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中醫养生知识
41.乙型肝炎方
党参1克,焦白术15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黄芪15克,枸杞子10克,山药15克,淫羊藿10克,黄柏10克,苦参10克,贯众1克,郁金10克,白花蛇舌草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益气健脾。
肝腎亏虚,脾虚不健,湿热淤阻。症见肝区隐痛,腹胀,大便易溏,疲劳乏力,寐差多梦,两足跟痛,舌苔薄黄腻、舌质偏暗,脉细。
4.失眠方(一)
龟板(先煎)5克,牡蛎(先煎)0克,枸杞子1克,地黄1克,酸枣仁1克,肉桂(后下)1克,黄连3克,川芎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连服6剂为1疗程。
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通宵不寐。心腎不交,腎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亢盛,不能下交于腎所致失眠。
43.失眠方(二)
制半夏10克,赤茯苓10克,化橘红6克,竹茹6克,甘草3克,枳壳5克,炙远志5克,熟酸枣仁1克,琥珀粉(另吞)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清热化痰,和中安神。
多梦善惊,痰热扰心,癔症。彻夜不眠,心烦不安,舌苔薄白,脉细弦者适用本方。心神失养、阴虚阳亢、肝腎阴虚者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
44.失眠方(三)
熟酸枣仁30克,栀子10克,牡丹皮10克,丹参10克,知母10克,夏枯草10克,法半夏10克,醋柴胡5克,炒延胡索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制香附10克,百合1克,地黄1克,合欢皮15克,黄连5克,肉桂(后下)克,煅龙牡(先煎)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理气解郁,清热化痰,调和阴阳。
肝郁化火,痰热内蕴,血府淤阻,失眠。
45.慢性萎缩性胃炎方
炒延胡索、莪术、炒黄芩、厚朴、法半夏、带皮槟榔、失笑散(包煎)各10克,煨草果、九香虫各5克,制没药1克,橘皮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活血止痛。
浅表性胃炎,糜烂型胃炎。胃脘闷痛,舌质隐紫暗黑。
46.温阳泻肺方
制附子8克,生姜3克,桂枝10克,党参1克,紫苏子10克,葶苈子15克,桑白皮10克,泽兰15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0克,胆南星6克,桔梗4克,石菖蒲10克,丹参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温阳活血,泻肺化痰。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心病,心力衰竭。
47.一贯煎
太子参、麦冬、石斛、白芍、山药、北沙参、枸杞子、川楝子、丹参各10克,玫瑰花、乌梅各5克,佛手花3克,炒谷芽1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滋胃柔肝,理气和络。
口腔溃疡。证属胃弱气滞,津气两伤,胃络失和。
48.风温肺炎方
水炙麻黄3克,甘草3克,苦杏仁9克,连翘9克,栀子9克,瓜蒌皮9克,鱼腥草18克,石膏30克,芦根3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清热、宣肺、化痰。
咳嗽,痰有铁锈色,肺炎。风温肺炎多发于小儿,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扇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冬春两季多发。
49.三高活血通络方
黄连4克,知母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枳壳10克,竹茹6克,莲子心3克,炙僵蚕10克,胆南星10克,煅龙齿骨(先煎)0克,熟酸枣仁5克,合欢皮10克,枸杞子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清热化痰,活血通络,补益肝腎。
高血脂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症。症见精神萎靡、心情抑郁、夜难入眠、口干苦黏者,适用此方。
50.颅内肿瘤方
葛根15克,黄芪0克,川芎10克,胆南星10克,竹沥半夏10克,制白附子9克,制大黄6克,桃仁10克,炙鳖甲(先煎)15克,炙僵蚕10克,炙蜈蚣3条,漏芦1克,枸杞子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益气升清,化痰祛淤,息风通络。
51.慢性浅表性胃炎方
黄连3克,吴茱萸4克,炙甘草3克,炒白芍10克,制乌贼骨0克,仙鹤草15克,藿香10克,紫苏梗10克,香附10克,炒延胡索10克,枳壳10克,蒲公英15克,煅瓦楞子0克,浙贝母10克,失笑散(包煎)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泄肝和胃,清泻郁热。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热气滞,肝胃不和,餐后胃胀者适用本方。
5.鼻衄方
水牛角片(先煎)0克,地黄5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栀子1克,玄参1克,大黄炭10克,白茅根0克,牛膝10克,槐花15克,紫珠草15克,墨旱莲15克,血余炭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凉血散血,平冲降逆。
鼻衄。
53.便秘方
生地1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首乌15克,瓜蒌15克,炒枳实10克,柏子仁10克,熟酸枣仁15克,丹参15克,白残花5克,大黄(后下)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养阴、润肠、通便。
便秘,湿热内蕴,肠腑不利。
阴虚肠燥,肝胆郁热,加法半夏10克,栀子10克,姜黄10克,改熟酸枣仁0克,黄连3克。
54.腎病综合征方
南北沙参各1克,麦冬10克,玄参10克,地黄1克,大黄炭6克,大蓟15克,石韦15克,鹿衔草15克,六月雪0克,黄柏10克,白茅根15克,金樱子15克,雷公藤5克,黄芪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
腎病综合征。症见腰膝酸痛、神疲乏力、水肿、血尿、贫血、高血压等,尿检可见尿蛋白、红白细胞等。
55.苓桂浮萍汤
麻黄10克,浮萍9克,防风1克,紫苏叶10克,生姜皮1克,苦杏仁15克,桔梗9克,葱白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疏风宣肺,发汗退肿。
急性腎炎、慢性腎炎急性发作或加重。
56.哮喘方
炙麻黄4克,炙射干10克,苦杏仁10克,炒黄芩10克,知母10克,僵蚕10克,法半夏10克,太子参1克,南沙参10克,北沙参10克,十大功劳叶10克,苍耳草1克,甘草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降肺平喘,虚实兼顾。
哮喘。症见喉中痰鸣、憋气、汗出怕冷、咳痰困难、口干、苔厚白腻。属痰热郁肺,气阴两虚,肺失宣降者适用本方。
57.连朴饮
黄连3克,黄芩6克,厚朴5克,草豆蔻(后下)3克,炒枳壳10克,砂仁(后下)3克,橘皮6克,芦根15克,竹茹6克,炒谷芽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清化湿热,开结除痞。
浅表性糜烂型胃炎。胃虚,湿热吐泻。
58.咳喘方
炙麻黄4克,炙桂枝6克,生姜3克,细辛3克,法半夏10克,炒白芍10克,五味子3克,炙甘草3克,炙紫菀10克,炙款冬花10克,炒紫苏子10克,连钱草15克,桔梗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温肺化饮,助阳破阴。
哮喘。
咽喉有痰,苔薄质暗,脉细,加黄芪1克,白术10克,防风6克,陈皮6克;舌苔黄,脉小滑,减连钱草。
59.支气管扩张方
南沙参1克,北沙参1克,麦冬10克,太子参1克,黄芪15克,金荞麦根0克,羊乳15克,百合1克,鱼腥草0克,桔梗5克,炒紫苏子10克,降香3克,茜根炭10克,血余炭10克,法半夏10克,炙桑白皮1克,炒黄芩10克,黛蛤散(包)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温肺固络,清化痰热,益气养阴。
支气管扩张。证属肺虚络损,痰淤阻肺者适用。
60.胸痹冠心方
党参10克,干姜5克,焦白术10克,炙甘草3克,桂枝6克,红花10克,丹参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炒延胡索10克,九香虫10克,甘松10克,失笑散(包煎)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温理中焦,通阳宣痹,理气化淤。
冠心病、胸痛。心胸疼痛难支,伴有汗出,痛后神疲乏力,大便溏薄,面色偏暗,舌苔淡黄浊腻,脉细滑者适用本方。
61.高血压、高脂血症方
天麻10克,沙苑子1克,夏枯草10克,菊花10克,川芎10克,丹参1克,苦参10克,姜黄10克,枸杞子10克,黄精10克,制首乌1克,泽兰10克,泽泻10克,桑寄生15克,熟酸枣仁15克,莲子心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补腎平肝。
高血压、高脂血症。头晕,胸闷,心慌动悸,心烦,失眠多梦,尿黄,多汗,耳鸣者适用本方。
6.温阳化饮活血方
炙麻黄5克,制附子6克,生姜5克,葶苈子15克,苏木10克,炒紫苏子10克,防己1克,黄芪0克,桃仁10克,五加皮10克,党参15克,法半夏10克,泽兰10克,泽泻15克,万年青片1片,绿茶1小撮。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温阳化饮,涤痰祛淤,益气活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属阳虚气弱,痰淤阻肺者适用本方。
63.十二指肠溃疡方
黄连4克,吴茱萸3克,法半夏10克,仙鹤草15克,蒲公英15克,浙贝母10克,炒延胡索1克,合欢皮15克,熟酸枣仁5克,炒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藿香10克,紫苏梗10克,茜草炭10克,北秫米(包煎)15克,制乌贼骨0克,煅瓦楞子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清热和胃,泄肝理气。
胃脘胀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
64.泄泻方
醋柴胡6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青皮6克,陈皮6克,姜黄10克,九香虫5克,炒延胡索10克,苍耳草15克,乌梅5克,黄连4克,吴茱萸克,焦建曲10克,炮姜炭3克,焦山楂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疏肝理脾,清利湿热。
腹泻、大便急迫。肝脾不调,湿热内蕴者适用本方。
65.眩晕方
天麻10克,钩藤15克,白蒺藜10克,制黄精10克,制首乌10克,桑寄生15克,决明子1克,丹参1克,山楂1克,泽泻15克,牡蛎(先煎)5克,炙僵蚕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化痰泄浊,减肥消脂,培补肝腎。
肝腎腎不足,痰淤阻滞之高血压、高血脂症。症见眩晕、头昏时痛,心胸部位常感闷塞不舒。
66.慢性胃炎方
太子参10克,黄连3克,法半夏10克,焦白术10克,炒枳壳6克,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玫瑰花5克,白残花5克,炮姜5克,木香5克,砂仁(后下)3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调气通降。
慢性胃炎。临床常见气滞、热郁、湿阻、寒凝、中虚等。治宜以“温、清、通、补”合法,但应分清主次。
67.慢性萎缩性胃炎方
黄连3克,紫苏梗10克,法半夏10克,厚朴花3克,瓜蒌15克,莪术10克,炒枳实10克,吴茱萸3克,炒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佛手5克,太子参10克,炙鸡内金6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清中化湿,苦辛通降,泄肝和胃,化痰祛淤。
慢性萎缩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息肉。属胃虚气滞,湿阻热郁,肝气不畅,痰淤中阻者适用本方。
68.泌尿系结石方
金钱草5克,海金沙(包)15克,酢浆草15克,石韦15克,萹蓄15克,瞿麦15克,威灵仙15克,地黄15克,蒲黄(包)10克,牛膝1克,麦冬1克,核桃肉10克,桑寄生15克,冬葵果1克,乌药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清化湿热,排石通淋,化气利水。
腎结石、输尿管结石等泌尿系统结石。症见小便频急,淋漓涩痛,小腹拘急或尿血。
69.高血压方
淫羊藿、仙茅、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地黄、桑寄生、川芎、葛根、天麻、沙苑子各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温养肝腎。
原发性高血压。阴虚及阳,肝腎不足者适用本方。
70.中风方
熟大黄5克,大黄(后下)5克,桃仁10克,水蛭3克,地龙10克,鬼箭羽1克,胆南星10克,炙僵蚕10克,豨莶草15克,石斛1克,地黄15克,牛膝10克,桑寄生15克,续断1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风痰淤阻,气血失调。
中风,多发性脑梗死。
大便频、小便不畅加炒枳实10克,大黄加量至10克。
71.息风潜阳方
钩藤15g(后下),天麻10g,决明子1g,野菊花10g,罗布麻叶15g,珍珠母30g(先煎),玄参10g,车前草10g。
每日1剂,水煎,分次服。
息风潜阳。
高血压,证属风阳上亢者。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涨头痛、颞顶掣痛、面赤升红、头筋跃起、脑响耳鸣、烦躁、肢麻肉、口干口苦等,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高血压常见肝风上扰,如见肢麻不利,加臭梧桐、豨莶草;头晕痛甚,加白蒺藜、蝉蜕;面红、目赤、鼻衄、便结,加龙胆草、山栀、大黄。
7.清火化痰方
竹沥半夏10g,陈胆南星6g,炒黄芩10g,夏枯草1g,炒僵蚕10g,海藻10g,牡蛎30g(先煎),泽泻15g。
每日1剂,水煎,分次服。
清火化痰。
高血压,证属痰火上扰者。常表现为头晕重痛、咳吐黏痰、胸闷、神烦善惊、身重肢麻、语謇多涎、口干苦或黏,舌尖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患者素体胖夹痰湿,郁而化火,上扰清空,周老用此方治疗本证,如遇心烦梦多者,加黄连、莲子心、茯神;神情异常者,加郁金、天竺黄;胸闷、痰多、便秘者,加瓜蒌、风化硝。
73.滋柔肝腎方
大生地黄1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制何首乌1g,桑寄生1g,生石决明30g(先煎),菊花10g,白蒺藜10g。
每日1剂,水煎,分次服。
滋腎柔肝。
高血压,证属肝腎阴虚、肝阳上亢者。见头昏晕痛、目涩视糊、耳鸣,遇劳则升火、肢麻、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细弦或细数。
肝腎同源,腎阴亏虚,水不涵木,木失条达,则风阳扰动,周老治疗本证,重在滋养腎阴以柔肝木。如头眩而面色潮红者,加牡蛎、鳖甲;烦热者,加知母、黄柏;肢麻者,加白芍;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阿胶。
74..温养肝腎方
淫羊藿10g,淡苁蓉10g,当归10g,大熟地黄1g,枸杞子1g,杜仲1g,灵磁石0g(先煎),黄柏5g。
每日1剂,水煎,分次服。
温养肝腎。
高血压,证属阴虚及阳、阴阳两虚者。可见头昏目花、面白少华、间有烘热、神疲气短、腰酸腿软、足冷、夜尿频多,舌体胖大,舌质淡红或淡白,脉沉细。
阴阳互根互用,阴虚日久,阳无以资生,则渐至阳虚,周老在运用温养肝腎方的同时,如见头昏目花,则加潼蒺藜;心悸气短,加黄芪、五味子;倦怠、大便不实,加党参、怀山药;足肿,加制附子、白术。其加减多超过两味。
75.泻下通瘀合剂
大黄10克,芒硝9克,桃仁9克,枳实10克,生地15克,木通9克,麦冬1克
疫斑热
76.行气和血方
丹参1g 川芎10g 大蓟15g 小蓟15g 淮牛膝10g 生槐花10g广地龙10g 代赭石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mL,早晚分服
滋补肝腎,养阴填精。
气滞血瘀型高血压。
77.糖尿病经验方1方
生地黄1g,玄参1g,麦冬1g,天花粉15g,制大黄5g,鬼箭羽15g,桃仁10g,丹参15g,芒硝5g(冲服),知母10g,炙僵蚕10g,炙水蛭3g,地龙10g,木瓜1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次服。
清热通腑,凉血化瘀。
消渴,证属瘀热互结者。症见双下肢麻木,时有拘急,大便干结,三日一行,彻夜不眠,手足心热,舌苔黄薄腻,边尖红隐紫,脉细弦涩。
78.糖尿病经验方方
桑叶15g,地骨皮0g,天花粉1g,知母10g,黄连3g,藿香10g,佩兰10g,炒苍术10g,鬼箭羽0g,水蛭3g,泽兰1g,炙僵蚕10g,玄参1g,煨葛根1g,生黄芪1g,太子参1g,生地黄15g,山茱萸6g。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次服。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湿通络。
消渴。临床多用于型糖尿病。
温馨提示: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偏方、秘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医疗处方建议、推荐或指引。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倪海厦老师推荐你在看老中醫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