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第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诞生5年后产值

城市轨道交通,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截至年8月底,武汉地铁通车里程高达公里,位列全国第5,中部城市第一。

一、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就在这个区

从年,武汉市1条线路,轨道交通仅为10公里,全国排名第13;到如今,9条线路,公里的通车里程,跃居全国第5,轨道交通的发展,见证着武汉的崛起,也记录着奋勇争先的武汉速度。

武汉黄陂中车长客轨道车辆公司生产车间

为进一步推进武汉城市化进程,促进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8月24日,黄陂区与武汉地铁集团签订推进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合作协议,双方组建工作专班及合资公司,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方式,共同开发建设第6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

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8月18日获市政府批复同意,选址前川城区西北部,规划建设32平方公里,布局地铁小镇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区、轨道交通技术研发区、轨道交通维护保养区、轨道交通材料生产区、轨道交通观光体验区一镇五区,聚焦轨道交通车辆、动力牵引、通信信号、场站配套、工程建设等装备研发制造以及装备材料研发制造、轨道交通设计咨询等高端企业入驻,打造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实现武汉轨道交通装备武汉造、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武汉造、世界轨道交通装备武汉造。

黄陂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装备制造及维修基地为龙头、40多家轨道交通关联企业集聚的产业基础,具备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聚发展的区位条件及产业基础。年,中车大连牵引、青岛四方车辆等15个制造项目将进驻。总投资亿元的8个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信号及轨道工程装备企业也即将落户基地。

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宝安预测,到年,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基地产值将达到千亿元,到年将达到五千亿元,到年将达到万亿元。到年,武汉的地铁运营线路将达到余公里,拉动经济总量可达到1.35万亿元。

二、武汉的另外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你知多少?

01

国家存储器基地

国家存储器基地位于我武汉大光谷。年1月1日,总投资亿美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开工。“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由紫光集团联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湖北省地方基金、湖北省科投共同投资建设。以芯片制造环节为突破口,集存储器产品设计、技术研发、晶圆生产与测试、销售于一体,建成后,还将带动设计、封装、制造、应用等芯片产业相关环节的发展。

“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武汉未来科技城,将建设3座全球单座洁净面积最大的3DNANDFlashFAB厂房、一座总部研发大楼和其他若干配套建筑,其核心生产厂房和设备每平方米的投资强度超过3万美元。项目一期计划年建成投产,年完成整个项目,总产能将达到30万片/月,年产值将超过亿美元。

国家存储器基地的建立,标志着芯片国产化之路迈出可靠而重要的一步。

02

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行政区划内,由武汉市人民政府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

项目将按照PPP模式和“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思路建设航天产业新城,是国家级航天产业基地、我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距离市中心30公里,距离天河机场40分钟车程,到武汉高铁站仅30分钟车程,与光谷一江之隔。十三五期间光谷长江大桥规划确认,大桥通车后,基地将实现半小时直通光谷。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将打造商业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用10年的时间,形成近亿产值的产业新城。

03

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

作为加快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关键一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据介绍,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将依靠智能化的测试实验室,自动驾驶测试、评价体系以及先进的测试管理系统,实现孵化新技术、新产业、服务产业认证测试等,助力L5级自动驾驶技术逐步落地。

整个项目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从今年9月到明年9月,完成路网及创新中心主体建设,初步建成智能路测设施;第二阶段至年9月,完成智能路测设施和创新中心建设,基地试运行;第三阶段是从年10月至后期,基地正式运营,并进一步完善路网和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全面建成后,将可以模拟湿滑、涉水、山路、林地、高速、砖石、桥梁等多种路况,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全场景测试平台。

可以预见,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将助力武汉开发区从传统汽车向“下一代汽车”转型升级,加快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04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

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位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国家网安基地是在中央网信办的指导和支持下,由武汉市承接的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重点布局项目。

国家网络安全基地项目总体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及创新基地及其生活配套设施用地,并在附近的亩临湖半岛地块,建设“国际网络安全论坛”永久会址。

网安基地集聚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引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所“双一流”大学联合办学,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面先行先试,打造出培养高质量网络安全人才的教学模式。两所高校网络安全学院现共拥有教授博导近50人,未来预期达到人,学院首批将入驻余名本、硕、博学生。

政策从人才引进培养、鼓励科技创新、支持平台建设、鼓励企业投资等10个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对主导产业带动和贡献特别重大的项目,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给予特别支持,逐渐形成促进和支持网安基地建设发展特有的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

05

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基地

规划提出大健康产业园发展目标:中部领先、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健康产业基地、中国医疗器械创新生产基地典范,集研发、生产、生活、体验、休疗养于一体的高品质区域生活经济综合体。

功能定位:聚合全球优质产业要素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与光谷生物城实现产业要素交流、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生活为一体的大健康全产业链。构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生物农业和健康服务五大领域协同发展。

武汉六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你最看好哪一个?

立足光谷,辐射武汉,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y/184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