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地处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部,总面积10.72万平方公里,因为地貌上主要由平原、低山丘陵组成,整体上可利用发展的土地很多,在发展上的优势很大。自从三国吴开始,这里便开始逐渐发展,到了南朝时期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至今已经繁荣了千年。自从年被广东赶超之后,江苏省一直位居全国第2,尽管是追赶者的身份,但是江苏却是被公认的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第一强省。
在年第一季度,江苏省共实现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6%,与广东省的差距大大缩小,有望实现对其的赶超。截止发文前,江苏省13市GDP已经全部出炉,根据GDP总量的高低,依次为苏州(.7亿元)、南京(.78亿元)、无锡(.97亿元)、南通(.01亿元)、常州(.6亿元)、徐州(.96亿元)、扬州(.82亿元)、盐城(.9亿元)、泰州(.14亿元)、镇江(.07亿元)、淮安(.06亿元)、连云港(.7亿元)、宿迁(.37亿元)。
苏州没有任何悬念地继续在江苏省第一,扛起了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大旗”。在一季度,GDP总量高达.7亿元。作为省会的南京,却与苏州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在一季度,南京的GDP总量突破亿元,达到.78亿元。与很多城市来说,这是难以达到的高度。可南京在去年一季度就已经达到.36亿元。
这就意味着南京的增量仅仅.42亿元,增速仅仅4.69%,就增速来看,已经处于全省垫底,省内其它城市的增速都在7%以上,常州更是高达13.26%,位列第1。虽与无锡、南通存在差距,却让常州甩开了徐州,并有望全年突破万亿大关。
在今年一季度中,常州增量高达亿元,同时期的徐州仅有.09亿元,甩开了91.91亿元,未来徐州要想赶超常州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短时间内。镇江处于全省第10,其是严格意义的苏南城市,但其GDP总量并没有盐城、扬州、泰州这样的苏北城市高。在一季度中,镇江的表现是中规中矩,领先全省1.5个百分点,共实现.07亿元的GDP总量。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8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1亿元。从总量来看,是紧随扬州、盐城、泰州之后,拉开了与淮安的差距,让淮安时间内赶超镇江的目标成为泡影。连云港和宿迁成为全省仅有的2个不到千亿的城市,两地都在亿元至亿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