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中百草香香附

医院本草植物园创建于年11月,共栽培了92个科、种中草药原植物,其中绝大部分取材于南昌本地,涵盖具有解表、清热、泻下、补虚、温里、理气、消食、祛风湿、活血祛瘀及抗肿瘤等功效的各种中草药品种。经过精心设计,园内一步一景,处处如画。自创建以来,该园已接待省内外甚至国外多批政要和游客参观,其科普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受到一致好评。

为了让更多人学到中草药知识,我们将陆续向大家推介园内的药用植物,让大家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香附

香附,原名“莎草”,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唐本草》始称香附子。《本草纲目》列入草部芳草类,名“莎草香附子”,并云“莎叶如老韭叶而硬,光泽有剑脊棱”。《植物名实图考》有香附的播图。现今所用香附及其加工习惯与历代本草所载相符。

香附

香附

清?赵瑾叔《本草诗》

雀头香可达封函,香附连根未许芟。

气病总司权实重,女客主帅品非凡。

渔翁胃雨堪为笠,孝子垂緌好作衫。

人乳童尿和酒醋,由来西制必用盐。

香附

莎草,多年生草本,高15-95cm。茎直立,三棱形;根状茎匍匐延长,部分膨大呈纹外向型形,有时数个相连。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包于茎上;叶片线形,长20-60cm,芝2-5mm,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脉,主脉于背面隆起。花序复穗状,3-6个在茎顶排成伞状,每个花序具3-10个小穗,线形,长1-3cm,宽约1.5mm;颖2列,紧密排列,卵形至长圆形,长约3mm,膜质两侧紫红色有数脉。基部有叶片状的总苞2-4片,与花序等长或过之;每颖着生1花,雄蕊3;柱头3,丝状。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状。花期5-8月,果期7-11月。生于山坡草地、耕地、路旁水边潮湿处。

香附的药用价值

莎草、香附子、雷公头、三棱草、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

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tundusL.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辛、微苦、微甘,平。

归肝、脾、三焦经。

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6~9g。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胡贵荣副主任中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4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草药辨识。主攻心脑、肺脾、肝肾五脏虚损病,亚健康状态体质辨识及调治。尤其擅长于肩、颈、腰、腿痛病,中医内、妇、儿科疑难杂症及不孕不育症,肿瘤病。发表学术论文及科普文章16篇,主要著作有《现代中成药》,《中医临床诊疗心悟》共计万字,主持并承担江西省卫计委基金课题3项,市卫计委适宜推广技术项目1项。所发明的“骨刺消痛液”获国家发明专利奖。

·END·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js/144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