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舆论对此一片叫好声

即使短期内有可能,长期也是不可能的

有好的结构调整,也有坏的结构调整有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是结构优化,而是“结构劣化”,不是产业升级,而是“产业降级”

遗憾的是,“低速度高就业”论是讲不通的

就在发达经济体纷纷呼唤学习中国、进行“再工业化”时,中国却兴起了贬低工业化、推崇服务业的舆论浪潮;就在发达国家深陷危机、为提高增长而绞尽脑汁的时候,中国却接受了贬低速度、将速度与质量对立起来的观点这真是诡异的一幕

“第三产业占比高是发达国家的标志!”这种理论其实是似是而非的笔者于2013年6月在观察者网刊文《低增长无助于提高经济第三产业gdp比重的质量和效益(二)》中曾指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何自力教授、乔晓楠讲师等人的研究表明,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占比增加,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原本制造业发达,后来趋于衰败,此消彼长,服务业占比过大,如美国、英国等;第二,原本制造业发达,后来服务业比重适度增加,制造业同时继续保持强劲,如德国;第三,制造业一直落后,故而低端服务业占比大,如不少亚非拉国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经验,并不能证明服务业占比高必然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经济质量的提升,可见,盲目推崇“服务业占比越高越好”,是不可取的如果服务业占比越高越好,我们还要“重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干嘛?继续让东北如何发展第三产业停留在上世纪末就得了,那可是东北某些“服务业”大发展、制造业大衰败的时代

2013年增速是中国近15年来最低的,抛开2012年特殊换届年不谈,首次低于8%,比前15年的平均值降低了近四分之一因此也可以说,2013年中国经济的特征应该是“降”而不是“稳”

一年多来,朝野内外、官方与媒体就中国经济的对策达成了共识:对速度的降低不必担心,因为速度降低是产业升级优化所必需的,是提高质效或质量所必需的现在,速度的确降低了,那么,经济质量果真也随之提高了吗?“降中向好,降中提质”,果真如此吗?

政府有关部门与媒体对此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解读,其依据主要是2013年第三产业占比提美国第三产业比重高到46.1%,第一次超过了第二产业1月20日公布数据的记者招待会上,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就称这一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表现有学者则说,“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特征,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

一直以来,降速提质论还面临着一个诘难:经济速度降低,必然带来就业率下降与居民收入下降,威胁社会稳定对此,降速提质论者们再次求助于第三产业,这方面在西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不知是否企图诱使中国陷入经济危机,有些学者编造出“经济危机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因而不会引发社会动荡”的理论斯蒂芬·罗奇与他们不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是一个“挺华派”,而且能够在人民日报的头四版发表文章罗奇认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单位gdp就业更多,是“劳动力密集产业”,同时消耗能源资源更少,因此中国经济速度降低的同时若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那么就依然可以保证就业率1月20日统计局公布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后,国内不少学者就是跟罗奇一样拿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支持“低速度可以维持高就业”论

不过,在笔者看来,第三产业发展比第二产业快,以及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占比高,并不能必然被视为产业优化或产业升级要确定是否结构优化或升级,是否经济质量提高,首先要明确衡量标准笔者能确定的唯一标准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我国第三产业是什么否除了少数领域,服务业因为无法采取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其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于第二产业不论中国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如此,这本来也是经济常识,因此,说服务业比第二产业或工业更高级是讲不通的

“经济降速不可怕,第二产业停滞不可怕,有第三产业撑着!”这样的乐观还是稍显盲目的,押宝于第三产业,其实既不能保证产业升级,也难以保证就业率

假设一下,中国经济增速持续降低,造船业被视为“落后、过剩产能”而遭到大量淘汰,中国最大的私营造船厂江苏如皋的熔盛重工因此破产了,他们的工程师和高级电焊工失业后,投入到第三产业中,去当物业管理杂工、快递员、安利推销员,这难道能叫产业升级?前不2014第三产业增加值久央视曾有一则报道,说的是河北钢铁厂大量被强行关闭,其中一家钢铁厂的老板改种温室大棚去了,记者还说这就是产业升级,高耗能产业被低耗能低污染产业所替代了按照这种逻辑,我们干脆退回到工业革命之前的农业时代得了,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时候真是低耗能、低污染

再如,近年来温州的一些制造业老板,放弃经营多年的主业,转而去炒房子、炒文物、炒普洱茶,即投资第三产业去了,这能算是产业升级吗?

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3年国民经济数据(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为亿元,比上年增长7.7%)连日来舆论对此一片叫好声,不约而同地将2013年中国经济的表现解读为“稳中向好,稳中提质”

第二,现代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常常是各个产业一属于第三产业的是荣俱荣一损俱损,齐头并进齐头并退经济速度降下来了,第二产业停滞了,第三产业却能不受影响一花独放一马当先,这是难以维持的速度降低了,工厂关门了,工人失业了,他们还去消费什么“服务”呢?

简单地说,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是毛与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之不兴,毛亦难荣

第一,如果认可只要保证就业率就可以不在乎劳动生产率了,那中国干脆就不用发展了,全都停留在劳动力密集产业、血汗工厂的低水平上,不必走技术密集与资本密集产业的道路,不必走“高铁换大米”、“核电换猪蹄”的新路,继续走拿衬衫换飞机的老路就可以了这种逻辑若一以贯之,中国甚至可以退回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到“汉唐盛世”,毕竟在农业时代的繁荣时期,失业现象也是极低的

2009-2013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变化


治疗白癜风什么外用药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