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分析
武迪
(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
[摘要]年以来,国际市场上能源和矿产品的价格上涨,哈萨克斯坦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并通过能源出口使得经济迅速增长。其产业结构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然而,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发展并不均衡,工业内部多元化发展进程缓慢,而且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协调。分析哈萨克斯坦各个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可以得知,宾馆酒店业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最高,除此之外依次是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通讯业、批发与零售业、采掘业、电气和水的生产分配,而建筑业、财政金融活动、农业、房地产租赁与服务业、其他产业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最低。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关联度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油价以及部分矿产资源价格的上涨让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哈国)充分享受到了资源红利带来的好处,其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年至年哈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在9%左右。年,哈国GDP达到亿美元,人均GDP达到美元,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目前哈国是中亚五国中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而且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政治环境的稳定、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及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哈萨克斯坦产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阐述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来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以及对各个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分析。
二、哈萨克斯坦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
(一)哈萨克斯坦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
根据哈萨克斯坦统计年鉴,该国对产业的分类有:种植业、畜牧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蒸汽和水的生产与分配、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宾馆酒店业、交通运输和通讯业、财政金融活动、房地产租赁和服务业、国家机关和国防、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其它产业。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方法,将这些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之外的所有产业)。
图1 —年哈萨克斯坦各产业产值及比重
根据图1显示,第一,—年哈萨克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整体呈上升趋势,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与GDP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第二,—年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序列,但根据哈萨克斯坦统计年鉴(—年)显示,在年之前该国三次产业结构呈“二一三”序列,年呈“二三一”序列(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9%、39%、32%)。第三,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年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年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表现为—年第二产业比重处于上升阶段;—年比重处于下降阶段;—年比重处于上升阶段,而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变化正好相反。其主要原因是在该阶段国际市场上能源和矿产品的价格上涨,哈萨克斯坦又是能源和矿产品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70%以上都是能源和矿产品,因此,会出现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的现象;—年第二产业比重处于下降阶段,而第三产业比重处于上升阶段,该阶段能源和矿产品的价格下降,哈萨克斯坦意识到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开始出台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经济结构,以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特点
1.第一产业内部的特点
哈萨克斯坦独立初期,采取激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农业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将原有的大型国有农场及各种国有企业改变成小农场和农户经济体、股份合作制等非国有形式。但由于当时国内经济全面下滑、通货膨胀严重、国家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农业管理体制改革落后于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等原因,农业私有化改革并没有取得很好的发展,农业总播种面积逐渐降低,由年的.55万公顷下降至年的.53万公顷,至年之后农业总播种面积才开始逐渐增加,农业产值也逐渐恢复到独立前的水平。
表1 —种植业和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占比 (单位:%)
资料来源:哈萨克斯坦统计年鉴—年
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年、年和年外,整体上哈萨克斯坦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的占比要高于畜牧业,占比基本上都在一半以上。虽然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值都在平稳上升,但其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呈现不稳定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哈萨克斯坦在农业的整个生产链条上发展都比较落后,如农业的上游:农作物生产资料供应和饲料保障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的中游:农作物的病虫和牲畜的病疫防控能力差;农业的下游:农产品加工度低和仓储、运输能力不足等问题,加上农作物的产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这些问题使得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比较缓慢。
2.第二产业内部的特点
表2 —年第二产业内部各产业产值占第二产业总产值的比重 (单位:%)
数据来源:—年哈萨克斯坦统计年鉴
表2显示了—年哈萨克斯坦第二产业内部各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可以看出,—年采掘业占比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从年的32%上升至年的46%,与年相比上升了43%,年达到最大值,占比为48%,年之后采掘业的占比开始下滑,但是与年相比,占比还是很大。
与采掘业相反,制造业的占比整体处于下降状态,自年的43%下降至年的31%,与年相比下降了28%。制造业的占比自年的43%下降至年的28%,下降至最小值,年之后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比较小。
与制造业相同,电、天然气与水的生产占比整体处于下降状态,自年的11%下降至年的5%,与年相比下降了55%。电、天然气与水的生产占比自年的11%下降至年的4%,并且下降到了最小值。年之后比较稳定,占比一直在5%。
建筑业占比自—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与年的14%相比,年为18%,还是上升了29%。建筑业占比自年的14%上升至年的25%,年之后开始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跟美国的次贷危机有关。
3.第三产业内部的特点
表3 —年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产值占第三产业总产值的比重 (单位:%)
数据来源:—年哈萨克斯坦统计年鉴
表3显示了哈萨克斯坦—年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产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于某些年份数据的缺失,所以该表选取了数据完整并且占比相对较大的产业),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内部占比较大的三类产业分别是批发与零售业、交通运输和通讯业、房地产租赁和服务业。这三类产业的总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的70%左右,其他产业的比重相对较小,基本在10%以下。其中批发与零售业占比自—年呈显著先降后升的趋势,从年的26%下降至年的21%,达到最低值,然后从年的21%上升至年的29%,与年相比,年零售与批发业的占比还上升了12%。交通运输与通讯业占比自—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自年的23%下降至年的19%。房地产租赁与服务业占比自—年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从年的23%上升至年的29%,达到最高值,然后从年的29%下降至年的15%,与年相比,年房地产租赁与服务业占比还下降了35%。其他产业中除了财政金融活动的占比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外,其他各产业的占比变化不大。
三、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的非均衡化
熵作为物理学中的概念,后来被用在信息经济学中来衡量组成要素之间的离散程度或无序程度等。本文用产业结构熵值来衡量产业结构是否均衡。[1]
式中:pi表示第i种产业的比重,n表示有n种产业。
图2 —年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熵值
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出了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熵值,从图2可以看出,—年,产业结构熵值由年的2.13下降至的2.11,之后上升至年的2.12,这说明该阶段产业结构不稳定。—年产业结构熵值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由年的2.12下降至年的2.07,这说明产业结构有非均衡化趋势。其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上能源价格的上涨使得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导致的。—年,产业结构熵值在年的2.07上升至年的2.08,之后呈持续下降趋势,下降至年的2.03,这说明产业结构非均衡化程度加强。这是因为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够得到解决,而且现在也是哈国经济发展的繁荣时期,能源和矿产品的出口对其经济的增长起到重要作用,虽然在金融危机后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目前哈萨克斯坦的产业结构还是处于非均衡的状态。
(二)工业内部结构单一,有多样化趋势
哈国作为油气资源大国,能源和矿产的出口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这也导致了哈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出现采掘业一业独大,制造业发展落后的局面。多样化指数是用来衡量一个产业内部结构的多样化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是某一产业内部各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2]
图3 —年哈萨克斯坦工业生产总值及其多样化指数
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出哈萨克斯坦工业多样化指数,从图3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多样化指数波动起伏较大,但整体上还是处于缓慢增长趋势,由年的27.7增长到年的28.3,特别是年之后,工业内部的多样化指数一直在增加,这说明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趋于多样化,并朝着均衡化发展,只是发展进程比较缓慢而已。
(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图4 —年哈萨克斯坦三次就业比重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劳动力会逐渐由生产率低的产业向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即由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图4显示,其一,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缓慢上升,第一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呈此消彼长的趋势。其二,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上升,而且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呈现出“三一二”序列。虽然哈萨克斯坦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并不协调。
本文采用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φ1和偏差系数φ2来衡量哈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协调。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φ1为正值时表明某一产业GDP产值比重大于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其绝对值越小,表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越平衡,当其为零时,两者均衡;偏差系数φ2越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差距越大。[2]公式如下:
式中,GDPi/GDP表示第i产业GDP占总GDP的比重,Yi/Y表示第i产业的就业比重。图5显示了—年哈萨克斯坦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首先,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最小,几乎趋近于零,表示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是比较合理的。其次,第一产业的就业产业偏离度从—年一直都是负值,这说明该产业的产值比重小于就业比重,而且其绝对值有缓慢增大的趋势,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协调,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存在困难。这与第二产业内部制造业落后、对劳动力的吸收有限有一定的关系。最后,第二产业的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正值,即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而且第二产业的偏离度波动较大、绝对值较大,这说明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协调。
图5 —年哈萨克斯坦三次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
图6显示了—年哈萨克斯坦就业产业结构偏差系数,—年偏差系数逐渐增大,—年缓慢下降,—年有开始上升,年之后虽然下降但年的偏差系数为0.68,相比于年的0.62,偏差系数比较大,这说明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差距大。
图6 —年哈萨克斯坦就业产业结构偏差系数
四、产业结构与经济的关联度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与指标的选取
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斯坦—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来研究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产值的关联度,选择灰色关联分析作为研究方法。根据各产业的权重选取以下各产业的数据作为分析对象(见表4)。
表4 —年哈萨克斯坦不同行业产业增加值 (单位:百万坚戈)
数据来源:—年哈萨克斯坦统计年鉴
(二)计算与处理
本文选取的是关联度分析方法,计算Y与Xn(n=1,2,3,4,5,6,7,8,9,10,11)的关联度,根据计量模型,因变量为Y∶GDP,自变量为X1∶农业,X2∶采掘业,X3∶制造业,X4∶电气和水的生产与分配,X5∶建筑业,X6∶批发与零售业,X7∶宾馆酒店业,X8∶交通运输和通讯业,X9∶财政金融活动,X10∶房地产租赁与服务业,X11∶其他产业。对原始数据采取无量纲化处理,采用初始化方法,选取ξ=0.5,经过计算得出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Y与Xn的关联度。
表5 哈萨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与各产业的关联系数
根据表5可以看出:
第一,宾馆酒店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通讯业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最高,从结果可以看出X7、X3、X8与Y的关联度分别为0.、0.、0.。这说明这四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第二,批发与零售业、采掘业、电气和水的生产与分配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较高,从结果可以看出X6,X2,X4与Y的关联度各是0.、0.0.、0.。这说明这三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较大。第三,建筑业、财政金融活动、农业、房地产租赁与服务业及其他产业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最低。X5、X9、X1、X10、X11与Y的关联度分别为0.、0.、0.、0.、0.,在所有产业中与Y的关联度排在最后5位。这说明这五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偏小。
参考文献:
[1]潘伟,杨德刚,杨莉,肖艳秋,王国刚,唐宏.—年新疆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1):-.
[2]杨家伟,乔家君.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与机理探究[J].经济地理,,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