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0702.html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2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介绍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提问:中国11月CPI同比下降0.5%,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了,那么现在仍然没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吗?刘爱华:您的问题是关于物价的,11月份我们的物价已经发布,在发布的同时,关于物价变化的特征包括影响因素,都在数据发布时做了详细解读。从11月份当月价格看,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和同比都在下降,降幅比上月有所扩大。今天我想再谈三点判断:第一,物价变化继续呈现结构性特征,核心CPI仍然保持稳定。当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和同比下降,主要是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下行影响。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核心CPI,11月份当月同比上涨0.6%,涨幅与10月份相同。1-11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7%,累计涨幅和1-10月份也是相同的。第二,食品、能源和部分出行类服务价格下行,主要呈现季节性回落。这种季节性回落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9%,主要受天气偏暖、农产品供应充足的影响。11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都比常年偏高,偏高的气温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从这个月数据看,鲜菜、鸡蛋和水产品等鲜活食品价格降幅都超过常年季节性水平。猪肉价格受生猪出栏量增加以及天气偏暖部分腌腊需求延后影响也呈现超季节回落。从能源方面看,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下降2.8%,主要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降幅为今年以来最大。此外,11月份旅游出行进入淡季,机票、住宿等旅游交通价格环比有所下降。从同比看,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扩大,能源价格也是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1.3%,下拉居民消费价格降幅扩大。第三,经济运行总体恢复尤其是需求持续恢复,有助于改善物价低位运行状况。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商品和服务需求持续恢复,从11月当月数据看,市场销售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10月份加快2.5个百分点。1-11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落实见效,消费将逐步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缓解,价格低位运行状况也会得到改善,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女士,请她向大家介绍今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先请刘爱华女士作情况介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大家上午好!我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情况。11月份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11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显效,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亿斤,比上年增加.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亿斤,比上年增加.4亿斤,增长1.9%。全国谷物产量亿斤,增长1.3%;豆类产量亿斤,增长1.4%,其中大豆产量增长2.8%。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单产提高。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6万亩,增长0.5%;粮食单产.7公斤/亩,增加2.9公斤/亩,增长0.8%。秋冬播顺利推进,基本实现适期播种,冬小麦播种面积保持稳定,长势总体较好。二、工业生产恢复加快,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回升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上月加快2.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制造业增长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比上月加快3.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2%,加快4.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股份制企业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4%;私营企业增长5.2%。分产品看,太阳能电池、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4.5%、33.3%、27.9%。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比1-10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8%,降幅比1-9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增长2.7%,连续3个月增长。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8%。三、服务业较快增长,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较快恢复11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3%,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30.6%、15.1%、13.3%、11.9%,分别比上月加快9.3、1.9、2.4和1.9个百分点。1-11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0%,比1-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1-10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比1-9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11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3%,其中,水上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四、市场销售增势较好,服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0.1%,比上月加快2.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增长10.4%。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亿元,增长8.0%;餐饮收入亿元,增长25.8%。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汽车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0%、16.8%、16.0%、14.7%、10.7%。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7.2%,比1-10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全国网上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9亿元,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5%。1-11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五、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同比增长2.9%,与1-10月份持平。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制造业投资增长6.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0%;商品房销售额亿元,下降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9.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3%。民间投资下降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1%。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5%、10.6%。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6.2%、14.8%;高技术服务业中,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4.4%、33.6%。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26%。六、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同比增长1.2%,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亿元,增长1.7%;进口亿元,增长0.6%。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亿元。1-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同比持平。其中,出口亿元,增长0.3%;进口亿元,下降0.5%。1-11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6%,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8%,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3.3%,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6%。七、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月持平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4%。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9小时。八、市场物价有所下降,核心CPI总体稳定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2.2%,衣着价格上涨1.3%,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5%,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8%,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0%。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31.8%,粮食价格上涨0.5%,鲜菜价格上涨0.6%,鲜果价格上涨2.7%。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1-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0.3%。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0.3%。1-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1%和3.6%。总的来看,11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邢慧娜:现在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总台央视记者:请问刘司长,您如何评价11月份的经济运行,有哪些亮点和积极的变化?谢谢。刘爱华:谢谢您的提问。从刚才我介绍的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情况来看,随着宏观政策效力持续显现,11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创新动能继续成长,国民经济整体上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生产供给稳步回升。从工业看,装备制造业支撑增强,多数行业增速回升。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上月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9.8%,拉动工业加快1个百分点以上。从增长面看,超六成行业、近半数产品增速均比上月回升。从服务业看,接触型服务业保持恢复,现代服务业平稳增长,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11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3%,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些服务业的生产指数增速均比上月加快。二是国内需求继续恢复。从消费看,出行类商品销售改善,服务消费潜力继续释放,市场销售增势良好。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上月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7%,带动作用明显。1-11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从投资看,制造业投资稳中有升,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与1-10月份持平。其中,1-11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6.3%,比1-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1-11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5%,保持较快增长。三是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就业形势继续改善。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今年以来总体回落。从重点就业群体看,农民工就业改善。11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4%,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核心CPI保持稳定,11月份,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从累计看,1-11月份核心CPI上涨0.7%,涨幅与1-10月份持平,保持稳定。重点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中有降。四是国际收支持续改善。货物出口由降转增,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7%,结束了连续6个月的下降态势。从贸易方式、贸易主体、贸易伙伴看,贸易结构均保持优化。外汇外储稳中有升,11月末,外汇储备余额是亿美元,比上月末增加亿美元,今年以来稳定在3.1万亿美元以上;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比上月末有所升值。五是创新引领成效继续显现。首先表现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向好。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个月加快4.4个百分点;其中,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1%和92.2%。其次,新能源新材料产品较快增长。11月份,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44.5%;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单晶硅等绿色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0%以上。此外,消费新业态较为活跃。1-11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提升到27.5%。网上零售较快增长带动了快递行业蓬勃发展,12月初,相关部门统计,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亿件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六是安全发展基础得到巩固。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今年我国粮食生产有力克服了多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总产量、面积、单产全面提升。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能源供应保持稳定增长。11月份,规模以上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2.6%、5.3%,发电量增长8.4%,均比上月有所加快。煤油气电平等重点能源品类平稳增长,有效保障迎峰度冬的需要。从上面六个方面来看,11月份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工业、服务业、消费、出口这些指标都在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较好完成。尽管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但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下阶段,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落实党中央对中央经济工作的重大部署,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谢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想问一下,如何评价11月份基建投资增速?万亿国债的下发对基建投资将会有怎样的拉动作用?谢谢。刘爱华:谢谢您的提问。您的问题是关于基建投资方面的。从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数据看,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增长。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比1-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2.9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3个点。从1-11月份基础设施投资看,主要呈现两方面特点:一是民生补短板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11月份,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1.5%,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2%,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5.2%,均保持较快增长。二是部分地区基础设施项目施工进度加快。从监测数据来看,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灾后重建项目持续推进,带动这些地区道路重建、管网修复、水利建设这些基础设施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近期增发的国债项目清单陆续下达,随着资金加快拨付使用,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有利于释放基础设施领域的潜力和空间,促进下阶段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谢谢。日本共同社记者:中国11月CPI同比下降0.5%,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了,那么现在仍然没有通货紧缩的风险吗?谢谢。刘爱华:谢谢您的提问。您的问题是关于物价的,11月份我们的物价已经发布,在发布的同时,关于物价变化的特征包括影响因素,都在数据发布时做了详细解读。从11月份当月价格看,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和同比都在下降,降幅比上月有所扩大。今天我想再谈三点判断:第一,物价变化继续呈现结构性特征,核心CPI仍然保持稳定。当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和同比下降,主要是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下行影响。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核心CPI,11月份当月同比上涨0.6%,涨幅与10月份相同。1-11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7%,累计涨幅和1-10月份也是相同的。第二,食品、能源和部分出行类服务价格下行,主要呈现季节性回落。这种季节性回落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9%,主要受天气偏暖、农产品供应充足的影响。11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都比常年偏高,偏高的气温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从这个月数据看,鲜菜、鸡蛋和水产品等鲜活食品价格降幅都超过常年季节性水平。猪肉价格受生猪出栏量增加以及天气偏暖部分腌腊需求延后影响也呈现超季节回落。从能源方面看,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下降2.8%,主要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降幅为今年以来最大。此外,11月份旅游出行进入淡季,机票、住宿等旅游交通价格环比有所下降。从同比看,食品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扩大,能源价格也是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1.3%,下拉居民消费价格降幅扩大。第三,经济运行总体恢复尤其是需求持续恢复,有助于改善物价低位运行状况。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商品和服务需求持续恢复,从11月当月数据看,市场销售增长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增速比10月份加快2.5个百分点。1-11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落实见效,消费将逐步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缓解,价格低位运行状况也会得到改善,不会出现通货紧缩。谢谢。新京报记者:明年1月1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将启动现场登记。请问,目前五经普工作进展如何,下阶段有哪些工作安排?谢谢。刘爱华:谢谢您对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