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江南行促进江苏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发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促进江苏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的

策略建议

作者:王兴平柏露露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

东南大学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江苏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是适应当前发展形势的必要举措,是推动江苏制造业和产业园区升级的重要抉择。因此,建议立足于江苏社会、空间、产业的特殊性,适度借鉴而不盲目照搬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将江苏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新样本、城市产业空间建设新模式、区域特色发展新旗帜。

江苏省产业园区建设在全国起步早、发展快、数量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据统计,江苏省已经拥有各类产业园区近千家,包括1个国家新区(南京江北新区),2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5个国家级高新区,96个省级开发区,60个省级科技创业园区和23个省级创意产业园等。目前,全省各类产业园区集聚了70%以上的工业企业,创造了5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70%以上的工业增加值、40%的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和80%的对外贸易,吸纳了80%的实际到账外资。以开发区为主的江苏产业园区模式是江苏特色外向型工业化与开放式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特征和独特内涵,对全国的改革开放和江苏的率先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7号),在充分肯定开发区历史地位和贡献的同时,赋予其更为重要的新使命和新任务。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开发区模式领头羊的江苏,立足省情、借鉴经验,培育新型特色园区、再创江苏开发区发展的新辉煌,推动江苏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升级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摘要]江苏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是适应当前发展形势的必要举措,是推动江苏制造业和产业园区升级的重要抉择。因此,建议立足于江苏社会、空间、产业的特殊性,适度借鉴而不盲目照搬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将江苏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新样本、城市产业空间建设新模式、区域特色发展新旗帜。

1.

江苏特色园区培育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

新型特色产业园区是以产业集聚为基础,围绕一个或几个区域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发展相关联配套生产和服务,规划管理具有统一性,有明显政策主导性和公共服务共享性,重视产城融合和生态发展的新生代、现代化、升级版的专业产业园区,具有全球化、智能化、社区化、生态化、服务化等特征。特色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能够灵活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园区专业化程度,吸引科技投入和服务业FDI,是江苏省产业园区“二次创业”与再开发趋势所向,是推动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丰富产业园区类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抗压性;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打造区域发展新品牌。

近年来,江苏省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国际投资环境、国内经济要素都出现了新变化和新趋势。在国际投资环境方面,主要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全球逐步进入工业“4.0”阶段,对创新技术要求升级,发达国家重新取得投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外资吸引力降低。二是服务业全球投资超越工业投资37个百分点,成为投资最热门的部门。国内经济要素变化主要表现在东西部的比较优势的变化:东部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技术优势渐显,产业价值层次逐步提升,开发区进入“二次创业”阶段;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产条件改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转移。在上述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呈三大发展趋势:中西部地区占比提高;服务业吸引外资比重提升;外资持续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如先进制造业)和高附加值领域(如高端服务业)倾斜。

上述趋势对江苏省产业园区既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也产生了严峻的挑战。机遇集中表现为:江苏省为“一带一路”的东门户和交汇点,有机会获得多种类、多层次的全球资源;江苏实体经济底子厚、创新能力强,在“制造”向“智造”转型过程中具备产业基础、科创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这些优势条件将使江苏省产业园区成为吸收服务业FDI、技术转移的前沿阵地。然而,挑战也不容小觑。其一,作为江苏园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信息通讯产业国际转移已接近尾声,高度依赖的外资也开始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传统国际市场疲软和出口下挫,江苏传统外向型园区模式难以为继。其二,随城市经济高速发展,江苏园区早期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营商成本攀升,环境、土地等制约凸显。其三,大部分园区产业定位模糊,缺乏特色,园区间同构化问题显著,引致恶性竞争,在市场紧缩的发展环境中举步维艰。紧抓机遇、应对挑战,立足传统开发区的基础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快培育特色园区,以园区创新突破支撑产业经济发展突围,是江苏园区模式升级的不二之选。

2.

江苏特色园区发展可合理借鉴特色小镇理念

近年来,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其倡导的“产、城、人、文”融合的发展模式,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创业与创意融合、资本与实业融合等,把浙江传统的“草根创业”提高到了新的水平,这对于以“专业化生产”为核心的江苏特色园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但是必须认识到,江苏“专业化、实体化”园区经济与浙江“融合型、虚拟型”新经济都是立足于各自省情基础上的,是江浙两省发展三大本质性差异的必然结果。特色园区与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不同特点如下表。

表1特色园区与特色小镇的比较

资料来源:依据园区和小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qj/128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