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产城融合建现代化城市中心区

点击东莞建设   ——东城街道党委书记陈志伟

  在东莞市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背景下,东城街道作为东莞中心区,担当了为东莞探路的重要角色。与东莞转型发展思路一脉相承,东城在重要阶段与节点上,出台超前且科学的规划布局,向外界传达了积极的信号。

  8月底,中共东城街道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东城街道党委书记陈志伟表示,东城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高品质环境,集聚高层次资源,培育高端化产业,并加强产城融合规划布局,实行“一张图”管控,不断完善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生态景观、公共设施等专项规划,打造服务全市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

规划建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

  年东城生产总值.8亿元,比年增长62%。东城将年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定为亿元,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到年达到亿元。东城发展势头迅猛,具备强大的基础后盾,为其进行社会转型与产业蜕变准备了条件。

  东城建设现代化城市中心区,将产城融合战略摆在重要位置,对于东城而言,要实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争先,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陈志伟透露,东城加强产城融合规划布局,实行规划“一张图”管控,不断完善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生态景观、公共设施等专项规划。启动八一路以南公顷土地的规划建设,按照“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的定位,力争1年完成基础规划,5年落实重点项目,10年基本建成新区。

  未来五年,东城以金融与科技作为重要抓手,将在八一路以南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远至广深、近至周边镇街,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已不鲜见,像该项目毗邻南城,且近年来南城的金融、科技发展迅猛,表现突出,东城如何形成竞争力,如何塑造品牌影响力,已是摆在东城面前的问题。

  梳理有关数据不难发现,东城具有很足底气,尤其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这将助力东城迈向产业高端化。东城现有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65家,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1家、企业研发机构约家,拥有企业自主品牌个,累计创立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30件,这些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另外,东城建成了东莞跨境电商中心园区、互联网产业园、中云智慧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平台。

  东城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为当地的产业更新发展注入了动力。东莞市凯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东城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年“东城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配套奖励。该公司总经理刘小宁看好东城长远规划,他认为东城地理环境优势突出,产业基础扎实,通过未来重磅的规划举措,促进东城产业集聚,形成更强的竞争力。

  金融与科技比翼齐飞,是东城强化产城融合战略的目标。目前,东城正朝着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产业模式大步迈进。近年来,东城引进了9家区域性银行机构,启用了环球经贸中心、东城万达广场等一批城市地标建筑,加快了民盈山·国贸中心、嘉宏振兴大厦等一批高层楼宇建设,夯实了东城的产业基础。

  高水准打造特色产业集聚

  东城已意识到,务必抓住转型的契机,推动产业高端化,实现资源的整合发展。东城在紧锣密鼓地谋划建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同时,着力优化四大特色产业集聚区。

  “以创新、智慧、商贸、融合、绿色为城市内涵,切实增强中心区的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按照现代化城市中心区的格局,努力推动东城高水平发展。”陈志伟表示,东城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原则,着力打造四大特色产业集聚区。

  记者了解到,东城以三大工业园区为基础,打造现代工业产业组团;利用全街道约60万平方米新型产业用地,打造现代服务业板块;以鸿福东路、东莞大道、东城中路、东城大道为重点,打造金融商贸服务圈;加快中英低碳环保产业园和东莞花卉市场的规划建设,统筹大王洲、运河水滨地带、黄沙河流域的农田保护区,建设生态产业走廊。

  促进创新资源的高度聚集和优化配置,率先实现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这是东城推动产业更新发展的方向。早在几年前,东城已着手出台创新激励政策,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未来的构想铺垫基础。年,东城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电子商务、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等四套产业奖励政策,设立了每年每项政策奖励基金万元。年9月,东城将科技奖励资金由万元提高到1亿元,鼓励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发展。

  “积极招引境内外大型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团队进驻东城,建立区域性总部。”陈志伟表示,东城要巩固提升集成电路、电子元件、食品饮料等现有的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智能穿戴、通讯技术、新型汽车零配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东城已和中银粤财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广东)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东城产业基金”,计划通过产业基金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帮扶辖区内企业做大做强。

  记者了解到,东城接下来将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网、科技金融服务信息数据库,加强与广州天河、深圳南山等金融中心的对接,搭建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平台,加大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和服务。

  撬动与整合资源促转型

  建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区”是东城未来发展的引擎,而加快推动城市更新改造,则是东城拓展城市发展后劲的渠道。目前,东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重点实施15宗共公顷的城市更新改造。

  在“33小镇”项目现场,改造升级工程在快速推进。该项目位于东城中心区核心干道的东升路33号,周围高尚住宅云集,商业配套成熟。该项目由永正文化集团投资开发,打造一个以文化创意为主题、融入艺术元素,集体验消费、创意办公、艺术居住、展览演出、创客部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商业复合体。

  永正文化集团董事长刘森对记者说,东城地处中心区,在文创产业、产业平台建设等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条件。东莞在转型,在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现在的东莞,文创园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间,对于园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互联网产业园是东城推动城市更新改造的又一力作。该项目位于黄旗山下,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是年东城重点“三旧”改造项目,由广东新基地产业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奇虎全资子公司东莞市力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投资打造。新基地公司运营副总监杨礼书表示,项目主要引进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相关高新科技型企业,将结合国家级孵化器强大的产业性平台支持,将项目打造为华南区互联网产业集聚示范基地。

  在外界看来,无论是互联网产业园,抑或是“33小镇”,最大亮点之一是地理优势突出,配套环境完善,在某种程度上是东城迈向产业转型的缩影,切合了东城加强产城融合规划布局,打造服务全市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区的特性。

  陈志伟说,在东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时期,东城需要不断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招商引资统筹机制,加强城市规划导向,整合土地、厂房、写字楼等资源,实现集约开发、协同发展。“以互联网产业园、中云智慧产业园等为带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能支撑。”接下来,将启动一系列的改造升级措施,包括对火炼树旧村、黄旗南2号单元等片区实施组团式连片改造,改善城市综合环境;启动温塘桑园片区和运河沿线的规划改造,打造城市发展新空间。

广告推荐

1.回文章顶部,点“东莞建设”进行订阅

2.搜(←长按复制)









































白癜风是怎么样引起和得的
哪家医院白癜风好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4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