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锡盟第三产业增加值创新高

年,锡盟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全盟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增加值总量再创新高。

一、第三产业运行情况

年,全盟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亿元,同比增长9.3%。主要表现在:一是增幅位次大踏步前进。增速位居各盟市第三,排名由上年的末位前进9个位次。二是产业结构有突破性变化。增加值占GDP比重再过30%大关,为年后首次,达到30.3%,较上年提升2.0个百分点。三是增长速度实现领跑。增速迈入“九”时代,高于同期3.2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2.1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6个百分点。四是对全盟经济贡献率快速提升。对GDP增量的贡献率达到38.3%,比上年提升18.9个百分点。

(一)消费品市场整体较好。在国家扩大内需、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及消费习惯改变的推动下,锡盟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2.47亿元,同比增长7.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6.1%,比重较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9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5.33亿元,同比增长6.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2%,比重较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77个百分点。从社会消费市场看,年,全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亿元,同比增长9.6%。按销售地区分,城镇实现.38亿元,同比增长9.5%;农村牧区实现44.31亿元,同比增长9.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5亿元,同比增长9.5%;餐饮收入30.45亿元,同比增长10.2%。

(二)交通运输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有所减弱。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8.99亿元,同比增长5.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6%,比重较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7个百分点。从具体支撑指标看,全盟完成营业性公路客运量万人,同比增长6.8%,营业性旅客周转量达36.74亿人/公里,同比增长8.2%;完成公路货运量3.07亿吨,同比增长10.7%;公路货运周转量达.6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5%。民航客运量70.4万人/次,同比增长16.7%;民航货运量.8吨,同比下降7.7%;运输起降架次次,同比增长16.2%。年,全盟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25.05亿元,同比增长42.4%。其中,电信业实现收入24.46亿元,同比增长43.5%,邮政业务总量0.59亿元,同比增长8.4%。

(三)金融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有所提高。随着锡盟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的不断增加,金融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总量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也有所提高。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2.93亿元,同比增长15.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0.4%,比重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54个百分点。从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看,年,全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30亿元,同比增长17.5%;贷款余额达.08亿元,同比增长1.6%。全盟保险业务收入17.40亿元,同比增长22.0%;保险业务支出4.22亿元,同比增长19.0%。

(四)房地产业稳中有增。受国家近期一系列稳定住房需求政策影响,全盟商品房销售情况逐渐好转,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加快入市。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4.91亿元,同比增长8.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7%,比重较上年同期下滑0.1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43个百分点。从房地产市场供销情况看,全盟商品房销售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9%;商品房销售额21.16亿元,同比增长39.3%。

(五)其他服务业实现赶超,占比重跃居首位。年,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0.10亿元,同比增长12.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8.5%,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首次超过批零服务业,占比跃居首位。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3.50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37.7%。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9.67亿元,同比增长20%。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0.43亿元,同比增长7.8%。

(六)农、林、牧、渔服务业平稳运行。年,全盟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7亿元,同比增长5.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0.6%,比重与上年持平,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03个百分点。

(七)各旗县市均保持较快增长,锡市总量破百亿。年,从增速看,各旗县市(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有4个地区高于全盟9.3%平均水平,分别是多伦县10.1.%、太旗9.5%、锡市9.4%和白旗9.4%。其余9个地区中,二连市、乌拉盖、西苏旗、西乌旗、黄旗和东苏旗分别增长9.3%、9.3%、9.2%、9.1%、9.1%和9.0%,阿旗、东乌旗和蓝旗均增长8.9%。从总量看,锡市依托行政中心地缘优势,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百亿,达到.03亿元。二连市依托口岸优势,实现70.78亿元。其他地区中,太旗、多伦县、西乌旗、东乌旗、蓝旗和西苏旗分别完成19.67亿元、18.52亿元、18.40亿元、17.50亿元、17.45亿元和16.44亿元,白旗、阿旗、黄旗和乌拉盖分别完成12.03亿元、11.60亿元、11.04亿元和10.62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年,虽然锡盟第三产业取得了一定程度发展,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锡盟第三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短板,除投入下降外,有效供给不足和市场需求疲软等问题仍将是锡盟发展的瓶颈。

(一)生活性服务业转型缓慢,增长乏力。从客观上讲,受经济下行、居民收入增幅趋缓、电商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从主观上来讲,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新经济、新常态下,锡盟传统的商贸、餐饮,乃至旅游企业经营理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转型步伐缓慢,导致生活性服务业增长乏力。年,全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6%,增幅低于全区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文化旅游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和贡献率均不足10%。

(二)生产性服务业受到较大冲击。全盟煤炭、化工等传统工业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导致全盟运输、仓储,以及工业产品、燃动力销售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景气度持续偏弱、效益明显下滑。年,全盟22户规模以上交通运输行企业五成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达到2.28亿元,成品油销售额同比下降6.5%,对第三产业影响较大。

(三)六成以上行业投资下降,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年,全盟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亿元,同比下降7.4%,低于全区第三产业投资平均增速32.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第三产业14个行业中有9个呈现下降,其中金融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及科技研究技术服务业下降幅度最大,同比分别下降54.3%、39.1%和38.2%。

三、建议及措施

(一)引导传统企业加快供给侧改革的步伐,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引导商贸、餐饮、旅游等传统服务业企业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的趋势性调整,着眼于居民消费重心由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的迁移,进一步加大经营模式及产品创新力度,转变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同时,依据锡盟“十三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锡盟要致力于创新培育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体育娱乐、深度体验等多位一体的旅游产品。全面促进休闲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二)加强服务业运行监测分析,及时协调解决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面对持续加大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要进一步加强对全盟服务业特别是重点服务行业和领域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分析,准确研判全盟第三产业运行态势。深入企业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努力消除妨碍企业发展的政策障碍,针对性地为企业提出务实管用的发展对策,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作者:锡盟统计局张金梅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fz/9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