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稳县、工业立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县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五大战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资源大县向新型工业强县转型,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大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绿色食品、矿产开发、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产业“四大产业”体系,到年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年均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亿元,年均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83.3亿元,年均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亿元,年均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年均增长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年均增长3.7%,这是嫩江“十三五”着力要实现的宏伟蓝图。
现代农业加速转型
“十二五”粮食总产突破30亿斤大关。发力“十三五”,力争粮食总产超过30亿斤,现代农业加速转型。
嫩江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分别稳定在万亩至万亩;加大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生态高标准农田项目、河流及小型农田水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灌区水田项目、国家黑土保护试点项目。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深化发展。创新发展新型金融组织,推动银农合作金融公司规范运营。种植业保险面积实现万亩以上。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新建农业创新中心,筹建农机装备中心,推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现代农业示范带扩展到万亩。
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种植结构,呈现大豆、小麦、水稻、杂粮杂豆、“五增两减”发展态势,经济作物及其它作物种植相应增加,玉米由年的万亩锐减到30万亩、薯类下降,适应高品质绿色产品增长需求,绿色专用大豆面积扩大万亩,优质小麦1万亩,发挥传统农业优势,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嫩江龙江优质小麦的种植,原字号深加工近年在全省有突出的引领作用。
坚持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反哺农业,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传统农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个,66%的耕地实现了规模经营,建成国家级高效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元,同比增长6.5%。
资源大县向新型工业强县转型
以项目建设为牵引,构筑矿产开发、绿色食品、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四大产业体系,嫩江确定重点建设和推进项目个,计划投资32亿元,重点推进红石砬水电站、香港华润风电、龙冶生物质发电、燕麦酒业、瑞和药业、嫩兴果蔬、鸿兴面业鹅业等重点建设项目75个。
特别是矿产开发,位于全国第三的嫩江大多宝紫金矿业,由年生产2.5万吨到今年可生产8万吨。铜产品的初步深加工,年生产出铜板吨。延长产业链,铜产品深加工今年在齐齐哈尔建设了冶炼厂,铜矿已成嫩江支柱产业。矿产的开发已由单纯的采矿向深加工开发。已有蛋白液岩、珍珠岩笨板、大理岩、玄五岩、碳酸钙等十多个矿产加工品种。
风电、水电、光伏、生物质等是嫩江开发新能源优势,着力清洁能源示范县建设,
嫩江引进武汉凯迪、龙冶生物质发电,由龙冶与四川华西集团联合组成的华西龙冶新能源有限公司将在嫩江建成年消耗秸秆吨,生物质发电3万千瓦。由政府重点培育的集种子种植、生产、杂粮加工、销售、仓储物流为一体的鸿兴集团、金珠宏业、金鑫经贸有限公司引领农业向产业化发展。
其中鸿兴集团已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粉加工日生产能力吨,年加工产能可达13吨,带动优质小麦种植达万亩。企业生产的“食佳”面粉荣获黑龙江省著名商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公司已形成覆盖东北三省、华北、华南及香港等地区,并逐步辐射全国的营销布局。旗下的百万只大鹅养殖集种鹅繁育、鹅苗孵化、绿色养殖、分割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国养鹅示范基地。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精准项目。
嫩江五年建成项目个,完成投资.27亿元。建成多宝山铜业、辰鹰乳业、光辉粮油、中兴牧业、时代广场等超亿元项目20个。工业园区入驻企业29个,完成投资30.5亿元。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8.05亿元,年均增长26.8%,比“十一五”期末增长2.8倍,全县产业化发展形成新格局。
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
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按照“打造中心城、构筑中心镇、建设小城镇、规划新社区”整体布局,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型。年末完成8个小区30万平方米基本建设项目。打造一批商贸型、工矿型、旅游型、休闲农业型特色小城镇。改造棚户区户1.35万平方米,新建鑫海家园4万平方米。配建廉租房套1.2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楼51栋20.9万平方米、弃管楼33栋16.5万平方米。并从城市交通、亮化、洁化、绿化、美化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
绿色低碳建设。实施对沙金过采区、露天煤矿等废弃矿坑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生态修复,推进光伏产业项目综合开发,启动多宝山铜钼矿、铜山铜矿绿色矿山试点建设。推进圈河湿地整体功能恢复建设,打造嫩江流域湿地保护利用示范区,向国家级湿地公园晋升。实施人工造林5,亩、封山育林2万亩,营造西伯利亚杏生态经济林1,亩,实施大治林场亩蓝靛果种植项目,扩大能源林建设规模。今年,生态建设有规划、有行动、有目标的全面实施。
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义务教育薄改工程和中西部初中校舍建设工程,打造省级标准化学校4所。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全民医保体系,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发展文体事业。筹建体育活动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启动15个行政村一室一场建设,着力推动文化与教育、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着力提高“五险”待遇,构建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6,人脱贫。
推进“平安嫩江”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用权,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规定,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确保政府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衔接机制,促使法律服务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问题,引导和支持群众依法逐级表达诉求、维护权益,着力化解信访积案。
依法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发展。“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62.7亿元,年均增长9.2%,比“十一五”期末增长55.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元,同比增长7%;年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强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96亿元增加到年的.06亿元,年均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年均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11.9%。
作者:曹庆敏李宗英
责编:姜天秀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最给力治疗白癜风权威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