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服务化背景

来源:百度文库

作者:黄群慧贺俊

关键字

工业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战略

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一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业化道路时期,该阶段奠定了中国的工业基础,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工业体系;二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时期,该阶段实现了中国基本经济国情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中国的经济总量跃为世界第二(陈佳贵、黄群慧,)。未来,由于内部要素条件、外部国际竞争环境和外生的技术因素的变化,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新的挑战和制约。充分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服务化”等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趋势创造的机遇,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继续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及未来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中国的人口超过了所有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总和,而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基本都走过了上百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高达9.89%,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长期保持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即使美国、日本、韩国等在工业化快速增长时期也没有如此高的发展速度;这是一个低成本的出口导向的工业化进程,几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能够找到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产品;这是一个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各地区工业化进程差异巨大,在一个时点上,会有分别处于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的不同地区存在于一个国家内,这在工业化史上实属罕见。

经历辉煌历程的中国工业化是否一定有光明的前景呢?工业化史表明,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虽然按照“收敛假说”,可以通过学习模仿先进国家的制度、技术和生产方式,取得经济高速发展,从而实现“赶超”,但现实中一个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往往是曲折的,真正成功“赶超”而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屈指可数。在当今高度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会出现曲折吗?在未来的10—20年,我们能够一帆风顺地走过工业化后期阶段、步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吗?

上述问题的答案,取决于相互关联的两大方面“变量”:一是在发展环境方面,是否会出现足以改变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特别重大的环境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外生变量”,包括世界性的战争,大规模军事对抗、政治动荡和社会动乱,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短期内难以应对的重大经济危机,重大的技术和产业变革等等。虽然曾经有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发生在年今天仍在继续发酵的国际金融危机,也有年汶川大地震这样的重大自然灾难,但这些事件并未构成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实质性重大影响,从而改变中国工业化进程。二是在经济发展本身方面,是否会由于工业化战略选择失误而出现无法解决的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内生变量”。当今,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包括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中等收入陷阱”、老龄化社会或者“未富先老”问题、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区域差距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等等。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化解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矛盾,直接决定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否会出现曲折,决定中国能否在未来10—20年顺利实现工业化。考虑到这些问题的重大性和艰巨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虽然中国工业化成就已经十分巨大,已经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我们还在“过大关”,如果此关不过,中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徘徊不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排除出现重大政治、社会事件等“外生变量”的可能,在“内外夹击”下有可能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停滞甚至倒退。

基于上述认识,对于未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而言,一是有近些年出现的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服务化趋势,这两个“外生变量”值得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8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