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连载五

本文选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孙进著《中国就业—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注: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职业教育提升产业经济发展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为此必须转型升级,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旨在于:(1)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2)改造提升制造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派、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4)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由此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而这样一种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全面提升各级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换而言之,要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实现人才结构的升级,这其中就需要发挥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由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了职业教育新使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赋予了职业教育新要求,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予了职业教育新任务。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对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胡锦涛曾经在珠海指出,“技能型人才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加快自主创新,促进技术进步,主体在企业,关键在人才。需要更好地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推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品质的提升、技术及工艺的改良革新等都需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熟练程度和知识水平。高技能人才不仅仅是熟练操控高技术设备的操作人员,更因为在其技能磨炼过程中对生产工艺及产品属性有极为深入的理解,因而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提出现实解决方案都具有独到的能力,对于生产技术水平的完善和提高都需要高技能人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占35%以上,而我国尚在“十二五”末期的年,各产业所需高技能人才总量将达到万~万,高级工的需求数量最多,但技师的需求增幅最大,人才需求的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才使用结构向技师倾斜,第二产业的人才使用结构向高级工倾斜。

总的来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与产业与发展深度融合、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高技能的专门人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最终整体提升国家产业经济的发展。

“职业教育促进就业水平提升

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促进了就业水平的提升。据教育部统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年为85.4%,年为88.6%,年为94.6%,年为96.29%,从年开始到年,连续10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从毕业生去向上看,年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占就业总数的71.45%,从事个体经营的占13.98%,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占14.57%。与年相比,年升学比例增加了2.97个百分点,增加了9万人,说明中高职衔接工作不断加强,升学“立交桥“不断拓宽,已经初步形成中职学生”球只有道,升学有门“的良好局面。从就业地域看,本地就业的占就业总数的69.77%,异地就业的占29.92%,境外就业的占0.31%。直接就业毕业生中,对口就业的.38万人,对口就业率达76.01%。近90%的就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其中超过一半的就业毕业生签订了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从就业专业看,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达90.98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8.74%;其次是信息技术类,达83.63万人,占16.98%;司法服务类毕业生人数最少,达1.38万人,占0.28%。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加工制造类,达到97.67%;其次是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都在平均就业率96.68%以上。

“职业教育完善层级教育体系构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历教育还是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都有了全面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层级教育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为适应现代建设的巨大需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规模逐年扩大。到了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到所,招生规模达到万人,在校学生达到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已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49.3%。与年相比,中等职业学校增加了2.1倍,招生数增加了10.5倍,在校生数增加了14.3倍。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年高等职业学校发展到所,招生万人,在校学生达到万人。此外,各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每年接受培训的城乡劳动者达到1.5亿人次。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形式多样、灵活开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在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定位的不同,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规格不同,是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前提。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既要培养能够直接进人劳动力市场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又培养能够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一方面在于对中等职业教育输送上的人才进一步地磨炼技能;另一方面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只有定位明确,且沟通顺畅,衔接自然,才能真正做到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

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孙进著《中国就业—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连载(五)

:孙进,SJ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全国连锁孙进教育连锁机构总裁,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执行院长、吉林省政协常委、吉林省政协社会法制委兼职副主任、中国鲁商联合会会长、中国优秀企业家联合会主席、曾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国十大职业教育领军人物、中华慈善奖突出贡献人物、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文化产业创业十大人物、感动吉林十大人物等多项荣誉。

他创办的SJ国际教育集团已在长春、沈阳、松原、北京、哈尔滨等地开设多家连锁学校、全日制高等院校以及北京信合浙大教育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









































治疗白癜风哪好
北京看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9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