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苏州坚决贯彻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全市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回升,加固向好态势,实体经济表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
日前,苏州市统计局发布了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苏州GDP总量达到.7亿元,同比增长3.56%。亮眼的数据的背后,是苏州各领域发展实力的最好体现。
10月25日,在市委常委会召开的专题学习会上市委书记曹路宝指出,四季度工作至关重要、十分紧要,要全力冲刺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扛起全省经济“压舱石”重任,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四季度收官在即,苏州冲刺年度目标“发展进度条”也已拉满。
全省第一,苏州三季度GDP超1.6万亿元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根据省统计局统一核算,前三季度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比上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稳居省内第一。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5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8亿元,增长1.3%。
在各地的GDP公布的同时,年度GDP百强市也相继公布。值得一提的是,苏州作为十强榜单唯一的地级市拿下全国第六的排名。
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区位优势和各类利好政策叠加的扶持,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核心城市,背靠上海,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9月,苏州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苏州高铁新城建设、打造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的工作意见》,苏州高铁新城建设迎来新起点、新机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此前,苏州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梁智垚曾率队赴上海招商,商谈项目合作,抢抓发展先机,更加积极主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加快迈向工业4.0的苏州制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在苏州,制造业始终站在实体经济发展的“C位”
作为制造业大市,苏州前三季度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亿元,同比增长5.4%,比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比上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10月28日,中国实体经济论坛在苏州开幕,会上发布了“中国制造——苏州样本”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苏州已经拥有了16万家工业企业,覆盖35个工业大类,个工业中类和个工业小类,是我国工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同时苏企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亦可圈可点。截至10月11日,苏州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家,位列全国第五;科创板上市公司46家,位列全国第三;年以来,苏州累计新增境内A股上市公司18家。截至目前,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约1.8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七。
且苏州境内A股上市公司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占比近90%。
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是当地资本和经济高度融合发展的缩影,苏州拥有发达的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以及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这为苏州冲刺四季度夯实了根基。
企业集聚、产业链成型,苏州产业集群已然成型。基于此,苏州提出要在产业集群的中间加上创新,加快苏州制造从工业3.0迈向工业4.0,进而推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
赋能智造,数字经济驶入快车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技术能够给传统制造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因此数字赋能也被视为产业集群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进而升级为产业创新集群的关键路径。
基于此,苏州全力建设具有苏州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既有利于实现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也对苏州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月9日,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在数字经济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要切实把苏州实体经济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推动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苏州积极抢抓数字发展新风口、抢占数字经济主赛道,先后出台《苏州市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等系列文件。全力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力争在数字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上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前三季,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8.2%。国芯科技、长光华芯等一批集成电路企业登陆科创板,英诺赛科、镭明激光、晶湛半导体、科韵激光等企业完成数千万元至数亿元的融资。与此同时,苏州获评全省首个工业互联网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数字经济的深度嵌入将驱动制造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高度融合,从而推动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另外,数字经济通过数据流带动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进而打破界限,促进资源配置从单点优化向多点优化演进,全方位地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数字苏州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为王,护航高质量发展
在贸易形势严峻复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不断加大加深的当下,重大产业项目加快落地,优质创新项目不断的脱颖而出,也进一步彰显了苏州经济发展的韧劲。
进入四季度,苏州各地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优质产业项目、创新项目为支撑,全力冲刺各项目标任务。
11月17日,苏州招商团包机启程,包括各级招商小分队和外资企业负责人在内的一百多人赴日招商洽谈,这也是近三年来,苏州首个包机出国的招商团。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好苏州、加码苏州,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持续投资苏州、深耕苏州。
包括空中客车、西门子、霍尼韦尔、克诺尔等一批总部型、研发型项目密集落地,进一步苏州推动从单一生产基地实现向“生产+总部”、“生产+研发”转变。
目前,苏州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完成率85.1%,超出序时进度10.1个百分点。个计划新开工市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
项目落地的背后离不开利好政策的加持。在今年,苏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推出了项改革举措、项具体事项;8月4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
持续完善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体系,擦亮了更具苏州特色的“金字招牌”的同时,也让在苏企业真正感受到了“苏州就是我的家”。
前三季度硕果累累,奋力冲刺四季度,苏州既要统筹兼顾、全面对标年度目标,又要突出重点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牛鼻子”。
挑起千钧重担,展现时代担当。苏州肩负着当好全省经济发展“压舱石”的光荣使命,担当实干,主动作为,决战四季度,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的苏州,诠释了奋进者的最好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