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国内第一,创世界领先首钢京唐三高炉生

“产量吨、炉温0.36、富氧率6.9%……”在首钢京唐公司炼铁作业部生产早会上,调度室汇报着三高炉的各项生产指标数据。

集团公司领导在首钢京唐公司三高炉调研时指出,京唐炼铁人要立志做到“国内第一、世界领先”。围绕目标,炼铁作业部党委确定了党建统领、保障高炉高质量运行、夯实基础管理、打造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四条工作主线,明确任务、压实责任,通过量化技术指标,坚持精细化操作,稳扎稳打,全力推动大高炉技术进步,三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01

稳字当头,夯实基础管理

“制粉,煤量改92吨!”“热风,煤气调整,先稳一稳。”“上料……”在三高炉值班室,丙班作业长白普林与各岗位联系着。高炉生产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系统工程,上料、热风、炉前等班组为高炉炉内顺稳提供优质服务,炉内的稳定也会促进外围生产的稳定。稳定是组织炼铁生产的灵魂。三高炉日常生产中,四班作业长严格执行操作制度,积极做好各系统的衔接。炉内强化过程控制,增强技术人员操作的快速反应能力,超前预判炉况趋势,提前做好控制调整,保持合理、稳定的热制度。技术人员通过加强高炉用料运行规律总结,细致掌握各类炉料的冶金性能参数,合理调控配加比例。在确保入炉原燃料质量整体稳定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炉料结构,对影响高炉顺行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摸索,完善了不同原燃料条件下高炉操作工艺参数标准值体系,为高炉操作人员有效执行“攻守退”措施,提供了精确的数字指导。外围强化筛分管理、布料管理、出铁管理,为炉内形成稳定活跃的炉缸状态创造条件。“大矿批是饭,小矿批是药。提矿批对我们继续提高煤气利用,增强炉缸吃热能力提供支撑。”三高炉日班作业长裴浩然说。围绕大矿批冶炼攻关,技术人员首先从提高鼓风风速和动能入手,不断提高风温使用水平。在逐步增加上料矿批过程中,他们平衡压量关系,保持高炉良好运行状态,技术人员24小时值守在监控画面前,紧紧盯住高炉数据曲线变化,炉内煤气流逐步稳定,煤气利用率逐步提高。目前,三高炉上料矿批达到吨,煤气利用率稳定在52%以上,高炉稳定顺行。在稳定铁水质量的基础上,技术人员从入炉全风率、风温水平、富氧率等方面入手,通过扩矿批、提富氧、改善煤气等手段强化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得到稳步提升。3月份,平均焦炭负荷达到5.53,平均燃料比完成千克/吨,利用系数2.40,创开炉以来最好水平。结合高炉对炉料的需求,炼铁作业部以“研、供、产”一体化工作为指导,从入炉料质量保障、质量监控、仓位管控等方面,加强对原料进厂、原料入仓、原料实物的检查跟踪管理,提高了入炉料稳定组织保障能力。一季度,三高炉炉料结构稳定,入炉球比稳定在55%,综合入炉品位达到62%。此外,通过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管理,逐步完善维修故障库,提升设备维护水平,降低设备故停。3月份,三高炉投入三场出铁生产模式,为确保出铁顺利进行,高炉点检区域对炉前和冲渣设备进行统一强化。针对炉前三机高温环境,对易出故障部位实施改造,降低了在线故障。并对各区域关键性设备,利用出铁间隙进行预防性维护检修,为高炉长期顺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科学创新,坚持技术强企

科学管理立高炉,重视技术积累,坚持数字化炼铁,已经成为炼铁作业部的技术追求方向。在管理上,炼铁作业部党委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走出了具有首钢特色的大高炉科学发展之路。三高炉从设计开始就站在了高起点上,借鉴一期高炉的运行经验,京唐炼铁技术人员优化和改进了部分工艺技术,为高炉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发扬“敢担当、敢创新、敢为天下先”的首钢精神,发挥资源优势,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三高炉大胆选择了大比例球团冶炼的工艺技术路线。大比例球团冶炼具有高品位、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等技术优势,而国际上立级大高炉没有应用先例,技术经验空白。风险面前彰显勇气与担当。炼铁作业部党委集中精兵强将成立了技术攻关团队,先后组织了28次工业试验,持续优化每一个试验方案,最终成功掌握了从原料管理到高炉冶炼的一系列技术要领,逐步形成了京唐高炉大球比冶炼操作制度,球团矿比例稳定达到56%以上,开创了同类型高炉大球比冶炼的先河。在三高炉主控室,首席作业长兼党支部书记皮福生一边查看高炉运行数据和布料情况,一边说:“三高炉采用的是新型分体并罐式无料钟炉顶设备,能使料流更加精准,为炉况顺行提供保障。”此外,炼铁部还认真对比分析一期高炉生产中曾出现的问题,采取减少风口数量、引入均压系统等创新方法,提高了高炉整体运行稳定性。类似于这样的技术革新,三高炉共优化和改进技术16项,创新技术18项。通过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高炉的可操作性和调节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提高。

03

以人为本,熔炼过硬团队

大高炉高质量运行是系统工程,最关键的是人的思想观念统一。炼铁作业部党委坚持以炼铁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公约数来统一思想,以开放、包容来融合团队,以关爱职工凝心聚力,营造了团结、共进的良好氛围,“炼铁一家亲”“我们都是炼铁人”深入人心。三高炉投产初期,职工当中95%是首秦职工,从首秦到京唐,不仅有环境的变化,更有思想观念的差异。为更好地凝聚融合团队,炼铁作业部党委主动做思想工作,下班后及时到职工宿舍慰问,通过走访谈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新环境,树立建功立业的信心和动力。首秦职工的快速融入,为三高炉的建设投产以及高水平运行提供了强力保障。炼铁作业部党委以“世界领先”为使命,传承和发扬首钢精神,涵养干部职工热爱炼铁、心系高炉的铁人情怀,推动炼铁人与炼铁事业共同发展,让百年炼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热爱炼铁,敢于苦干硬干已经成为炼铁人的标识。三高炉建设期间,热风炉砌筑正值数九寒冬,施工困难,工程拖期,部党委一声号令,近百名职工组成的突击队加入到建设队伍中,不讲条件全身心投入,“奋战冬三月、全力保工期”“手拉手、加油干、保投产”,争分夺秒,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变不可能为现实。负责工程管理的党员张劲锴,一心扑在高炉上,查图纸、跑工地、抓进度、解问题,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连续三个月没有休过一天假,不完成任务不下战场,那种敬业与认真,感染着每一名职工,凝聚了团结拼搏的力量,战胜了各种施工困难,三高炉如期高质量投产。随着三高炉投产达产,冶炼强度稳步提高,炉外出铁次数显著增多,一方面渣铁排放效率差影响高炉炉内的顺行,另一方面增加了炉前物料的消耗。炉前班长梁永松和同事们认真分析变化因素和限制环节,优化出铁管理,按照出铁间隔要求,结合炉门实际状况判定出铁时间,保证出铁重叠率。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高炉出铁次数得到合理把控,既保障了高炉的稳定顺行,又实现了低成本高效冶炼。京唐公司打造三支人才队伍成长通道,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有效地激励了技能人才成长。面对炉前岗位一半以上为新员工的现状,班长梁永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主动给新员工讲案例、定标准,加快新人对新工艺新设备的适应,为三高炉出铁秩序正常打好了基础。他先后承担和参与了降低铁次攻关、三铁口出铁倒场出铁模式优化等多项重点工作任务。年,梁永松晋升为首钢京唐公司技能专家。三高炉投产后,生产步入正轨,这时候支部书记皮福生又有了新想法:“目前,三高炉各项生产指标在国内达到了领先水平,但我们还缺少一张能拿得出手的具有特色的靓丽‘名片’。”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集思广益,在三高炉主控楼成功打造出“高炉铁人之家”。在名字上就贴地气,透着家的温馨味道,深受广大职工的喜欢,打造所需物件皆出自职工自己“小改小革”之手,大家都有一种获得感、幸福感。“走啊,到皮书记那儿取取经去。”“来,到咱家坐坐,喝杯奶茶暖暖心。”其他作业区纷纷到三高炉参观学习。先进的工艺、科学的管理、精细的操作、过硬的队伍,使三高炉在高效稳定运行当中不断突破。正如主控楼前的标语,“炉火映初心,铁肩担使命”,勇毅的京唐炼铁人正在朝着“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目标,奋勇前进!

-END-

来源:首钢京唐

精彩回顾:1、扩:曹妃甸区已有29处电子警察和6处违停抓拍,附点位!开车注意别被罚2、视频+组图:曹妃甸优秀少年阅游唐山3、组图:曹妃甸优秀少年首期天津研学游收获满满!

你的温度

因我而温暖

曹妃甸新视线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z/14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