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以“创新、融合、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在我市召开。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及所属研究所的近50名专家、技术人员,其他军工集团科研人员,我省余家企业负责人,以及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相关工业园区负责人等参加大会。市委书记鲁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小津分别在会上致辞,副市长盛全生参加会议。
第三届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由浙江省经信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浙江省军区司令部、嘉兴市人民政府主办,嘉兴市经信委、嘉兴市军分区司令部、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研究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
大会以“创新、融合、共赢”为主题,围绕贯彻执行国家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和浙江企业的市场化活力,开展军转民技术与产品推广,搭建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与浙江民营企业发展深度对接交流。
近几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特别是通过连续举办三届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紧紧抓住技术上“军转民”、资源上“民参军”两大融合点,不断加大与研究院所和军工央企的合作,扎实推进军民融合项目引进、技术转化、人才培养、要素整合和创新平台建设,对我省企业技术升级、管理提升、市场拓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重要途径。
为实质性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在本次大会上还成立了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为浙江省首批7家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授牌,其中包括嘉兴秀洲国家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和嘉兴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揭牌成立了长三角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嘉兴军民融合促进中心;一大批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在会上签约。
此外,大会还发布了“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介绍了省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情况,围绕国防科技成果推广转化、航天技术助力产业发展等作了主题报告,开展了对接交流活动。
昨天,第三届浙江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大会在嘉兴召开。会上,数十家中央研究院所和军工央企分别与我省多家单位或企业现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涉及嘉兴的有10个,项目主要涉及真空低温、大数据监测、保温材料、太阳能光热等领域。
在项目签约仪式上,我市亚达管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收获三大礼包,与航天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三个所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分别是智慧LNG气站加液机器人项目、智慧LNG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和LNG储罐/气站安全性能物联网监测及BOG高能效低温回收系统。
据该公司装备事业部总经理郭俊介绍,LNG加液机器人就是把以前工人的工作用机器来代替。LNG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可以串联起LNG上下游产业,主要发挥安全监控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气站的运行状态,减少事故的发生,将来这个平台建成后,还会延伸到其他应用上,比如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BOG高能效低温回收系统可以解决LNG产业链常温状态易发散的痛点,实现回收再利用,减小挥发损失。
“这些项目当中我们融合了很多关键技术,比如说大数据、云平台、智能机器人、天地一体化的遥感,这是五院的强项,把这些技术融合到我们研发的几个项目当中,是亚达牵手五院之后的一个华丽转身。”郭俊表示,正是有了航天五院这个扎实的技术后盾,亚达将在行业里走得更远。
除了亚达公司,平湖美嘉保温容器工业有限公司与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就气凝胶隔热材料应用项目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专职创新“特区”,其多项技术在航天领域得到应用。美嘉保温容器是一家有着40多年历史的企业,高品质的“嘉特”牌保温瓶是人民大会堂的“常客”。此次双方合作希望把用于航天服、航天器上的气凝胶保温材料应用在保温容器上。
“这个气凝胶对我们原有的技术理论来讲是有蛮大的提升的,我们现在用的是软发泡保温材料,只能达到6个小时保温,用气凝胶以后有可能达到12个小时或者20个小时。”美嘉保温容器公司企管部部长余晓东说。
另外,我市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飞戎机器人等企业院所也分别与优质军工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信工事业部部长蒋勇表示:“浙江有很强大的新经济活力,机制比我们更灵活,我想利用这种机制上的突破,使得航天30多年储备下来的军用技术能够更好地利用浙江新经济体制的灵活性,插上翅膀腾飞起来。”
在本次签约活动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嘉兴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协议内容,双方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推进航天技术应用重点项目合作,共同推动嘉兴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实现航天技术在嘉兴的转化与应用,努力使嘉兴成为浙江省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打造央地合作的典范,形成地方和航天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经信委主任卓卫明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框架协议落地进程,落实每一项协议内容,制定好平台运作方案。
记者符静 通讯员李本健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医院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