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宜居竞争力居全省第三未来中山楼市如

决定房地产价值的因素,

第一是地段,

第二是地段,

第三还是地段。

——李嘉诚

解码中山城市竞争力

一个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对中山而言,“四个难以为继”就是这个不得不破的“蛋壳”。

主动告别“舒适区”,积蓄城市新动能。过去一年来,中山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高度出发,以大交通、大产业为切入口,深度谋划城市发展大局。城市面貌发生蝶变,城市活力逐步释放,城市自信心显著提升。

民间的认知与第三方观察不谋而合。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共同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显示,中山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广东省第5位,在全国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28位。在“舒适居住环境”一项,中山更是排名全国第7。

一年虽短,城市崛起的格局却已发生质变。种种迹象表明,中山正在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1、创新驱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由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发布的第15次年度报告,详细评价了个中国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整体上衡量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格局。这一榜单按照三个大指标进行排名,分别是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和城市宜居竞争力。

从“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一项来看,中山位居全国第28位,处于“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最好的城市”之列。在中山之前,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分别位居全国第1、第5、第11和第14位。

报告指出,尽管近年受大环境影响,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但由于善于利用先发优势,积极加大产业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扶持高端产业淘汰和升级落后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

事实上,创新驱动也早已成为推动中山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也是中山持续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年底召开的中山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就再次明确:中山将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数据显示,年中山全市生产总值亿元,比年增加超千亿,年均增长9.2%。人均生产总值9.94万元,是年的1.4倍,居珠三角前列。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发明专利、全社会研发投入等硬指标方面,中山也领跑全省。

在中山创新发展成绩单上,高企成绩非常抢眼。通过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年全市高企数量增至家,增长%,增速居全省第二。省高企培育库入库企业数量达到家,增长65%,高新技术产品件,数量翻了两番。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8.5%。

2、宜居竞争力指数居全省第三

今年年初的中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构筑体制、政策、人才、环境、服务等新的比较优势,奋力推动中山新一轮跨越发展。

从此次榜单的细分指标来看,中山个别指标较周边城市比较优势明显,超过了东莞和佛山,甚至是广州和深圳。

如,中山的企业本体、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排名均比东莞靠前;全球联系和硬件环境排名比佛山靠前;城市竞争力、社会环境、基础设施都处于优势地位。尤其是舒适的居住环境遥遥领先,排名全国第七,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因为高房价都排在名以后。

但另一方面,中山的短板也很明显。比如大企业不多,这反映在排名上就是“企业本体”排名较落后。

从城市发展潜力来看,在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指数榜单上,中山的知识城市竞争力排全国第位,和周边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广州、深圳、东莞、珠海分别是9位、3位、65位和91位。

而这其实可以从中山的优质教育环境指数排名中找出端倪。在这项指标上,中山的全国排名是位,远远落后于周边城市。

一直以来,优质的教育资源都是各城市争抢的对象。以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正通过更高水平的高校建设吸引技术和人才的集聚,佛山、东莞、惠州、珠海等城市也纷纷展开了“办大学”竞赛。而中山一直受本科院校缺位之困扰,在优质教育上有多年之痛。

围绕这一痛点,中山早已展开了布局。

自去年以来,中山发展高等教育的速度不断加快。今年1月9日,中山市政府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签订正式合作办学协议。根据规划,中山将力争引进1—2所世界排名靠前的高校和工程技术类高校来独立或合作办学。到年,全市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万人以上。

除了发力引入高校,近年来中山也出台了多种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政策,鼓励引进人才。五年来,中山人才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共培育引进各类人才27万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8人;成功创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工作平台增至42家,创新创业基地增至26家,省市创新创业团队增至27个,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中获奖数居全省第二。

在6月举行的全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上,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终身教授、国际顶尖应用科学家崔屹教授表示,他专程从美国到中山考察,正是看中中山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务实的干事作风,他希望在纳米技术、雾霾治理、节能温控材料等领域尽早与中山有效对接,让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在中山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助推中山经济发展。

3、交通将是未来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座城市的竞争力,与区位交通要素密不可分。在社科院的报告“便捷基础设施”这一子项目中,中山排名位,相对靠后,但这只是当前的现状。有专家指出,交通优势或将是中山未来最大的红利之一,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最大“法宝”之一。

打造珠江西岸区域交通枢纽,是“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赋予中山的重要使命。今年年初中山便提出,计划在未来6年投入亿元的大交通布局,打造连接珠江东西两岸、辐射珠江西岸的客货转运中心,构建外连内畅、多方式一体化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深中通道的建设激活了中山的地理区位优势,使之成为珠三角城市群中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角色,并确立其作为珠江口门户城市和交通桥头堡的地位。今后6年,中山将全面布局与深圳、广州、佛山、珠海、江门等城市的交通对接,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谋求城市创新发展。

据悉,近3年中山将重点谋划76项建设项目,3年计划完成投资亿元。其中,在轨道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方面,中山将在广珠城际基础上,中山站谋划接入深茂铁路、城市轨道2号线、4号线、广州地铁18号线延伸中山线、广中珠澳城际线等,中山北站接入城市轨道1号线、5号线等。

这意味着,到“十三五”末期,中山将从过去的交通末梢一跃成为交通枢纽。一年一度的3·28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是观察中山经济走向的重要风向标。而从今年的招商成就来看,中山交通红利已经开始逐步释放——年中山实现了史无前例的招商成就,可签约项目达个,合同(协议)投资总额达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突破亿元。

?独家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课题组成员沈力:

中山需挖掘潜力

引进更多外部资源

南方日报: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已经发布过多届。跟去年相比,中山今年的排名有何变化?

沈力:中山历来是经济发达地区,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属于经济比较好的城市。中山今年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全国第28位,去年也是28位,在整个经济增长趋缓的形势下,中山能够保持这一水平相对不容易。在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这一块,中山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潜力,争取有更大的作为。

南方日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看城市竞争力,您觉得中山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沈力:从宜居环境来看,中山的房价比周边城市低,收入水平比较高,所以宜居程度高。而生态城市竞争力主要由单位GDP耗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国家自然保护区数量来衡量,中山在前两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就是国家自然保护区少所以拉低排名。全域竞争力衡量的则是城乡一体化,中山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广州和深圳是龙头,主要发挥科技研发创新驱动的作用,中山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可以作为它们科研成果转化基地以及生产基地。中山本身的环境很好,可进一步满足科研要素的需求,提高科研水平,聚集更多人才。

南方日报:这一次公布的排名中,虽然中山多个指标排名靠前,但也有部分指标比较落后。

沈力:在这次榜单中有多个细分指标。其中,知识城市竞争力属于可持续竞争力部分,它主要由大学指数构成,衡量本地区最好大学的排名和实力,中山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所以排名相对靠后。

企业本体主要通过三个指标来衡量,分别是大企业指数、企业经营指数和企业增长指数,比如世界强企业的数量、企业的利润等等。中山在大企业的数量上不多,所以这方面排名也比较靠后,但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都比较完善。

南方日报:从全国来看,您觉得中山未来的发展可以跟哪个城市对标?

沈力:在长三角,中山和无锡比较接近。今年无锡的综合经济竞争力是排全国13位,中山是28位,中山到广州深圳的距离跟无锡到上海南京的距离差不多,都是作为中心城市的产业基地,中山和无锡在产业群所处的位置类似,未来可以多参照和对接。

南方日报:当前,伴随着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加速上马,中山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山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竞争力,您能否提点建议?

沈力:总体来说,中山在可持续发展都很好,也很宜居,重要的就是进一步挖掘潜力,引进外部资源,提高中山整体城市竞争力。

未来中山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竞争力,建议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引进更多的科教资源,提高科教资源实力,提高知识竞争力,将科教实力转化为经济实力;另外,培育更多的大企业,大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上作用更明显,在研发投入上更多。

来源

南方日报

—TheEnd—

业务合作请联系







































白斑疯
白癜风治好大概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y/12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