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中国味道”
——吉林省葡萄酒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路径和文化元素探析
年12月17日,北京。
经过一轮轮盲品和评选,葡萄酒专家隆重宣布我省“集安百特庄园”和“鸭江谷酒庄”出品的北冰红冰葡萄酒,分别荣获“西夫拉姆”第三届“中国葡萄酒市场年度盛典”“单品种金奖”和“单品种银奖”。全场沸腾!
年,中国第一批葡萄酒厂之一——通化葡萄酒厂建立,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民族葡萄酒业走出一条辉煌、暗淡、再复兴的曲折道路。通化葡萄酒业从人们引以为傲的国庆用酒、外事活动用酒起步,跌跌撞撞走过近80年。辉煌或是沉沦都将转瞬即逝,历史正在重新书写。
如今,这弥漫在酒杯里的“中国味道”,穿越历史的星空,正在觉醒,并惊艳世界。通化市葡萄酒产业,为我省东部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以及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觉醒与惊艳
用“中国味道”塑造“民族品牌”打造个性化产区和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是提高中国葡萄酒竞争力的重大课题。山葡萄作为中国本土标志性品种,最有希望塑造出葡萄酒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我省通化产区,凭借丰厚的本土葡萄酒历史文化底蕴,逐步担当起这个责任和使命——酿制“中国味道”塑造“民族品牌”。
12月17日,北冰红冰葡萄酒通过层层盲品及现场投票筛选后胜出。“北冰红”创造了又一个辉煌。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介绍,“北冰红”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压榨出红色汁液、做冰葡萄酒的品种。北冰红冰葡萄酒,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冰葡萄酒,更是中国人的骄傲。
12月8日,鸭绿江畔,白雪皑皑。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组委会主席卜杜安·哈弗,轻摇酒杯,陶醉其中。哈弗先生参观了葡萄园、观看了酿酒过程、了解了当地葡萄酒文化传承,品尝了北冰红冰葡萄酒后,伸出了大拇指,认为它完全具备成为顶级酒的条件。
12月9日,“中国风土·通化山葡萄酒产区高峰论坛”余热未减,来自全国各地的葡萄酒经销商在通化各大酒庄参观、洽谈。经销商单世明说,现在世界葡萄酒的竞争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大家都在寻找独特的、独一无二的、有历史和文化的产品。中国的消费也一改过去的模仿式、排浪式,进入多样化个性化的理性消费阶段。以国际视野审视国产葡萄酒,真正能代表中国葡萄酒的个性化产品,少而又少。“北冰红”无疑是一个典型代表。
通化地区的葡萄酒在市场的浪潮里几经沉浮,今朝觉醒,惊艳群芳。
冰葡萄种植园。
旗帜与经典
酒杯里的全产业链之美
近年来,通化市以葡萄酒产业为基础和底色,从种植到加工、从品种培育到产区确定、从酒庄建设到葡萄酒文化的推广,农业、工业、旅游、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使农业由弱势产业成为绿色高效产业,使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使农村成为旅游度假区,提高综合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通化葡萄酒有限公司的酒窖。
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通化通天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通化葡萄产业发展中的两面大旗,分别在上交所和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从种植到加工,从加工到旅游,两家葡萄酒公司将葡萄产业链不断拉长。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地下贮酒窖内的个容量在3-8吨之间的大橡木桶,可贮藏葡萄酒多吨,形成世界罕见的大橡木桶集群,堪称葡萄酒界的重要文物,更是游通化必去的景点之一。
通化通天酒业山葡萄酒文化科技产业园,已经成为4A景区,园区内的中国山葡萄酒博物馆,再现了野生山葡萄酒酿造技艺、展示了山葡萄酒的历史脉搏。旅游、品酒、订酒,游客们穿越葡萄酒发展的百年历史,切身感受葡萄酒文化的同时,也拉动了酒的销售。
鸭绿江河谷产区地处有“吉林小江南”之称的集安市,具有生长珍稀酿酒葡萄的优越气候条件和天然地理环境,是中国9大酿酒葡萄产区之一,是中国农业标准化绿色食品示范区以及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雅罗酒庄、鸭江谷酒庄分别坐落在建疆村和石湖村。酒庄集葡萄种植、原酒储存、产品研发、文化展示、工业旅游于一体。他们有独特的品牌文化,葡萄酒不追求销量而向精品化发展。美而幽静的庄园,可以游玩,更可以小住。
位于柳河县境内的汇源龙韵酒庄,更是经典之一。该项目由北京汇源集团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发展亩葡萄种植基地,建设集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及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酒庄。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葡萄汁饮料加工项目,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6亿元、税金万元。
龙韵酒庄,许你一世流连。
登高与愿景
任重道远的振兴之路通化市正处于绿色转型发展阶段,葡萄酒产业作为无污染、利润高的富民朝阳性产业,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绿色转型起着重要作用。通化山葡萄酒利用其独有风土、技术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更是世代传承的文化资产。然而,今朝这一片可喜的绿色,绝非一日之功。
寒冬,万物萧条,只有集安市和柳河县的北冰红种植基地上,还挂着葡萄。农民踏着积雪采摘,葡萄酒厂的工人们在酿酒师的指导下,将带着冰碴的葡萄及时压榨并酿造成酒。“北冰红”的选育者沈育杰研究员心生感慨:“北冰红,是国内外培育出的第一个酿造冰葡萄酒的山葡萄品种,这将是未来通化产区与世界竞争的核心发展方向。”
“北冰红”的选育成功,是三四代葡萄人,历时半个世纪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据了解,通化地区有着最具竞争的本土品种8个,目前,通化市正在优化葡萄品种结构,压缩不适应市场的老品种,稳定“双优”“双红”规模,适度发展“北冰红”“公主白”等优良品种,加大新品种研发。
新年临近,华龙葡萄酒厂的孙广辉格外繁忙,订酒的客户和朋友不断。从前,通化葡萄酒厂林立,经过当地政府的严格整顿、引导与市场自然淘汰,全市葡萄酒生产企业有67户,自有葡萄种植面积亩,生产线吨。品质更好,品牌更亮,让通化葡萄酒走得更远。
傲立雪中的冰葡萄。
一个产业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几代人的传承和努力,需要市场残酷的锤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酒分会理事长刘树琪教授说,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政府主导很重要。以技术为支撑,靠科学家;以企业为主体,靠企业家;扩大葡萄酒文化传播,靠文学艺术家;产业快速发展,靠金融家;与农民利益共享,更不能忘了农家。
通化,正以融合之势,借助小小的葡萄,展开一场绿色转型的发展之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