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已过半,行业积极热烈地在各种会议,论坛上分享取得的经验成就,讨论、交流当下的问题与困境,期待寻找新机会,拥抱新市场。学界也持续不断地围绕市场、产业调专业,建学科。产业的发展与支撑其发展的人力资源是两个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对于酒店行业、服务行业来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没有好的员工,酒店就是一个酒店用品仓库,创造不了任何价值。而教育是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正途。笔者通过对历史不同时期酒店业与酒店教育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分析,试图把这两个不相同却又息息相关的产、学发展的前景,他们的分歧、交集以及各自要走向的未来做一定的分析,以期二者携手创造中国酒店业更美好的未来。
一、过去30年的酒店产业与教育回顾
酒店产业,如酒店业的一位资深投资人所言:谈酒店必须谈旅游,谈旅游必须谈三产,谈三产必须谈经济发展。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GDP年增幅为9.88%,旅游业年增幅为28.19%。“十一五”期间经济的年增幅为11.3%,旅游业年增幅为15%。“十二五”期间经济的年增幅为8%,旅游业年增幅10.1%1。从数据可以看出:经济逐年高速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占比上升,且旅游业的发展速度高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速度。纵观30年,我们的酒店业一直是以“五星级”为质量标杆,用星级标准化引领行业发展成长。我们的酒店市场颇具中国特色是不完全的市场需求。其中,政府需求、公务活动的消费需求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尤其在二、三乃至于四线城市,酒店恰好赢得了这个市场,支撑了产业的繁荣。
旅游业的发展速度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但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爆发、成长、成熟到调整的一个过程。改革开放的30年是爆发期,“十一五”是成长期,“十二五”是成熟期,“十三五”将是进入调整期。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酒店业也不例外。
酒店教育,从年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正式招收“旅馆管理专业”,拉开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序幕。南京、浙江、广东、四川、山东等省相继开办了旅游中专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旅游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与行业、产业建立了较深的合作关系,毕业生也受到行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行业就业率比较高。30多年来,酒店管理教育为旅游行业尤其是高星级酒店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的骨干力量。总结这30年的酒店教育:起步早,几乎与行业同步;规模大,与伴随行业的繁荣不断发展;质量高,部分旅游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成为了国家级或省级、地区级示范专业,教育质量逐步得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认可。贡献大,不断完善的酒店管理教育为提升酒店人才素质、提高酒店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酒店产业与教育的发展现状
酒店产业,过去30多年的酒店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及强直至无限辉煌。但进入到年左右,长期的高速发展,导致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断凸显。像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国内酒店业的发展已抵达峰值,应该开始下行走低了。事实如此,行业在经历-年连续三年的产业困境,不光是政策的因素,我们绝大多数酒店也许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是为满足企业获取利润,满足挣钱的功能。这三十年酒店行业的存在至少有70%是政府需求、公务活动的消费,应该属于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同时,酒店营运成本逐年增高;员工流动率的上升,服务品质下降;互联网+带给酒店营销诸多益处,但营销成本大幅度提升(酒店行业亏损51亿,互联网盈利42亿),尤其单体酒店更是举步维艰(量大,中国特色。)因此,要走出困境,靠坚持、实干怕是走不出去了。尤其是传统的星级酒店的人,需要的可能不是行动而是思考3。酒店业面临的应该是方向的选择,道路的确定问题。
年中国酒店业经历了一个是资本运营;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中央相关政策;一个是行业组织与酒店评价从官方、半官方转向第三方的协会,以体现市场化、公众化、公益化;一个是非标准住宿为代表的新崛起的业态,和星级酒店形成了在住宿业内的竞争态势。这五点是值得我们坚持重庆白癜风治疗白癜风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