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一二三产融合,同脉有机农场种植了丝瓜等17种蔬菜,一斤售价没有低于15元的
解读:接二连三解决了“农产品卖不上价”
□本报记者 唐晓颖 本报通讯员 董玉龙
解读: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咋种地”
3月下旬麦田进入除草期时,新盛店镇任宫庄村种粮大户王德举却当起了“甩手掌柜”他打了个电话给农家丰合作社,随即两名技术员来到他的地里,对野草甄别后拿出了相关方案
去年9月,李宝合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并以每亩1000元流转了穆王庄村半村的土地当年秋种,1100亩地全种上了小麦他投资100万元,完善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了粮食储备仓库,采用统防统治等先进技术进行种植
解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了“谁种地”
农场主的菜每斤卖到15元
推广土地深松作业,只是该县农民中国第三产业是什么科学种地的缩影围绕如何种好地,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不少故事
一名职业农民包了半村地
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麦苗,李宝合笑得合不拢嘴:“不出意外的话,夏收时每亩地纯收益能达300余元,一年挣上30万元没问题 ”
由于效益好,今年卢春江打算再投资150万元,在12个冬暖大棚、12个春秋大棚的基础上,新建8个冬暖大棚
“我种了668亩地,没有一台大型机械买一台要十几万元,一年里闲着多半年不划算,最关键的是我能买到省心的社会化服务 ”王德举介绍说
来到同脉有机农场,大门上的对联格外醒目:给土地要钱气粗 靠科技种田体面据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农场去年在全县创了个纪录,一棚丝瓜卖了42万元
在雷集镇穆王庄村,见到三冠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宝合时,他正联系购买化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肥的事 “去年我还做棉花贸易,今年是地道的职业农民了 ”李宝合说从事棉花贸易10年,为何现在选择做职业农民? “我觉得种粮风险小、较稳定,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规模化种植,这个行业有前景 ”他如是说
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难以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夏津县通过一二三产融合,依托农业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有效衔接了30万亩地,上万户农民增收10%以上
种粮大户没有一台大型机械
4月8日,夏津县香赵庄镇村民李心生在为种棉做准备一台大型拖拉机带着深松机轰鸣而过,30分钟就深耕疏松了10余亩地“深松作业效率高,作业后土壤纳水性强、透气性好,提高一成产量没问题 ”他介第三产业包括哪些绍说
夏津县整合农技、农机资源,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根据农业生产各环节,结合农民需求,提供“全托”“半托”服务,实现了科学种植目前,该县有40多家社会化服务组织,全程托管土地1.5万亩,阶段性托管土地40万亩
同样种菜,这里的菜能卖个好价,秘诀是什么?场长卢春江说:“我们种菜的背后连着二产和三产 ”作为一产,农场是上海同脉有机食品公司的“生产车间”,根据订单种植蔬菜,生产过程使用有机肥、生物药,蔬菜通过了有机认证,安全有保障公司还有属于第二产业的蔬菜加工车间、属于第三产业的有机蔬菜超市,蔬菜直接从地头送到上海市民餐桌
谁来种地?夏津县瞄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拿出真金白银给予扶持,种粮大户每亩补贴40元,大方田每亩补第三产业包括什么贴20元,重大病虫害防治每亩补贴10元……各乡镇还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土地流转,鼓励规模化种植目前,该县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20家,流转土地16.55万亩
他所说的社会化服务,是农家丰合作社提供的托管业务合作社根据地块核算成本,提供“种、养、管、收”一条龙服务,收取托管费外,地里收成都归王德举所有
白癜风会传染吗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