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是历史文化名城,而在南昌的行政区中,青云谱区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存在。
首先,说到青云谱不得不提南昌的大名人之一:八大山人朱耷,他本是皇族后裔,生于明末,19岁的时候,明朝就灭亡了,国破家亡后,处于多方面的考虑,他出家当了和尚,后面还当了道士。
八大山人纪念馆八大山人36岁的时候来到南昌的南郊,这里自然风光优美,小桥流水,池塘密布,许多历史名人都曾隐居于此,开辟道场道观,是个修行得好地方。于是朱耷便在此创建“青云圃”道院。青云谱因此而得名。
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中年,直至62岁才离开去了别的地方。可惜的是后来的动乱中,青云谱的建筑大多废坏,不复存在,现在保留下来的老建筑最多也只能追溯到清朝末年。年,青云谱修建了“八大山人纪念馆”,年建成了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我们也只能从点滴中追忆一些历史痕迹。
来到近代,青云谱从一个城郊的修行之处走上了高速发展道路。年,南昌古城墙被拆除,国民政府开始修建公路,青云谱作为连接主城区和南昌县的必经之地,南莲公路等多条公路的开通也让青云谱有了人气,大片可供开发的土地,便利的交通,被定位为了工业区。
中国历史第一个国家航空工业基地就诞生在青云谱的新溪桥一带。年,江西的29万农民工集中于此建起了当时全国最大的飞机场,并在这里兴建了与意大利合办的飞机制造厂。
解放后,江西的工业迎来了大发展,青云谱称为了江西省第一个工业发展区,洪都机械厂、南昌通用机械厂、南昌肉类加工厂、八一麻纺厂、南昌罐头啤酒厂、江东机床厂、江西汽车制造厂、江西锅炉厂、南昌电缆厂、南昌保温瓶厂、江西农药厂、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等大中型国营工厂云集。因此,年8月,三家店、新溪桥街办合并成立三家店镇,隶属南昌市直辖。年10月27日,再次把镇提升为区,并且以青云谱命名,叫青云谱区。
这里曾创造过辉煌,但历史的车轮也在不断向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传统工业退出城区是大势所趋,转型升级已成为城区老工业区的主要发展任务,青云谱区正加快以二产为主向三产为主的转型、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升级。
一座城市的新生和发展离不开城市框架的延伸,也就是路网的建设,只有将城市的道路铺展开来,才有足够的空间撑起城市的发展,才有足够的纸张供人书写篇章。
青云谱发展起于路网发展,但这几年不得不说青云谱的发展是有点缓慢,而路网的建设是其中突出的一点,青云谱区存在大量的断头路,导致区域发展缓慢。
年第三季度,南昌拥堵排名居全国第36位,青云谱是南昌市最拥堵的区域。
以“广州路—象湖隧道打通”工程可以算一个代表案例。广州路是青云谱区一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连接井冈山大道和昌东大道。而象湖隧道下穿象湖,快速连接青云谱和朝阳片区。
两者处于直线位置,但互相却不连通,导致青云谱的居民只能绕行,多有不便,对昌南居民来说,打通了广州路与象湖隧道,去红谷滩等区域会更加便利,就不需要绕行造成交通拥堵。
早在年,南昌有关规划部门就提出了要打通广州路与象湖隧道,根据南昌市最新发布的《南昌市城南片区CN1分区控规修编》,江铃四西路与广州路中间的间隔将被打通,广州路可直通象湖隧道。
但8年过去了,这个规划依然没有任何进展。
官方给出的回复是三大原因,其一,涉工程地块的江铃老生产车间未完成搬迁;原因二:工程需穿过京九铁路,上跨或下行方案未定;原因三:涉及南莲路周边房屋拆迁。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待打通的位置有江铃老厂和江西火电住宅小区,这基本也是目前遇到的最大阻力。江铃老厂的搬迁时间也是一拖再拖,而目前得到的公开信息是年完成搬迁,这个路网的完善还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