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中国农民的第三次创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第一次创业是发展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是进城务工经商,第三次创业则是近几年蓬勃兴起的乡村旅游。
第三次创业与前两次创业比较
乡镇企业的勃发,推进城市国企改革,从而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乡镇企业的功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功不可没,但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当年办乡镇企业与今天搞乡村旅游二者优劣凸显。
发展乡镇企业的第一次创业与乡村旅游创业比较:前者是资源浪费,后者是开发利用闲置废弃的沉睡资源并保护看守资源;前者是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后者是保育修复生态环境;前者是必须靠自己千山万水地跑、千辛万苦地找、千言万语地销,后者是靠网络坐在家里展示信息,等客上门;前者是短命的不可持续,后者是长久的朝阳产业。进城务工的第二次创业与乡村旅游创业的比较:前者是远走他乡,后者是足不出户;前者是寄人篱下,后者是自我做主;前者是抛家别亲,妻离子散,后者是家的温馨,其乐融融;前者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后者是可以兼业务农,日本收入10%来自农业即被视为农民,主要收入来自农业被视为第一兼业农,次要收入来自农业被视为第二兼业农;前者是乡村优质资源的外流,后者是把乡村优质资源留住,同时把城市文明引入乡村,把城市资本吸引到乡村,为新农村建设培育内生性的物质基础。前者是使乡村衰败凋敝,后者使乡村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凡乡村旅游发达的地方,经济社会都显出一片繁荣景象,文明程度与日俱增。
乡村旅游是盛世乡愁的呼唤
乡愁多发生于乱世或盛世,乱世乡愁是一种无法追及的痛苦牵挂,盛世乡愁则是一种可以消解的甜美品味。人们在乡村旅游中即可找到这种感觉。乡村旅游的核心是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它以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方式为旅游的吸引物,不光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等多重功能,还具有传统“耕读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
乡村旅游的六大推手:一是收入的提高,二是交通通讯的发达,三是休闲时间的增加,四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五是城市病加剧,六是盛世乡愁的呼唤。
乡村旅游是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产业,不断升级的创新产业,与“食”具进的朝阳产业,乡村变革的牵引产业。
白癫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