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分三类
解表药分两类
药性辛温,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的药叫辛温解表药,以辛温解表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叫辛温解表剂。
依附于寒冷环境生存的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的时候,人体必然也有这样的条件——寒气会让人体皮肤收缩,就把汗腺闭塞了,血管也会痉挛。中医讲的“寒主收引”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只是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所以,我们就用辛温发散的药来解除皮肤和血管的痉挛。寒是伤了阳气了,治疗风寒的药处处在保护阳气。
要是依附于热性环境生存的病原微生物,热性的就容易耗伤津液,就会把水蒸发掉,所以治温病的方子都是在保护津液。扶正解表,即是没有足够的正气、足够的免疫力把表邪排出,我们就要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就有了温阳解表、滋阴解表、益气解表、养血解表等治疗方法,这叫扶正解表。
我们先说辛温解表剂和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里,我们主要讲麻黄和桂枝这两个药,辛温解表药第一个药叫麻黄。
麻黄的功效
麻黄是一种生活在北方地区比较干燥、贫瘠地方的一种草,这种草没有蓬松的叶子,就是茎,茎上有小结,一节一节的。有好多个品种,有的叫木贼麻黄、有的叫中麻黄,有的叫草麻黄。为了适应干燥的环境,它的叶片都变成鳞片了,附着在茎部,是为了减少蒸发。
麻黄根是止汗的,麻黄是发汗的。因为环境的不同,它成灰绿色或者是淡绿色两种,还有一种是在药店里面卖的,枯黄枯黄的,那是太阳暴晒过的。麻黄收回来后,把它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把它阴干,捆成一把一把的。如果是枯黄的,麻黄的品质就不好。麻黄的断面是红色的,中间是空的,具有升散浮的性能,微辛,入膀胱经,我们临床使用感觉它能还入肝经。
麻黄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的作用,也有疏肝的作用。麻黄能增快心率,兴奋心肌的作用,是因为它把肝中的阳气调动起来了到了心中,心阳就亢奋了,就激发了心阳了。所以说,麻黄可以走肝经。
麻黄能引起兴奋,心率增快、激动,这是它的副作用,其实要升发肝阳的时候,就是正作用。心率减慢了,情绪抑郁、低落,在这种情况下,给点麻黄,这个人就会兴奋起来,就康复起来了,这不就是它的正作用吗?所以说,副作用是没有用对地方的正作用。
所以,我们在很多抑郁症的患者的治疗中,肝气不舒的时候,会用上少量的麻黄,比用柴胡疏肝散(《医学统治》柴胡、芍药、枳壳、炙甘草、川芎、香附、陈皮)、逍遥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薄荷、白芍、当归、生姜、茯苓、白朮、甘草、大枣)效果好得很多。
麻黄的药理作用
麻黄的主要成分就是麻黄碱,这是在50年代的时候就搞明白了的,中医也用,西医也用。它是一个拟肾上腺素类的药物,耳鼻喉科用它滴鼻子治疗鼻塞;心内科用它治疗慢性心律失常;呼吸科用它来治疗哮喘。西医现在不怎么用,因为嫌它副作用太大。我们中医还在用,因为我们中医的辛温解表药中麻黄是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它能解表,把体表的汗腺打开了,出汗增加了就把表解,解了表了也就“肺合皮毛”了,肺功能也就改善了,所以就平喘了。它还有宣肺的作用,宣肺也是通过发汗解表达到的。
麻黄是怎么起作用的?
麻黄碱有拟肾上腺素作用,麻黄先兴奋中枢,中枢兴奋以后,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用的合适的话,对汗腺是一个兴奋的作用,汗腺兴奋以后,发汗就增加了,治疗的是风寒表证,怕冷,无汗,发热、头痛,体表皮肤的闭塞。这个时候发汗,把汗腺开放以后,身体里面产生过多的热通过汗腺释放掉,就能够退烧。
麻黄汤
麻黄汤就是这四味药,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在这里面,麻黄是主药,起到辛温解表的作用,桂枝助麻黄解表,桂枝是怎么助麻黄解表的呢?
麻黄碱的拟肾上腺素兴奋交感神经,引起汗腺的分泌增强,汗腺机能增强了,就要排汗。麻黄有很多作用,在此处的作用是兴奋汗腺,让机体有了发汗的作用,至于能不能发汗还不一定,为什么呢?
汗腺兴奋,汗腺周围必须有组织液渗透过来,组织液是通过心脏的搏动把血液送到微毛细血管,从微毛细血管渗透到组织间,然后再通过汗腺蒸发出去。因为汗是水液,中医讲“汗为心之液”,如果这个时候心阳不足,我们所有的组织液就过不来。
桂枝有通心阳的作用,它的主要成分肉桂醛,有兴奋下丘脑的作用,让心输出量增加,就增加了心阳。桂枝助麻黄解表,桂枝把心脏的阳气通到体表,就把水液带到体表,血液当中的血浆那一部分渗透到组织间,麻黄正好把汗腺打开,发汗的成分也过来了,就出汗了。所以看中医的书上就讲,“桂枝助麻黄发汗,麻黄无桂枝不汗”,或者是很少有汗出。
杏仁里面含有氢氰酸,二次代谢的产物也有这个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抑制咳嗽中枢,麻黄是使中枢兴奋的,杏仁可以防止麻黄兴奋过度,抵消麻黄的一些副作用。
炙甘草看上去可有可无,麻黄让汗腺兴奋,桂枝把血管里的血液运输到末端,汗腺的周围,杏仁可以镇咳,又可以抑制麻黄的副作用。问题都解决了,那么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加一个炙甘草呢?调和诸药吧,为什么还要炙一炙呢?
用麻黄要注意胃气
甘草炙过以后是和胃气的。中医讲的胃气不单指消化机能,他讲的胃气是一个大胃气:包括咀嚼、胃肠道的运动、胃肠道的分泌、胃肠道的吸收。还有一个叫运化,把吃进去的东西变成身体里面所需要的东西,把体内代谢产物排泄出去,这么多的功能我们用两个字来描述——胃气。
中医讲抵御外邪,保护自己的气就叫卫气。卫气包括哪些问题呢?
一、皮肤的防御机能;
二、机体的免疫机能,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包括皮肤的防御机能,我们都叫做卫气。卫气是从哪个地方来的呢?就来自于胃气。
皮肤的修复所需要的物质来自于胃气,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物质来自于胃气,而这些免疫因子的活性来自于胃气,数量来自于胃气,活性也来自于胃气。所以,胃气就是保护身体免受疾病折磨的卫外之气,来自于胃气。而炙甘草是和胃气的。
什么叫和胃气呢?
有了炙甘草,它能让我们的消化系统的机能调和了,协调了。这个时候协调了,就能调节胃肠道里的消化液让它变得更容易进入血液。
此时血管里的血容量有可能不足,这个时候血容量从哪来呢?就是从消化液来,需要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一发汗就觉得口干,反应的就是胃肠的消化液少了,用炙甘草就是让组织液更容易进入血液。桂枝通心阳,把血液推到体表去了,就能保证循环里的血液正常。
这样的麻黄汤就一味也不能增加,一味也不能减少,治疗风寒表证主要是怕冷、恶寒、发烧、无汗、头痛。还有一个,中医认为很重要的,脉浮紧,没有脉浮紧,其他的都不算。西医号脉是号数量和节律的,不考虑脉的形态。
未完待续.....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