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编从湖南湘江新区经济发展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新区智能制造产业经济数据表现抢眼。其中,长沙高新区先进制造产业产值亿元,增长3.6%,电子信息产业产值50.5亿元,增长13.6%;宁乡经开区先进装备制造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5%;宁乡高新区智能装备制造业一季度完成产值90亿元。
目前,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发生,这就是工业生产的第四个阶段,即智能制造时代或工业4.0。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线。在着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过程中,新区抢抓“中国制造”和“互联网+”行动的机遇,加快构建智能制造服务体系、产业链条和人才高地,推动长沙制造业率先向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升级,率先建成智能制造强市。
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化、信息化
6个小时就可制作出颗不同形状的高精度假牙,而以前制造一颗假牙,一等就是半个月。带来这种变化的就是一台华曙高科生产的义齿3D打印机。“3D打印机是一种新型制造装备,它能大大缩短从图片到实物的生产时间,提高企业和客户的效率。”在湖南华曙高科技公司3D打印应用研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经过风淋通道,走进长沙高新区的威胜集团智能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两条生产线正在同时工作。“以前20个人连续作业一天才能完成台电表,现在5台机器人8小时左右就能完成,生产效率提升了45%,人力成本降低了50%。”威胜集团生产中心主任廖前忠说,更关键的是,通过对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还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以智能电能表生产为主业的威胜集团去年被工信部确定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集团计划再投入1.59亿元进行智能制造升级改造,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资讯化系统全覆盖的数字化工厂。
目前长沙已有华曙高科、威胜集团等企业成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中联重科等企业也已启动市级智能制造试点。作为“互联网+工程机械”的典型代表,中联重科等长沙大型骨干企业已将物联网、地理位置定位、智能感知等技术综合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中,以改善用户体验;铁建重工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盾构机云端远程监控系统,将分散在各地施工的盾构机统一纳入监控平台之中,实现对盾构机最新位置、挖掘姿态、故障诊断的远程监控。
作为湖南湘江新区新型工业产业集聚的高地,长沙高新区发展迅速,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根据“麓谷智造”和“互联网+”行动计划,长沙高新区以智能制造为统领,以“互联网+”为推手大力推进“质量强区”工程。届时,威胜、金杯、九芝堂、梦洁等企业都将建设智能工厂,开展机器换人,运用新技术、新业态促进传统制造业迈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
年高新技术增加值
将占新区GDP40%以上
去年12月,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正式公布《湖南湘江新区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新区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据悉,“十三五”时期,湖南湘江新区将通过打造“六大基地”,构建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和创新创意中心核心区。
“十三五”期间,新区将打造“六大基地”,即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先进装备产业基地、创新创意产业基地、先进材料产业基地、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医疗健康产业示范基地。到年,新区企业总收入力争突破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2%以上,基本形成先进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食品精深加工、新材料等5个千亿产业集群,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健康等2个亿元产业集群。
《规划》提出,到年,新区规模以上企业RD(研究与试验发展)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将达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发明专利授权率达到60%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50亿元以上,建成10家以上产业技术研究院。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区将实施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创新研发提升工程、科技转化提速工程、创新人才聚集工程、科技金融创新工程、基础设施融通工程、开放合作带动工程“八大工程”。其中,在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中,新区将进行“机器换人”试点示范,拟选取工程机械、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家纺服装、民爆行业等领域典型企业,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示范,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化仓库。
作者:高原
编辑:杨海朋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