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面对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先后采取了投放专项建设基金、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鼓励创新创业等促进投资的政策措施,自下半年以来,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据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分析,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达到21.1%[1],分别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高17.6个百分点、10.2个百分点,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较高。
一、全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下行趋稳
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明显下行,增速比上年降低10.7个百分点,但仍呈现增速较高、下行趋稳的显著特点,表现出增速换挡的趋势。
(一)投资增速高位运行,保持在20%以上
年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占全国投资总规模的3.2%,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投资规模平稳增长。从投资增速看,同比名义增长21.1%,虽在年初出现大幅回落,但近8个月一直保持在20%—22%之间,且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分别高于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速13、17.6和10.2个百分点。
(二)民间投资主体地位依然稳定,但增速低于国有及国有控股类型企业投资
在第一产业投资中,民间投资亿元,占79.8%,主导地位依然明显。全年第一产业民间投资增长18.1%,增速低于上年15个百分点,表明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下,促进第一产业民间投资增长面临巨大挑战。但从全年情况看,第一产业民间投资增速自1—5月连续下降后,逐步稳定在18%—19%之间,较全国民间投资增速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左右。同时,“国家队”在稳增长中承担了促进投资政策落实的引导作用,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类型企业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占第一产业全部投资的19.8%,投资增速为34.9%,高于上年平均水平16.2个百分点,高于年民间投资增速16.8个百分点。
(三)种植业投资比重继续明显高于其他农业行业,渔业投资增速加快
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四个行业[1]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投资占比分别为54.3%、11.5%、28.4%和5.8%,以种植业和牧业为主的投资结构相对稳定。其中,种植业投资全年首次超过1万亿元,其投资增量占第一产业投资增量的73%。在增速方面,由于消费者对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和高营养价值的水产类食物需求不断上升,水产养殖方式加快转变,刺激渔业投资提速明显,增速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自7月份以来连续保持增长态势。
四)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增速稳定,东北地区投资增速首次摆脱负增长
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投资为亿元、亿元、亿元和亿元,投资增速为14.8%、26.5%、25.3%和3.6%。中、西部地区投资占比依然较高,两大地区投资规模之和占全国第一产业投资的2/3。东北地区以市场为主导、以投资为手段,不断加强对调结构政策的适应力度,全年增速总体保持上升态势,首次摆脱负增长局面,从第一季度的-33.9%逐步提升,特别是第三季度增速变负为正以来,稳定增长趋势明朗。
二、社会资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农业领域
(一)社会投资热衷于农产品价值较高和附加值深度挖掘的领域,畜牧及其加工项目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