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清末民初之时,有一位名叫黎澍的法律界名人,他在年约十九岁时,于某夜睡梦中,见一人前来找他,说有事相请,他看来人非常礼貌恭敬,于是就随口答应了,之后来人也就告辞。
过了四、五天,原先梦到的人又在黎先生睡梦中出现,且用马车接他前去一公堂(后来知道是地府)开始升堂审问罪犯,从此这位黎先生就在每天午后或晚间睡梦中进入地府干了四、五年的冥判。
嗣后他的朋友为了利益世道人心,向他详细询问了阴间的种种,并汇集成了《幽冥问答录》一书。
1问:先生早年曾经作过阴间的判官,是不是?
答:是的。世间的人听到这些事都很好奇,可是在我看来,都是些平常的事情,没什么好奇怪的。
2问: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答:是光绪庚子(一九○○)年间发生的事,当时我十九岁。
3问:您所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属谁管辖,有几个职员?
答:属东岳大帝管辖,可是我一直都没见到东岳大帝,仅仅在判案后将结果上报而已。我当时担任分庭庭长,另有陪审员四人,其他办事的小鬼很多,不计其数。
4问:您担任阴间判官多长时间,每天都去吗?管辖哪些地方?
答:前后四五年,每天都去,管辖华北五省。
5问:阴间为什么请您做判官?
答:我也曾经托同事问其原因,据说:我几世前曾经作过阴间的判官,宿世的因缘所牵引,所以这世又作了阴间的判官。
6问:阴曹地府有法律吗?先生没有学习过阴间的法律怎么能判断无误呢?
答:好像没有看到有什么规定、法律,只是根据案情进行判决,自能掌握案件的关键处,根本不需要经过考虑。
7问:您所管的是哪些案件?
答:我管的是人死后十个月以内的善恶案件,超过这个时间的就属于其他人管了。
8问:曾经见过阎罗王吗?
答:没有见过。
9问:人的善恶,鬼神怎么能全都清楚,并且完整纪录呢?
答:鬼神能看见人见不到的东西,听见人听不到的声音,人的种种思想行为,鬼神全都能一目了然,毫无遗漏的记录下来。另外鬼神能透过看人头顶上红黄白黑等光,而知道这个人行为思想的善恶。
10问:犯罪的鬼也有狡辩的吗?
答:非常多,犯罪的鬼对他所犯的罪也一定极力狡辩,等到出示确凿的证据,才低头认罪。我曾经审判一个鬼,作恶多端,这个人生前表面修善,暗地里造恶,对他所犯的罪,极力否认。我看他罪案堆积如山,证据确凿,想立即判刑,没想到这个鬼忽然口诵“福生无量天尊”,左右陪审者看到他头顶上出现红光,急忙请我停止审判。我怀疑左右收受贿赂徇私,仍然准备判刑,可是那个鬼不断的诵念,左右极力请我肃立。我说:「我身为判官,怎么能向罪犯肃立?」左右说:「不是这个意思。这个鬼头顶上现出红光,审讯他就是亵渎不敬,不如停审。」我当时见他们垂手肃立,看起来非常恭敬,因此问他们:「此案如何办理?他们说:「不如判他投生人胎几次,使他不能忆念“福生无量天尊”的时候,再判他罪。」我说:「让他投生人胎,那岂不是便宜他了?并且投胎几次,那么受苦报就要在几百年以后,岂不就延后了他的受报?」左右说:「让他投生为刚出生就死了的胎儿,几年就有几世了,因为他造业有造业的果报,诵经有诵经的功德,二者都不能随便消除,将来分别受报,不会有丝毫差错。」我于是同意了。
11问:人死以后,他的神志是迷迷糊糊彷佛在梦中,还是清醒如平时?
答:像平时一样清醒。
12问:您每天什么时间到阴间去,审案要多长时间?
答:最初在每天晚上,后来白天也能到阴间去,但必须在下午,来去全部是坐轿子,走的很快。审案时间每次几小时,然而遇到复杂的案件,有时要用几天时间,但是这类案件很少。
13问:到阴间时您的身体是不是像睡眠一样?
答:去阴间时,身体躺卧在床上,像熟睡一样,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饥渴。有时神识正在阴间的时候,有亲朋好友忽然来了,又不便告诉他们我在阴间审案,于是闭着眼睛与他们说话,像没睡好一样,客人如果问什么事,也可以回答,但是不能向客人发问,也不记得与客人讲了哪些话。
14问:由阴间回到人世间,是不是感到精神疲倦?
答:精神稍微有些疲倦,像没有睡好一样。
15问:阴间也有喝水吃饭这些事吗?
答:有。但不许我喝水吃饭。
16问:阴间官服什么样式?它的公文样式和办理程式是怎样的?
答:我当阴间判官时,还在清朝末年,所以阴间官服、公文样式和办理的程序方式,都和满清没有差别;但是到民国以后,恐怕又改变成遵循新的制度了。
17问:阴间判官有工资吗?
答:有。但是对人毫无用处,所以我没有领取。
18问:阴间刑罚有多少种类?
答:阴间刑罚种类非常多,比人世间残忍严酷百倍,以现在人看,一定会认为阴间刑罚非常残酷。然而从我所经历的来看,人类宁可在人世间受刑,切不可在阴间受刑。人世间受刑,受刑完了就结束了,阴间则受刑后还要再受刑,譬如在人世间杀害十条人命,受罪只不过死一次,阴间则必须用刑十次,刑满后再判他转生十世,全是被人杀死;至于锯解、碓磨、刀山、油锅等刑罚,全是真有的,造恶的果报,是如此的可怕。
19问:阴间最重视的是哪种德行?最恨的是哪种罪业?
答:阴间最重视的德行是,男的忠诚报国,孝顺父母,女的贞洁守节,孝顺父母,这两种人虽有其他罪业,也必能减轻刑罚。阴间最恨的是邪淫、杀生两种罪业,杀生比邪淫罪恶还要重,如果因为邪淫而杀人害命,则是两罪全犯,罪加一等。古人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实在不是假话呀。
20问:阴间既然没有成文法律,那么罪轻罪重,如何衡量?
答:这要看他犯罪的动机和所产生的结果,衡量情节、依据道理来判定罪刑轻重。现在用盗窃来作比喻,如果盗窃的人是迫于生计,不是将盗窃的钱财乱用;或者被盗窃的是一个富人,盗窃数量不大,对于富人的生计并没有影响,富人对这些钱财也不是很痛惜;又或者所盗窃的是将要花在吃喝嫖赌等不正当地方的钱财,那么盗窃的罪就比较轻。万一富人被盗窃,使奴婢仆人受到责罚,以致奴仆气愤自杀;或是贫穷人买米买药的钱,因为失窃而导致饿死或病死;或被盗之人被迫与窃贼发生打斗,导致杀人害命,那么案情就非常严重,不能以寻常盗窃案来对待了。
21问:阴间审判犯罪应负的刑责,有没有错误的情形?
答:不会。阴曹地府对于犯人的罪状都早有精确谨慎的调查,证据确凿,因此审判非常的公允,从来没有审判错误的事。
22问:我们一天之中,一生之内,念起念灭不知道有多少,是善是恶即使自己也不能全都记得,阴间官吏记录人的功过,纤毫必录,怎么就不嫌麻烦呢?
答:人的思想,念起念灭,做过就忘了,像空中的鸟飞过的痕迹,水面的泡沫,影响不大的,那么阴曹也不予记载。如果一心专注,念念不忘,虽然没有付诸行动,也是有功过被记录的;如果由想法付诸行动,那么功过就更加明显了。
23问:大修行人死后也要到阴曹地府听候审判吗?
答:阴曹地府所管辖的都是受业力支配的人,或者平凡庸俗没有大善大恶的人,如果是大修行人的话,死后立即生天界,不需经过阴曹地府,像这样的人地府冥册没有名字,无从审判。或者生天稍缓,还要经过阴曹的人,阴间官吏一般起座迎接,他们的魂魄越走越高,像步上云梯一样,等到靠近庭内几案时就到屋脊那么高了。像这样的人点名一到,就立即登天界,也无从拘提监禁的。
24问:阴曹也有外国人吗?如果有外国人,那怎么通晓彼此的语言呢?如果没有外国人,那么外国人死后归什么地方审判呢?
答:我作阴曹判官正值庚子年,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之后,中外军民死的非常多,阴曹曾看到少数的外国人到案。阴曹中也有能够通达他们语言的,也曾经受理过一个死难的提督名叫XXX,也有忠诚保卫国家慷慨捐躯的,我亲眼见到他们都直接升天界,没有经过提审。中国阴曹地府况且不止一处,那欧美各国也可推知另外有阴曹地府才合乎情理啊!
25问:阴曹地府为什么经常用阳世的人作阴间差役呢?
答:因为富贵的人,他们家宅常有众多神灵守护,他们身边供差遣的侍者又多是年轻力壮,阳气旺盛,因此鬼使不能靠近他们的病床。比如部队将领病死军营之中,他的四周警卫森严,枪炮林立,军营中士兵,又都是少年,阳气旺盛如同蒸烤,鬼使不能够靠近,就必须用生者的魂魄作差役拘捕他,才能够到案。
26问:被刀杀害和其他惨死的鬼魂,身首不全,他们的灵魂和平常病死的鬼有什么差别吗?
答:他们的灵魂身首是完整的,和普通的鬼没有差别,只是脸面让人感觉稍微模糊,并且受伤的部位带有血迹,而且容貌悲伤凄惨,像是很痛苦的模样。
27问:鬼也有灭亡消失的时候吗?
答:有。我所见过年代最久的鬼,大概远至宋、元朝为止,至于唐代以前的鬼绝对没有见过。可能是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早就消失灭绝了;除非成道,否则不能够万古长存啊!
28问:人从年幼到年老容貌是逐渐变化的,鬼的容貌是否也逐年衰老呢?
答:鬼的容貌和他病死的时候一样,好像不会因为年岁渐长而衰老。
29问:阴间也有白昼黑夜和日月星辰吗?
答:阴间也有白天晚上,和阳世间相同,只不过绝对看不到日月星辰,阴间的情形和四川的大雾和华北的沙尘暴天气差不多,不像阳世这样的明亮。还有每天早上八点以后到中午十一点止,鬼畏惧阳气弥漫灼热,都躲藏到阴暗的地方,午后外出的才逐渐增多。
30问:阴间也有春夏秋冬四季吗?
答:有的。只是夏天没有阳世间这样的热,冬天则比阳世间还要冷。
31问:阴间是不是同样有饮食呢?阳间人们所化的纸钱,阴间能够受用吗?
答:阴间也有饮食的,他们所食用的蔬菜也有很多种。阳间人们所化的纸钱,他们也可以用来购买物品。
32问:阴间也是一日三餐吗?
答:每吃一餐,可以饱很多天,并不一定要一日三餐。
33问:在阴间同样也有睡眠吗?
答:也有床榻被褥之类的东西。但是并不曾见到有睡眠的情形,只是到处徘徊,闭目稍微休息一下,就等于是睡眠了,不同于阳间的人,每天必须要睡够几个时辰。
34问:阴间也有街道商店门市吗?
答:有的,只不过规模非常小,与人世间的小商店差不多。所贩卖的东西大多是饮食杂货之类,但没有像人间那样富丽堂皇的大公司和洋行。
35问:阳世人们祭祀所供养的饮食,鬼神能不能够受用呢?
答:可以的。但只不过是闻一闻它的气味,不是真的把东西吃了。例如在夏天的时候,同样的两碗食物,一碗用来供鬼神,一碗没有供鬼神,已经供过鬼神的,一定比没有供过的要先腐坏,就是因为供过鬼神的那一碗的气,已经被鬼神摄走了。
36问:阴间的饮食和阳世的饮食,哪个味道比较好呢?
答:阴间的饮食恐怕是比不上阳世的。
37问:阴间也有家庭眷属亲友吗?
答:有的,但是不一定都是阳世原来的家庭成员,因为阴间也有婚娶和生育的事情。
38问:鬼是以自己的坟墓作为居住休息的地方吗?
答:是这样的。
39问:人在断气的时候,灵魂脱离肉体,这时有没有痛苦呢?
答:人在死的时候,大多都有疾病,灵魂离开身体,就像是开门出了房子外面一样,本来没有什么困难,回想以前在病床上的痛苦,反而现在感觉得到解脱。有的人因为牵挂自己的妻子儿女,或者是留恋自己生前的财产,心中执着不舍,气息残存不断绝,灵魂因此不容易脱离身体,这个时候是最痛苦的了。如果一个人在生时,养成对世间一切看得淡泊,对于妻子儿女、钱财名利,没有贪恋的心念,这样的人,他的灵魂离开身体,就像是脱衣服一样轻松,丝毫不用费力。
40问:道士诵经礼忏,超度幽冥亡灵,对于亡人究竟有没有利益呢?
答:道士诵经礼忏,对于亡人有没有利益,断然不能一概而论。打个比方说,这个人生前是个大善之人,死后立刻上生天界,他自然就不需要这种功德的协助了;如果这个人生前是个大恶之人,死后立刻堕入地狱,就不容易得到这种功德的利益了;对于平庸普通的人,在生的时候没有什么大的善行,也没有什么大的恶行,能够得到诵经超度,这时候幽冥界增加了光明,亡灵的罪业就能减轻,利益非常之大。
另外,诵经的人修行功夫的高低,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诵经的人是一位高道或者是孝子贤孙,诵经一卷,就能抵得上普通道人的十倍;或者虽说是普通道人,至诚恭敬地读诵,同样有相当大的利益;如果是没有品行的道士,在诵经时,心不恭敬,意不专一,则所能得到的利益实在是很微小,或者说是毫无利益,但也不至于有什么过错。但诵经最好在亡人七七四十九日之内,如果过了这段时间,恐怕亡人早已经流转到其他世界去了,所做的功德要经过多处转移注记,亡者不能立即得到利益。
41问:鬼的数量与人的数量比较,哪边多哪边少?一般人都害怕鬼,鬼怕不怕人呢?
答:阴间鬼的数量要比人的数量多得多,来来往往、靠着墙壁的,到处都是。人在道路中央行走,而鬼大多走在道路两旁;人行走的是明处,鬼大多喜欢走暗处。人害怕鬼,鬼也害怕人。鬼要是见到人来了,也会赶紧避开。如果是一位正人君子,鬼一定是非常的尊敬;鬼所欺负玩弄的,都是那些心术不正、时运衰弱的人。所以,我们从午后到晚上,不要走道路的两边或是阴暗的地方。晚上出门办事,走路要慢一点,或者稍微发出点咳嗽声响,让他们听到后避开,要不然的话,一不小心撞上了鬼,人的身体就会突然像受寒发抖一样。这就是因为阴阳互相碰撞,自己和对方都会感觉到不舒适。
42问:鬼的行走与在世的人行走有没有不同呢?
答:鬼的足部模糊不清,就像走在烟雾当中一样,行走起来速度非常快,不像人那样迟缓。
43问:鬼害怕鸡鸣,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阳光即将到来,鬼会感觉不安,所以不得不躲避起来;这就像我们人害怕热气一样。但是,有操守德行的鬼是不会害怕鸡鸣的。
44问:先生您这样的宿世根基,完全不同于平常的人,不知道来世是不是能免除轮回的果报呢?
答:想要超出六道轮回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情,即使是我,来生也不能够免除。我曾经托同事帮我调查,据说,我的来生应该是投生在河南的南阳一带。但是,数十年来人世间的事情已经变化了许多,也不知阴府中原来的批注有没有更改。
45问:幽冥的的官吏也有投生转世的吗?
答:有的,就像现在政府的公务员,他想另外换个比较好的工作,比普通的人当然要容易的多了。
46问:鬼魂投胎,是母亲受孕的时候就已经去了,还是等到生产出世的时候才去呢?
答:两种情况都有。
47问:众多的鬼魂,长久地沉沦于幽冥世界,为什么不早点求得出离呢?
答:人少鬼多,实在不够分配,并且,鬼魂所要投生的人家,要与自己有宿世因缘,这才能前去投胎,如果这个人生前交际比较广泛,所认识的人众多,这样的人投胎就比较容易了;如果是贫穷的人,老死也不离开家乡,平常与别人又很少交往,这样的人一旦沉沦鬼道,机缘难以聚合,所以就必须长时间等待,遇到有缘的人才能去投生。
48问:佛儒道三教并立,信仰有很大的不同,冥界最尊重的是哪一教呢?
答:对三教都非常尊重,但是最尊重道教。
49问:学佛的人死后生西方极乐世界,学道的人死后生洞天福地,学儒教的人死后会生到什么地方呢?
答:也会生到天界,所修积的功德肯定不会消灭的。
50问:先生后来为什么不再做冥官呢?
答:我因为不愿意长久担任这个职务,多次请求辞职,都没有得到允许。后来同事们教我多诵“福生无量天尊”,我就按他们所说的,诵了两万遍以上,这种现象就不再发生了。
51问:先生在平常的时候也能够见到鬼吗?
答:我在做阴间判官的时候,不论神魂有没有出离身体,都能够看到鬼。民国初年之后,所见到的鬼就少了,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之后,就完全见不到了。
52问:在第一次入阴间的时候是怎样通知您的呢?
答:一天晚上在睡梦中,看到一位穿戴着古装衣帽的人,来到我的家里拜访,说有事相求,希望能够帮忙。我就问:「有什么事情要委托我办理呢?只怕我没有那么大的能力。」那个人说:「只要您答应了,不会办不到的。」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来意,只是觉得这个人非常的礼貌恭敬,态度诚恳,实在是不好意思推辞,就这样含含糊糊的答应了。这个人看起来很高兴,约定好几天之后就来迎接。
从梦中醒来后,自以为是做梦罢了,没把这事情放在心上。过了四五天,梦中见到的那个人又来了,告诉我说:「前几天承蒙你答应,今天特地准备了车马,专诚诚恳的来迎接你。」我这时看到有一马车,停在门外,就跟着他一起上车。没多久,就到了个官署,下了车走进去,那个人引我到了旁边的一间房里,坐了一会儿,就请我升堂审案。
提了一个罪犯进来,左右的陪审人员有条有理地说出这个人一生所做罪恶的经过,说完后请我来做出判决。我说:「我从来就不知道这里的法律条文,怎么敢随便做判决呢?」左右的人告诉我说:「先生只要诚心的推断估量,觉得怎么样判比较妥当,我们就全部按照你说的办。」我稍微思考了一下,就说:「应该这样处理。」左右的人就说:「好的」,于是就请我签署判决词,判完后把罪犯押了出去。也还是用马车送我回家。
53问:先生的父母也知道这个事情吗?
答:我在刚开始的时候还保持秘密,不敢声张宣扬,后来父母看我一个人在书房里,却偶有与人谈话的声音,渐渐也就知道了这件事情。我自从做了冥判之后,经常有幽冥中的朋友往来,只有我能够看得到听得到,别人是不能的,只能听到我所说的。
54问:鬼中朋友来的时候也需要用饮食来招待吗?
答:用一杯清茶来招待,已经是非常尽情了
55问:幽冥间也有年节假期吗?
答:与阳世间没有什么两样,遇到阴历新年,以及清明、寒食、中元、中秋、冬至等节日,也要放假数天,但是没有星期天。
56问:鬼为什么能够变幻身形?
答:所有的鬼都能够变幻,但必须要经过冥司许可。
57问:你曾经审判过什么样的重要案件?
答:一切的案件都是很平常的,绝对没有在情理之外的,并且罪状都是很明显的,证据也非常充分确实,从来没有复杂难以判明的情形。
58问:你曾经到各处游历过吗?
答:没有。
59问:牛头马面是不是真的有呢?
答:都是假面具,那是用来恐吓那些凶恶的鬼魂;如果是良善的鬼魂,就不现这个恶相。
60问:鸟兽的鬼魂到了阴府还做鸟兽的形状吗?
答:这是属于另一部分管辖了,我实在是不知道。
61问:阴间也有学道修行的吗?念经和读诵经典既然有这么殊胜的功德,为什么阴间的鬼不赶快念经以求超升呢?若有鬼不知道怎么念诵经文,为什么它不去仿效人间的念诵方式呢?
答:一到阴间做鬼,神智就被自己的业力障碍住了,当然就不知道要念经和读诵经典;即使我们念诵经,它们也看不到、听不见(看客注:这个观点值得商酌,可能有臆测的成分。因为,很多事实说明,我们念诵经他们能看到、听到)。因此我们修行一定要趁自己未断气之前,死后再要修行就难了。
62问:鬼既然能看到我们的世界,能听到我们说话,为什么唯独对于我们念经修行反而看不见、听不到呢?
答:这是它们自己的业力所导致。您看世间的人,有的是一向就不信道,有的是饥寒交迫无暇修行,像这样的人对于我们念道修行,也是如同看不见、听不到一样;即使偶然间看见了、听到了,却因为五欲六尘的牵绊纠缠,或者生不起信心,或者学道的志向不坚定,最终还是不肯修行、不肯学道,这和鬼看不见、听不到人念经修行又有什么两样呢?
63问:鬼说话的声音和人有什么区别?
答:鬼说话的声音尖锐而且短促。
64问:从鬼的眼睛看,是人鬼杂居;从人的眼睛看,只看到人间、看不到阴间的情况。那么究竟人和鬼之间的疆界是怎么区分的?
答:似乎有界线,又好像没有,这种情况实在是难以用言语说清楚。
65问:活人的魂和死去的鬼,他们的形状和颜色有没有
答:从来没有留意过,当然有点差别。
66问:做鬼有什么感受呢?
答:感觉非常苦,因此它们言谈中所流露的,多是悲惨、哀戚。
67问:鬼要去投胎的时候,阴间的管理机构有没有教诲,要它们转恶向善?
答:没有,唯独投胎做禽兽时,是不让鬼知情的,一定是幻化出人间男女或者房宇楼阁等景象,让它们乐于入畜生身。
68问:天上万里无云,日月普照世间,为什么不能照到阴间?是否是因为有东西挡住了?如果像您说的,阴间和阳间是不同的时空,为什么人和鬼又可以一起行走呢?
答:因为总是有云雾遮蔽着,所以看不到青天白日,但鬼可以到达阳间比较阴暗的地方,特别是在晚上,因此人和鬼又可以一起行走。
69问:阴间的管理机构是用哪里的历法?那儿的公文也写有年月日吗?
答:在满清的时候就用满清的历法,公文上所写的年月日和人世间相同。
70问:人既然是由鬼投胎转世来的,那么,阴间婚姻所生的新生儿又是什么来投胎的呢?
答:这是人死了以后的剩余之气所投而成。
71问:阴间婚姻所生的孩儿,将来能不能投胎转世呢?
答:不能。
72问:阴间同样也有风雨霜雪吗?
答:我不曾见过,但是,遇到阳世间风雨霜雪的日子,阴间的鬼也都苦于寒冷,而显出身体蜷缩、心神不安的状态。
73问:鬼是否也有应酬以及喜庆吊丧的礼节吗?
答:和阳世间没有两样。
74问:烧香燃烛有什么用处呢?
答:燃烛是为了取得光明,烧香则是为了招集思念的亲眷鬼魂,让他们到来。
75问:爆竹有什么用处呢?
答:鬼害怕爆竹,是不适宜用的。
76问:念道经有很大的功德,念儒书有没有功德呢?
答:同样有功德。
77问:道教的护法神是王灵官,儒教是否有护法神呢?
答:这个事情我不知道,因为儒家不以神道设教,所以没有必要设立护法神。但是,儒家的经典书籍还是受到鬼神的呵护,这是无庸置疑的。
78问:阴间主管所得到的薪金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也有钱粮税捐之类项目的收入呢?
答:我曾经向同事们询问过这些问题,他们都嘱咐我不要问,所以不知。
79问:人头顶上的光色,什么是善色、什么是恶色呢?
答:人头顶上的光色为红色、白色、黄色,这样的人是心行善良的人;如果是黑色的光,那就是品行恶劣的人。
80问:鬼是由人变成的,人又是由鬼投胎而来的,到底世间是先有人还是先有鬼呢?
答:这应该分两方面来说。远古以前,天地混沌初开,淳朴之风还未散失,那时候自然是先有人而后才有鬼;如果就后来的时代说,就是先有鬼,后来才有人了。
81问:鬼是不是也能回忆起自己生前妻子儿女呢?
答:是的,鬼也是非常思念自己生前的妻子儿女,只是时间久了就渐渐淡忘了。
读《幽冥问答录》书后民间传说神荼和郁垒能吃鬼,钟馗擅长捉鬼,罗两峰能看见并画出鬼来,张道陵能差遣鬼神。但据古人书中记载,阮瞻宣扬「世间根本就没有鬼神存在」的论调,结果被一群鬼捉弄了一番,阮瞻受到惊吓之后再也不敢妄作此论了。
由此看来,像《山海经》《搜神记》《齐谐》《太平广记》这类书籍,未必都是无稽之谈。大概古往今来天地之间奇怪诡异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而孔子之所以不谈论怪力乱神,是为了引导大众恪守五常,所以从来不提这些超乎常理之事。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开口就说要破除迷信,有关鬼神之类的学问,就很少有人去研究了。
意,是指人的魂魄,人活着时叫它灵魂,死了以后凝聚不散就叫鬼,如果人活着时聪明正直、忠孝节义,死后就可成为神。左传说:「新鬼大,故鬼小。」因为鬼道众生,只有形状没有实体,所说的大小,应当是指浓淡的区别,时间久了就渐渐消散了。因此杨子说:「新死的鬼身形集中凝聚,时间久了就变得稀薄分散」,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点击下面小程序链接
购买本草足浴养生包
易经阳宅家居风水(八宅法和九星法)网络授课班招生启告!
文章精选易经阳宅家居风水(八宅法和九星法)网络授课班招生启告!
?颈椎病有多要命?很危险!颈椎不好的人,一定要看!
?养生祛体寒、体湿最佳季节,错过了又要等一年!
?谁好谁不好,遇事就知晓!
?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含泪看完)
?古训:人生一世,最该牢记的五“忌”!
?升米恩,斗米仇!(值得深思)
?有钱时,不交五友!没钱时,不求五人
?有八种话不要乱讲!(看完受益终身)
?古训:宁跟聪明人打一架,不跟糊涂人说胡话!
据《尚书?吕刑》记载,周穆王在叙述刑法的起源时说:“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这段话的意思是:蚩尤一开始作乱就祸害到了百姓,他的种种行为不仅没有对那些贪婪得像鹞鹰一样的人的嚣张气焰构成预防和打击的效果,反而使他们装出一番虔诚的奉上峰命令架势,更加疯狂的去掠夺人民的财物。所以,九黎族人不听从蚩尤的命令。在这种情形下,蚩尤制定种种严酷的刑罚来威逼九黎族人服从,并美其名曰“这就是法令。”于是,削鼻子、割耳朵、破坏人的生殖器、在人面上刺字等各种严酷的刑罚就开始滥加施行并成为制度了。从此以后,那些贪婪之徒杀人掠夺都有了华美的托词,他们说他们这样做是依法行事。这样,九黎族人才跟着他乱哄哄的干起坏事来。这一段记载给了后世读者一个印象:蚩尤是九黎族的暴君,太平盛世时期倡令作乱的凶顽之徒。如果你有兴趣再读一读其它史籍的话,或者如果你有兴趣还去读一读像《龙鱼河图》、《遁山开甲》等五行、谶纬或者志怪类如《述异记》等古代典籍的话,你会发现蚩尤的形象几乎被定格了:暴君、乱贼、贪婪凶顽之徒,一句话,这是一个绝对的反面形象。也许与“暴君、乱贼、贪婪凶顽”有关吧,在上述典籍中,蚩尤的形象又是那么怪异:“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食沙石子”。不仅如此,就连“蚩尤”这个名号也是怪怪的:《广雅释诂》:“蚩,乱也。”《方言》:“蚩,悖也。”又说尤,同由尤,是人肚子里一种虫;“蚩”、“尤”合起来意思就是一种行为悖乱的虫子,这自然是人们一句字义望“字”生义的结果。如果说《龙鱼河图》、《遁山开甲》、《述异记》等典籍是因其本身怪异而有意塑造蚩尤这样的怪异形象的话,人们望字生义而诠释蚩尤名号的意义则有明显的歧视、贬损、嘲讽等负面意义。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里要说一段重复的话。我在《从史籍中看炎帝和黄帝》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司马迁采信《大戴礼记?五帝德》、《大戴礼记?帝系》的记载和观点,以黄帝为五帝之首,实际上就是以黄帝为尊,也就是以黄帝为正统,自然,举凡与黄帝所言所行所思相悖的就是非正统的,也就是非正义的了。用春秋笔法来记载和叙述非正统、非正义人物的历史,自然就要将炎帝对子氏族部落的征伐活动斥之为‘侵凌’了。”《大戴礼?用兵》把蚩尤说成是“庶人之贪者也。及利无义,不顾劂亲,以表厥身。蚩尤愍欲而无厌者也。”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意见,由此推而广之,蚩尤与黄帝有过敌对行为,而且,很有可能,终蚩尤一生,他与黄帝只有敌对,没有合作。所以,人们在评述蚩尤的种种行为及由此而来的功过是非时,也受这种意见支配,并且,较之于评述黄帝的其他曾经有过敌对关系的对象,其批评、贬斥的主观态度又更为显著。司马迁是这样,其他古代史学家也是这样。
《史记?五帝本纪》说:“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逐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这一段话暗合了蚩尤是暴君、乱贼、贪婪凶顽之徒的形象,也似乎印证了《尚书?吕刑》的记载。但是,它给人留下的悬念实在太多了。
《史记?五帝本纪》在记载黄帝为建立统一的国家雏形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伐活动,重点记叙三场战争:降服炎帝氏族部落的阪泉之战,平服蚩尤的涿鹿之战,安定北方的北逐荤粥之战。人们不禁要问:司司马迁为什们要单单叙述这三场战争呢?
阪泉之战促成了黄帝、炎帝氏族部落联盟的产生,奠定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雏形的基础,为人类社会迎来了文明的曙光,它的意义深远,值得一记;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剑指北方少数民族,发动北逐荤粥的战争,在安定北方的同时,彰显了新兴氏族部落联盟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及影响,在坚决打击敌对势力之余,震慑了其它潜在的敌对和分离势力,其政治意义胜过军事意义,是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共同维护和巩固统一民族和国家雏形而进行的一场宣传战,意义非凡,也值得一记。那么,涿鹿之战为什么也值得一记呢?我们不妨先在史籍之外的典籍中来搜寻有关线索: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龙鱼河图》说在涿鹿之战的初期,黄帝“遂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在天神的帮助下才制服蚩尤。《黄帝玄女战法》说:在涿鹿之战中,“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最后在仙女的帮助下才战败蚩尤。《玄女兵法》则说:“黄帝攻蚩尤,三年城不下。”注意,这里说“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以至于或交战双方都比拼神力,或黄帝一方的神灵暗中相助,这才取得胜利,无非是说蚩尤是很强大的对手,其战斗力不亚于黄帝,甚至比黄帝还要高强,因此,仗打得惨烈,赢得艰难。这是涿鹿之战值得一记的原因之一。
史籍《逸周书?尝麦解》有这样一段记载:“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皞,以临四方,司__(缺两个字)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翼。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这段话的意思是从前,天下还没有安定的时候,上天降生了炎帝、黄帝两个圣人,他们降生之后,才开始定制的制度、建立章典,并按制度、章典治理天下。在这个过程中,黄帝授命炎帝分派两个官员去管理地方事宜,炎帝就让蚩尤去少昊氏的故地山东任职。可是,蚩尤却在那里兴兵作乱,驱逐炎帝,炎帝大败而逃,蚩尤一路紧追,一直追到涿鹿,并进行了更为激烈的交战。炎帝非常害怕,只好先黄帝求援,黄帝就出兵与蚩尤作战,最后,将蚩尤战败,并把战败的蚩尤杀死在冀州一个叫“绝辔之野”的地方。
这段记载可以补充司马迁上述记载的缺漏,它交代了涿鹿之战发生的原因和大致经过:蚩尤氏族部落归属了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在职务上,蚩尤是炎帝的直接下属;当炎帝奉命委派两个官员去管理地方事宜时,炎帝作出了让蚩尤一同去山东赴任的安排,而炎帝自己也在山东一带,这说明炎帝和蚩尤除职务上的上下级关系之外,可能还有其它特殊的关系,这为蚩尤到山东以后,积蓄力量,整军备武,最后,举兵驱除炎帝创造了机会;蚩尤举兵驱逐炎帝,并把炎帝打得大败,这说明蚩尤拥有一个强大而又有实力的集体,即氏族部落,而蚩尤则是这个氏族部落的首领;黄帝让炎帝派蚩尤去山东赴任,也就是让蚩尤氏族部落迁徙到山东去,对于蚩尤氏族部落来说,这是被迫背井离乡,这应该是导致蚩尤举兵逐炎帝的主要原因;涿鹿之战分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蚩尤逐炎帝,后一个阶段是炎帝联合黄帝共同战胜蚩尤,在形式上是氏族部落联盟平定子氏族部落的叛乱,属于平定内乱的战争。
涿鹿之战是一场平定内乱的战争,它的发生时期很特殊,因此,意义非同一般:涿鹿之战发生在炎黄氏族部落联盟建立之初,也就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雏形形成初期,平定这样的叛乱直接关系到了这个统一的国家和民族雏形的存亡和发展。这是涿鹿之战值得一记的主要原因。
《逸周书?尝麦解》的记载也许是可信的,所以,后世有不少史学家采用了这段记载。其中最值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