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s://m.39.net/pf/a_4440899.html引言?
城市化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的概念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城,一个是市。在过去,尤其是在古代,城市主要突出的是城。每个城市必须有城墙,否则就不能叫作城市。而现代的城市,主要突出的不是城,而是市,这个市就是市场的意思。今天的城市,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几乎都消灭了城墙。
虽然有的城墙尚存,如辽宁的兴城,江苏南京的古城墙,但也完全丧失了过去那种城墙的作用,仅作为古代保护建筑而保存下来,供人们欣赏或研究。所谓的市场,狭义的是指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的是指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的群体。城市是人最集中的地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把现代的城市认同或理解为市场是不会有偏颇的。
城市中人群的集聚主要是由产业的发展形成的,即主要是二、三次产业的发展造成的。产品都是通过市场,即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来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毫无疑问这些产品是产业生产出来的。如果没有了产业,尤其是二、三次产业,不但没有了人的集聚,也没有了产品和产品交换,那么市场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有人说,近代的城市是伴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实践及理论都表明,没有二、三次产业的支撑,城市是难以发展的。二、三次产业的发展壮大,意味着产品和服务的增多,集聚的群体也越来越多,也意味着市场的增容与不断扩大,这样城市就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当然,城市或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进及二、三次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黑龙江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城市化的指标,虽然各国都不尽相同,但主要内容基本相同,大都采用人口这一指标。当然其中还有很多指标,可是由于统计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研究城市化问题上,我们也只能采用“人口”这个指标来衡量城市化的程度或发展。在研究产业结构演进方面,我们主要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口同城市的迅速集聚,从而发展了城市。而城市的发展又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带动了人口向城市的集聚。这样,城市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二、三次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1)根据统计资料,在研究产业结构演进中我们主要采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劳动力这两个指标。-年,黑龙江省第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8.9%,其从业人员年均增长.9%;工业产值年均增长9.2%;其从业人数年均增长.7%;第三产业产值次均增长7.6%,其从业人数年均增长4.8%;二、三次产业合计产值年均增长8%;其从业人数年均增长4.4%;城镇人口年均增长.8%。大约二、三次产业合计产值增长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长1个百分点。二产业及工业的从业人员增长基本上与城镇人口增长相同。
(2)年,二次产业的产值及从业人员比上一年分别增长7.1%和27.%;三次产业的产值及从业人员比上一年分别增长20.8%和9.6%。这一年黑龙江省城镇人口增长也较快,比上一年增长18.5%。这一年也是我国建国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8年,黑龙江省二次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员比上一年分别增长75.9%和89.8%;三次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员比上一年分别增长14.1%和0.1%。
虽然8年黑龙江省城镇只增长了7.7%,但9年黑龙江省城镇人口增长达到了创纪录的一年,比8年增长了26%,超过年平均增长20多个百分点,这也是由于滞后性造成的。虽然8年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只比上一年增长10.1%,但9年和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分别比上一年增长6.6%和24.9%。从中也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滞后于第二产业的增长。当时的第二产业是主导和支柱产业。()从年至年的49年间,黑龙江省的二、三次产业的产值及从业人员增长缓慢,则城镇人口也增长缓慢。年,黑龙江省二、三次产业的产值分别出现了2.6和2.个百分点的负增长;虽然从业人员没有出现负增长,分别为2.%和.%,但均低于年平均水平,属于缓慢增长。所以,年黑龙江省城镇人口增长.2%,年为.1%,均低于年平均增长水平,也属于缓慢增长。
从年至年的49年间,二、三次产业的产值及从业人员增长出现负增长,则城镇人口也出现负增长,或增长缓慢。年和年,黑龙江省二、三次产业的产值及从业人员均出现负增长,二次产业产值的增长为56.6%和10.9%,从业人员的增长为26.4%和22.6%;三次产业产值的增长为29.6%和16.8%,从业人员的增长为0.5%和10%,但年城镇人口并未出现负增长。无疑这是因为城镇人口的增减滞后于二、三次产业的产值及从业人员的增减。由于二、三次产业这么大的负增长,造成了黑龙江省城镇人口连续两年的负增长。黑龙江省城镇人口从年的.1万人下降到年的.2万人,城镇人口减少88.9万人,降幅为9.9%。年黑龙江省的城镇人口又下降为万人,比年减少15.2万人,降幅为1.9%。
从此可以看出二、三次产业的产值及从业人员增长,对城市人口的增长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即黑龙江省的城市(化)是伴随着二、三次产业的演进而发展起来的。建国后,二次产业:尤其是工业的迅猛发展,使人口迅速向工厂区集聚,这样就形成了城市或使城市急剧扩张。工厂的发展及人口的集聚需要为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从而使第三产业开始了发展。其结果又促进了人口向城市的集聚,使城市不断发展壮大。
一次产业的演进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一次产业,也叫广义的农业,它对城市化的发展也起着较大的作用。从年到年,黑龙江省第二产业增加近万劳动力,第三产业增加65万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几乎都是从农移过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黑龙江省的第个年计划及第二个五年计划是难以实现的,黑龙江省最初的工业化也难以实现,就不会有建国之初黑龙江省二、三次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影响到黑龙江省城市的发展。
近年来,仍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农村劳动力在黑龙江的城市打工,支撑着二、三次产业的发展。从年到年,黑龙江省的农村劳动力从58.2万人,增加到.8万人,净增加80.6万人。但是,由于一部分农地的还林,还有城市的占用等,致使人均耕地面积无太大的变化,更确切地说是处于徘徊下降之势。这样,农村人均耕地的不增乃至减少,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增加,加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形成了大量的劳动力剩余。这就为工业,二、三次产业,特别是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充分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最重要的是从事农业所获得的收入或所创造的价值越来越低,并同二、三次产业拉大了距离。
城市化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虽然近代的城市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但是城市也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更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随着城市化过程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其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又会对工业化的集约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演进产生重大的影响。
结语?城市化大大提高了黑龙江省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使其成为了主导和支柱产业。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作为生产流通中心,作为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