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经验

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46667.html

  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在实践中已总结出相对完整的环保产业发展体系。注重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总结发达国家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发展计划,引导环保产业转型升级;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完善金融融资体系;建立政府、行业、高校联动机制,自下而上推动环保。

  环保产业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基础和保障的重要产业。由于其涉及产品、装备和服务等生产制造的诸多方面,并且与国民经济和生活关联度大,备受世界各国   一、美德日等国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经验

  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主要通过立法保障、财政补贴、政府奖励、税收优惠等财税杠杆,鼓励和推动本国环保产业发展,同时培育新兴环保产业市场并带动环保服务业发展。

  (一)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规范环保产业市场

  发达国家注重环保产业立法建设,引导、规范市场的同时能够为新兴环保产业发展提供法律支撑。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环境质量委员会负责通过调研提供环境立法的科学依据,环境保护局负责全国的环境管理事务,同时与各地方环保部门协作,共同进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德国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进行环境保护相关的立法工作,至今已形成一套约有部法律法规的环境保护系统,此外还实施个欧盟法规,将环保融入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日本的环保法律中权责关系十分明确,具备强效的执行力。日本政府自年起先后对烟尘排放、大气污染、噪音、水质污染等领域进行立法,同时严格把控工业环境标准,对企业生产进行严格监督。

  (二)设立专项基金及政府奖励,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

  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设立专向基金扶持新能源企业的研发。美国早在年就成立“超级基金”用于治理有危害的废物污染。随后建立“清洁水州立滚动基金”用于为清洁水项目提供低息贷款。年美国政府用于开发风能、太阳能等资源的投资过亿美元,在替代能源研发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资达亿美元。德国政府早在年就投入万欧元支持可再生资源项目,对气候保护的资金投入达10亿欧元。德国联邦教研部曾在年拨款3.25亿欧元成立专项资金进行新能源研究。同时,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另外,德国政府制定了“未来投资计划”用以促进新能源研发,每年投资万欧元用以开发可再生能源。

  (三)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并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发达国家利用财政杠杆,通过各种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对替代能源产品给予抵扣企业或个人所得税免税等优惠。德国政府自年开始对现有民用建筑的节能改造进行补贴,同时允许投资环保的企业所用设备折旧可超过正常折旧。日本政府对资源再利用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如减免固定资产税、特别折旧税等。同时,对引入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工厂以及节能环保规模项目,国家将给予最高五亿日元的补贴。自年起,对于承诺三年内削减6%的二氧化碳排放或者五年内削减10%的二氧化碳排放的企业,日本政府将给予三年内最高3%的利息补贴。

  二、发达国家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

  (一)政府将环保产业纳入顶层设计,引导环保产业发展

  发达国家立足国情,制定节能减排与环保的中长期方针路线,向环保产业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引导产业方向。日本政府于年底出台“新增长战略”基本方针,将创造“绿色、创新环境和能源大国”作为重要目标。年3月,日本政府制定中长期温室气体削减路线图,目标到年削减25%温室气体,年削减80%温室气体。德国联邦政府于年制定《能源战略路线图》,目标到年可再生能源电量占到全国电力消费的30%,其中水电、风电和生物质能发电分别达到4%、15%和8%。年美国颁布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明确要求二氧化碳减排,在年的排放量基础上,年减少17%,年减少83%。

  (二)资本市场提供多层次金融融资支持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中,发达的金融体系为环保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融资支持。美国大型投资银行、各级证券市场以及风险投资资金相辅相成,为环保企业提供多种融资途径。从银行方面看,摩根大通银行、美国?国银行等近年来向环保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直接融资,同时向研发和使用清洁技术的企业提供贷款。从证券方面看,规模不同的环保企业可在纽交所、芝加哥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等不同层级的市场上市进行融资。日本主要通过以三井住友、瑞穗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为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融资。同时,国家为属于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的项目提供特别利率优惠。

  (三)构建产学研合作开发机制,带动环保产业发展

  美国在环保产业技术研发方面由企业、大学及非营利性组织等多元化构成。其中,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大学承担了80%的基础研究工作,企业成为了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主体。非营利组织协助政府机构进行控制与协调,为大学与企业牵线搭桥,建立产学研联合开发机制,将研发与应用高效结合。日本重视科技研发的引领作用,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来助推环保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js/12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