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https://m.39.net/pf/a_4302821.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光大证券,高瑞东、顾皓阳)
一、智能制造是时代必然,是企业再造
1.1、推动智能制造是时代的必答卷
极高的战略定位,有力的政策支持。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造业成为大国博弈新焦点,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科技和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等顶层规划和相关政策支持稳步落地,智能制造在我国有望实现进一步发展,其所引领的产业新浪潮也已然到来。同时,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布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中,也不约而同地,将智能制造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力图借此抢占全球制造业未来制高点。那么,智能制造究竟是什么?能带来什么新变化?为何我国和世界各国均将其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呢?
广阔的发展前景,曲折的前进道路。根据《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年)》,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然而,上述内容只描述了智能制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其所引领的深刻变革,在智能制造的实际落地过程中,仍需分步骤分阶段,解决诸多共性和特性问题。具体来看,智能制造由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四大要素组成。自动化是实现流程标准化、信息可采集的技术基础;数字化是充分利用数据要素,实现企业全流程再造的必经之路;网络化是推动端到端全场景互联,重塑价值链环节的连接纽带;智能化是转向智能决策支持,赋能产业革命的最终目标。在智能制造由愿景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上述要素的演进并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而是需要相辅相成、螺旋前进。其中,为实现自动化所需的软硬件升级,是相对容易满足的必要条件,而为完成数字化转型所必须实现的企业再造,是当前难点和成败关键。
时代的必然趋势,未定的演变方向。当前我国发展内在产生和外在面临的安全风险均在上升,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存在诸多“卡脖子”问题,能源安全和产业转型等各类问题仍然凸显。从国际形势看,中美关系进入指标对抗期、矛盾激化期,对华施压、与华“脱钩”等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为避免陷入陷阱,把握战略主动,也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中美方面,随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失去对国会的绝对掌控地位,拜登政府内政腾挪空间收窄,预计将延续“灵活鹰派”外交策略,加大对我国产业围堵和技术封锁力度。美国白宫所圈定的四大供应链,半导体制造和先进封装、大容量电池、关键矿物和材料,以及医疗用品和原料药,是白宫构建供应链安全,不断“施加高墙”的核心领域。在落实方式上,美国将以其主导的“美日竞争力和弹性伙伴关系”、“印太经济框架”、“四方芯片联盟”等为抓手,不断拉拢盟友,构建“排华”封闭圈子,打造对华封锁“小院高墙”。
智能制造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抓手。一是,智能制造将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推动产品价值创造、企业组织形态和产业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改变,助力我国产业安全问题的解决;二是,智能制造引发的供需良性循环,将带动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助力我国科技安全问题的突破;三是,智能制造将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帮助企业减少能源消耗,优化资源利用,助力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缓解。软硬件方面,智能制造已不再是空中楼阁,但亦步亦趋还是另辟蹊径,仍待抉择。随着我国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企业发展模式的颠覆性改变将得到有力支撑,为智能制造由理想化作现实提供了历史机遇。然而,新产业、新模式的层出不穷,也对我国企业发展道路的选择提出了全新挑战,是把发达国家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奉为圭臬,还是结合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求新求变,将成为我国企业破茧成蝶前所需跨越的一道难关。
需求驱动方面,近年来消费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客户消费习惯的颠覆性改变。传统方式下产品的长迭代周期,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且快速变化的需求,倒逼企业进一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