三产业职业病引   

梅灿华解释,在国外一些先进发达国家,职业病的   

未来服务从业人员剧增第三产业职业防护造就新蓝海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例达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这表示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无论产值比重还是从业人数比重都低于同发展阶段国家50%以上的平均水平,更遑论发达国家普遍高于70%的水平。

这些因素说明未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从业人数将持续快速增长,这也意味着第三产业职业病也将随之进入高发期。

 

目前我国劳保用品的设计和生产主要是针对第二产业劳动者的,根据中国劳保网的长期了解,国内基本没有专门生产服务第三产业从业者劳保用品的企业,这一领域基本还处于萌芽阶段,对劳保行业来说这是一片亟待开发的蓝海。

尽管很多服务业职业伤害还没有正式列入国家《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但是可以预见随着第三产业的壮大、人员的增加和政府对劳动安全的一再重申,未来第三产业必将是劳动防护的重点领域。劳保用品生产商应该预见到这种趋势,提早做准备。

  

风口即将来临请准备好飞的姿势

雷军曾说“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倒不是在骂谁是猪,意在强调顺势而为的重要性。

目前劳保用品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厂家多如牛毛,利润微如针尖,与其在红海中苦苦挣扎,不如去清新空旷的蓝海里游一游。

除了噪声聋、颈椎病等常见职业病外,第三产业还存在很多不为人知的职业健康问题,每一项都需要针对性防护。

目前市场上的劳保用品多是为第二产业作业环境设计,与第三产业契合度不高,有些第三产业的职业伤害甚至完全没有对应的防护用品。生产商应安排专业人员做市场调查,根据反馈设计并生产适合这一产业的劳保用品。









































北京市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白癜风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3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