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dy/171218/5941786.html
库容15万吨的粮仓群已实现粮食存储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内,预制菜企业员工在分配菜品。
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沿长深高速驶近泰美出口时,一路开阔的旷野景象突然被一个庞大的现代建筑群替代。右拐驶出高速,即刻就可抵达位于博罗县泰美镇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下称“大湾区农产品基地”)。不久的未来,在这片亩的土地之上,将崛起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品类最全、功能最优、联农最广的现代农业与食品预制菜产业集群。
大湾区农产品基地项目的落户建设,在泰美这个小镇掀起了巨变的浪潮,如今,这一浪潮正涌向周边,深刻改变着当地的产业和农村面貌。在泰美镇党委书记赵谊莉看来,大湾区农产品基地打破了传统农业与其他产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边界,造就了两者深度融合的新态势。“依托基地项目,我们将奋力打造惠州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中心镇,加快推进上膳泰美——惠州(博罗)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着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湾区样板’。”
●南方日报记者廖钰娴
建设加速
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大厨房”雏形初显
7月的风,裹挟着南方的潮湿和燥热,无差别地向每一个人迎面袭来。
尽管如此,在大湾区农产品基地的建筑工地里,这股恼人的风并未阻断建设的进度。自年11月动工以来,锚定年全面建成的目标,项目建设速度之快、标准之高令人惊叹。
最早启动建设的项目一期,亩的用地上已建成10万平方米的加工集配中心、2万平方米的海关商检综合楼、容量4万吨的冷库和容量15万吨的粮库。在这里,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大厨房”雏形初显。
从高空俯瞰,大湾区农产品基地的建筑群中,最为显眼的就是库容15万吨的粮仓群。作为大湾区农产品基地最核心的功能区,粮仓历时近两年建成,并于今年1月顺利通过联合验收。广东供销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运营有限公司(下称“基地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粮仓内部建设规模达2.9万平方米,包含4座标准化平房仓、9座大直径浅圆仓和45米高的散粮存放立筒仓等单体建筑,已实现粮食存储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目前,这里已承储9.3万吨惠州市储备粮,预计年底前可以入满库。
包含已建成的粮仓在内,大湾区农产品基地规划建设的大粮库容量达70万吨,规模之大,使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粮食应急保障中心三大基地之一。“这些储粮可以保障整个大湾区居民15天的粮食需求。”基地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泰美镇地处博罗县东部地区,这里也是博罗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心所在,因此对于冷链配套有着更高的需求。大湾区农产品基地一期规划建设10万吨大冷库,这将成为大湾区库容最大的全链条、全温层公共型智慧冷链中心,可实现冷链仓储、加工、物流、交易一体化运营。目前,库容4万吨的冷库已投入运营,储存了冻肉、鸡蛋和蔬果等农产品,其中仅储备肉就有近千吨。
在大湾区农产品基地一期的另一侧,占地约10万平方米的食材食品加工集配中心里,一半的厂房已经完成招商,目前已有15家企业投产运营,其中包括8家食材食品加工企业和7家农产品流通企业,预计今年产值可达25亿元。
如今,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在大湾区农产品基地集聚的态势日益显著。一组数据印证了这一结论——项目一期引进的4家蛋制品生产企业,满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0亿元,未来大湾区居民每年消费的鸡蛋将有1/10来自此处。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建成投用的海关商检综合楼,本月迎来了惠州海关博罗办事处的进驻,成为全省唯一有海关整体进驻的园区。海关进驻后,将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海关检验检疫和全程监管服务,助力建设全国优质农产品和食材食品入湾出海的枢纽平台,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据悉,博罗县还将在大湾区农产品基地开设行政服务分中心,为进驻基地的企业提供前置审批服务。
项目集聚
将形成千亿级预制菜产业集群
大湾区农产品基地的落地建设和良好运营态势,吸引了不少项目落户泰美。“预计年项目全面建成后,基地将集聚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亿元以上,形成以基地为核心的千亿级预制菜产业集群。”基地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主营预制菜产品的广东国惠膳餐饮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这是在大湾区农产品基地落户的首个现代化中央厨房项目。在这里,来自泰美本地和周边的农产品,经过筛选、清洗、分切和炒制,被打包成一袋袋颇具本土特色的预制菜产品——东坡肉、糖醋排骨、啤酒鸭、香菇焖鸡、梅菜肉饼、梅菜扣肉等,并销往全国各地。广东国惠膳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景初告诉记者,目前该企业生产车间已有一条生产线正在运作,每天的预制菜产能可达2万份。
6月10日,同样主营预制菜的优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工厂落户大湾区农产品基地,项目总投资3万元,工厂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将建设加工区、仓储配送区、产品检验室及ERP信息系统。项目建成后,预计预制菜加工量可达每日10万份,其中即烹类3.5万份、即食类6.5万份,产值可达2.25亿元。
以大湾区农产品基地为核心,博罗正谋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惠州)现代农业与食品预制菜产业园。未来,这一全新的产业园将充分利用大湾区农产品基地在仓储物流、食品加工、检验检疫、冷链物流的产业基础与优势,重点发力中央厨房和预制菜、休闲食品、保健品三大产业方向,带动更多的国内外优质食品企业在泰美镇集聚,把高附加值产业留在当地。
对于泰美而言,大湾区农产品基地对当地产业和农村面貌带来的变化更是空前的。
首先是农业生产和供应模式的转变。泰美作为农业大镇,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在这里,百亩以上规模蔬菜种植场有37家,面积共约8亩,主要种植有菜心、玉米、马铃薯、秋葵、辣椒等;水果种植面积约3.6万亩,主要种植荔枝、龙眼、番石榴、柑橘、柠檬、凤梨、鹰嘴桃、葡萄等。此外,茶叶和沉香也是泰美大面积种植的特色农产品。
在赵谊莉看来,尽管整体颇具规模,但泰美镇的农业生产仍然较为分散,农产品销路单一且停留在初始加工阶段,必须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依托大湾区农产品基地,在更大的空间和更深的内涵上谋划农业,变资源为产值。
“基地一头连接生产,通过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组织,稳定农产品供应;另一头对接市场,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解决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问题,可以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利益。”赵谊莉说,自大湾区农产品基地落户以来,泰美镇努力补短板、挖潜力、强优势,依托基地改变传统农产品流通链条长、环节多、无序低效的弊端,加快推动当地农业链更广阔的市场,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推动三产融合,如何因地制宜实现融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泰美提出的解法是“1+2+1+1”。“泰美拥有1个大湾区农产品基地,两个省级农业产业园,1个千亿级现代农业和食品预制菜产业园,以及以基地为核心的上膳泰美——惠州(博罗)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这是泰美最为显著的优势条件。”赵谊莉说,如今,泰美正着力在现有优势基础上,加快整合资源,腾挪发展空间,补齐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配套等短板,加快建设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三产融合小镇。
联农带农
供销农场带动村集体收入实现“20万+”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振兴,最终落脚点是农民增收。”在赵谊莉看来,要让三产融合更有质量、覆盖力更高,承载力更强,就必须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过程中,有效盘活以种养殖为主的农业产业、现代制造业和农旅产业,形成有竞争力、示范性和代表性的产业品牌,真正实现联农带农。
对于泰美而言,联农带农的关键在于对大湾区农产品基地在地优势的充分挖掘。年5月,博罗县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供销农场生产合作社”项目正式动工,项目依托大湾区农产品基地、乡镇供销社和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整合多方资源、发挥多重优势,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联农带农新模式。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总产值可达万元,带动村民就业人以上,同时,示范带动周边0亩农田实现湾区标准种植生产。
对于项目涉及的村集体和村民,这是提高农业收益的重要契机。基地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中每个蔬菜合作社规模约亩,将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农用机械、水肥一体化设施、冷库等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折算村集体资产占股约15%加入专业生产合作社,参与供销农场项目的村集体每年至少可增收15万元。此外,中小农户同样可以凭借土地使用价值入股合作社,每年约定收益不低于元/亩。据悉,这样的运营模式,在广东省内尚属首创。
这一年来,依托基地的强大供销网络,泰美镇陆续建起以“基地+公司+村集体+农户”为核心合作模式的供销农场。在这场农业生产合作模式的创新性改革中,泰美镇车村村和楼下村抢得了先机。其中,车村村通过流转村里的亩撂荒地,让供销农场顺利落地。为此,村集体可连续5年获得每年15.4万元的固定分红,年村集体收入顺利突破“20万+”。
供销农场项目落地前,楼下村每年村集体收入不足1万元,大片撂荒地无人耕种。为了让供销农场项目顺利实施,楼下村盘活了约亩土地,组建起由惠州市供销绿色农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博罗县泰美镇楼下经济联合社、博罗县供销社企业集团公司泰美公司及农民成员共同设立的楼下村供销蔬菜专业合作社,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至少15万元。不仅如此,该供销农场还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以优惠价格提供无人机植保、农耕机打田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有了供销农场项目,加上驻泰美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引进的贝贝南瓜种植项目,楼下村村集体收入同样在年顺利突破20万元。
这种成功的合作模式正在更大范围得到复制和推广。基地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大湾区农产品基地牵头创建了省级蔬菜产业园和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布局建设了4个农产品综合服务站、10个供销农场,盘活撂荒耕地0多亩,带动24个村集体增收。“我们计划到年,在博罗全县建成15个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和60个供销农场,打通联结基地的农产品上行、农资农技和专业化服务下行的通道,解决种植规模化和销路的问题。”该负责人说。
赵谊莉表示,作为以食品和预制菜为核心的三产融合专业镇,泰美将围绕食品和预制菜进行重点项目招商,让产业集聚更有特色、更具规模。与此同时,泰美也将加快盘活乡村农旅产业资源,发展承载力更强的第三产业,让当地乡村服务业更有韵味和独特魅力。
■延伸
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泰美村民
让地“撑”发展
近日,记者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下称“大湾区农产品基地”)项目方了解到,今年内将力争该项目一期全面建成,二期工程全面启动,三期启动建设。
这一期待的底气,来自土地要素的保障和落实。目前,项目所涉的约亩用地已全部完成摘牌,为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最为关键的用地保障。
在泰美镇党委书记赵谊莉看来,项目顺利完成征地,是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凝心聚力的成果。而今,共享乡村振兴成果的当地村民,更加积极参与到推动乡村建设的工作中,涌现出无偿让地支持道路建设的感人事迹。
党建赋能??
顺利按时完成重点项目征地任务
在土地问题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