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第三届泰达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举行企业出题创客接招
昨天,第三届泰达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开发区泰达双创示范区举行。在经历了前期层层选拔之后,12个决赛项目陆续登台路演。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相较于一般的创业大赛,此次泰达创新创业大赛采取了“企业出题、创客接招”的全新形式,通过为企业与创业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速创新创业要素与产业的相互融合,为企业寻找可行的项目解决方案,为创客对接实现创意的资源。这不仅能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症结,为企业发现优质人才,还有利于高校学生就业,真正让创新落地。
在本次大赛上,从事水下机器人生产的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有限公司,就出了一道利用机器人水下跟拍潜水者的“题目”。而最终与其实现对接的是来自天津工业大学学生王鹏权及其四人团队的设计作品。能够直接参与创新创业让王鹏权这个大一学生很是兴奋,也让他对今后的学业及发展更有信心。
出题企业也颇有意外收获。在此次大赛中,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所出“题目”原本是基于虹膜和人脸识别算法进行的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产品。没想到的是,被选中的解决方案却是将其应用到了生物识别中的眨眼识别。中科智能识别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李申颇为欣喜地说:“这次接招的创客牧瞳星科技公司,把眨眼识别应用到了视野剂的开发中,可以用来治疗青光眼。这是我们原本就不会去开发的细分领域。”
(来源:天津日报,记者:万红,摄影:王涛)
天津新闻广播:双创资源与市场需求对接,产学研实现无缝衔接
天津广播网11月30日消息:11月29日,第三届泰达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开发区举行,本届大赛采取的是企业提出实际需求,由创客来针对性的给出解决方案,项目涉及科技互联网、生物医药、物联网等多个创新领域,优秀方案将直接投放市场,实现产学研的快速对接。
在经历了层层选拔之后,12个项目登上了第三届泰达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的路演平台,“水下潜水跟拍机器人产品设计”、“虹膜识别市场化应用”等一道道难题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企业痛点。创新科技团队针对生物医药企业康希诺发出的“构建生物药和疫苗的冷链运输、追溯系统”,给出了全新的制冷和可追溯体系方案,团队负责人郑磊介绍说:“现有的冷链运输车是一个厢式货车,空调的出风口和远端温度必然是不一样的,我们改变了一个多点测温,每一个疫苗储存箱上放一个测温模块,风道也是可以在原版的冷链车上去改装定制的,我们在货物上贴上含有线圈的RFID的进场工具标签,再用北斗系统追溯这个车走到哪儿了达到冷链物流的闭环和追溯。”
以往的创新创业大赛,双创团队是自带项目参赛,而今年的大赛从“自选主题”变为了“命题作文”。评委也由以往的专家变为了专家和企业的组合,最优解决方案还将快速应用到企业的实际产业化中去,中科智能识别研究院院长助理李申说,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企业挖掘其中的市场前景。
李申说:“这次出的题目主要是生物识别中的虹膜识别,我们自己有一部分产业化的方向,但是还有很多其他方向不是我们能够涉及到的,就像这次大赛中牧瞳星这个公司他们提出的项目解决方案就应用到了生物识别中的眨眼识别,接下来我们研究院也将把生物识别相关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中去,它也放到我们大数据和大健康的项目组。”
创新创业大赛成为了企业与创业者的对接平台,实验室里的项目直通市场和产业,加速实现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创新创业团队的孵化进程,泰达科技集团总经理马杰说:“对于企业来讲、对于创客都是个挑战,在这个期间我们发挥平台作用打磨企业、打磨这些团队,打通了产学研相结合。我们现在想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一个是载体要素,要建立起来专业化的载体,要跟我们鼓励发展的行业需求挂钩。第二是平台要素,要把服务进一步细分,区域的投资、创业环境就营造起来了。”
(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记者:翟婧秋)
北方网:第三届泰达创新创业大赛在泰达双创示范区举行
11月29日,第三届泰达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天津开发区泰达双创示范区举行。在经历了前期层层选拔之后,12个决赛项目陆续登台路演,在初冬的泰达上演了一场激烈的沙场点兵。经角逐,来自天津美术学院、致力于解决“品牌提升方案”的“爱的明天”团队勇夺桂冠;报名参赛团队数最多的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获得“最佳组织奖”,本届大赛十家出题单位获得“双创贡献奖”。
天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盛在致辞时表示,举办泰达创新创业大赛,是开发区科技创新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以赛事活动作为平台和抓手,推动产业资源和双创要素的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和产业化,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本届大赛涌现出一批创新团队和成果,凝聚起创新创业的共识,激发起强大活力。今后,借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机遇,开发区将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着力构建推进创新驱动的活力区。
作为承办单位的泰达科技集团总经理马杰在介绍此次赛事时说,年开发区举办的“第三届泰达创新创业大赛”,革新性地采取了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发布需求、创客提供方案、平台整合资源、落地解决实体经济问题的方式,通过为企业与创业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速创新创业要素与产业的相互融合,为企业寻找可行的项目解决方案,为创客对接实现创意的资源,真正让创新落地、让创业大赛永不落幕。
虽然创新性地采用了命题赛事的形式,但本次比赛的题材选取依旧广泛,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再到节能环保均有涉猎,保证了赛事的开放性和实用性;此外,在评委的选择上采用了出题企业评委和行业专家评委相结合的方式,保证赛事评审的专业性和公平性。路演过程中,台上选手和台下评委团之间不时展开的激烈问答,极大调动了在场观众的神经,路演大厅内充斥着活跃的氛围。
赛事出题企业也深有同感,着眼于区内企业真实存在的问题,与实体经济相连的“第三届泰达创新创业大赛”,既是对企业发展面临症结的有益探索,也为企业打通了一个发现人才的好渠道,同时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就业,是一次多方共赢的良好尝试。现场各高校表示,该赛事增加了学生创业、实践的机会,使学校教育不仅局限于书本,更有针对性;经赛事锻炼的大学生队伍综合素质都有提高,为未来从事社会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参赛团队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此次比赛致力于发现实体经济的问题,解决痛点,方案更容易落地、更容易产生实际生产力。
“泰达创业大赛”连续举办三年,已成为极具天津开发区区域特色的标志性创新创业赛事,在创业圈也有相当的名气和影响力,已有数个项目获得融资,并得到长足发展。“第三届泰达创新创业大赛”于7月初伴随泰达双创示范区的揭牌同时启动,5个月内陆续进行了校园推广、需求交流、头脑风暴、培训打磨、复赛筛选等流程,最终,12支团队入围决赛。本届大赛的参赛团队除可成为泰达双创示范区专属会员,享受各种特权和创新优惠服务外,还有机会获得全面的项目实现硬件支持、投资基金支持以及入职名企的机会等。受益于历届泰达创业大赛的扶持,一批打上了泰达烙印的创新创业项目已在开发区、甚至更广阔的发展舞台上获得了快速、长足的成长。
据悉,开发区经过30多年发展,形成了雄厚的产业基础、一流的投资环境,初步构建起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截至目前,开发区规模过亿元的科技企业累计达到家,11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凯莱英、博迈科挂牌上市,在各类资本市场挂牌及上市企业达到47家。开发区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达到1.5万人,各类孵化基地15家,国家和市级研发机构55家,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余家,众创空间20余个,涌现出磁悬浮轴承、膜产品、机器人、无人机、高端医疗装备等一批创新产品。
(来源:北方网,记者:李泽亚)
滨海时报:让创新创业服务实体经济泰达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落幕
经过一整天的“鏖战”,第三届泰达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于昨日下午尘埃落定。和以往的创业大赛不同,参赛者所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白癜风的民间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