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制造业频外迁惠州仲恺能否承接激光产

提及深圳,无人不为其发展速度感到惊叹!年建立特区时,深圳GDP仅有1.96亿元,而到年深圳GDP已达.09亿元,并孕育了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市值居全球保险集团第一的险企、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等一众企业。可以说,深圳40年的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但对于深圳企业及广大劳动者而言,伴随着广阔的机遇和巨大的经济增量,也存在无尽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高企的房价让广大劳动者“来了也做不了深圳人”,而土地成本、人工成本持续高涨也让中小型制造企业感到举步维艰。近年来深圳制造业外迁渐成潮流,对激光企业而言,年又该何去何从呢?

回望深圳发展——制造业是发展基石孕育极具竞争力的激光产业链

回顾深圳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以制造业为发展基石,以科技/创新为腾飞羽翼。自年开始,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便位居全国首位,并成为国内首个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亿元、亿元的城市。尽管深圳早在年便具备了后工业化时代的特征(第三产业在增加值、增长率和占比都明显超过第二产业),但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依旧维持在较高水平(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39%)。

深圳近年GDP及制造业指标增长

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OFweek激光网制图

在规上工业规模连年位居全国首位的同时,深圳对科技与创新的重视程度同样遥遥领先。年,深圳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72.1%和67.3%,到年二者比重均进一步增加,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85亿元,同比增长11.3%。

先进制造及高技术制造业比重持续增加,意味着深圳制造业产能结构正不断优化:在减少低端落后产能的同时提高了深圳制造的生命力与创新力,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孕育出极具竞争力的激光产业链。目前,深圳已经形成包括激光芯片(瑞波光电、柠檬光子、博升光电等)、激光器(创鑫激光、杰普特、英诺激光、联品激光、大通激光等)、激光加工系统(大族激光、迪能激光、联赢激光、光韵达、海目星激光、韵腾激光、泰德激光等)在内的激光产业链,并成为国内激光产业产值最大的城市。

除产值领先外,深圳激光产业的创新力也在国内遥遥领先。年全国共有项激光技术相关专利提交申请,其中广东省申请项,深圳申请项,占全国的10.25%,全省的50.68%,彰显了深圳激光产业强大的竞争力。(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中心,OFweek激光网整理)

制造业遭遇瓶颈——激光企业业绩承压产能转移渐成潮流

尽管深圳制造业有着强大竞争力,但整体增速放缓、经营压力增大、产能外迁已是不争事实。

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4.7%、5.5%、5.9%,均低于深圳GDP的增幅(6.7%)。相比GDP的缓慢下降(增幅放缓0.9个百分点),三大关键的工业指标则呈断崖式下降,分别较年增幅减少了4.8、6.5、7.4个百分点。此外,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仅增长1.3%,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最低值。

行业整体增速大幅放缓,企业个体自然面临更大的压力。对激光产业而言,虽然-被誉为黄金十年,但实际上在经历了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年行业增速就已开始放缓。年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多项激光相关产品被列入加税清单,加上激光产业下游应用端的投资信心下降,更是为激光企业的发展蒙上阴影。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振荡的情况下,年激光企业普遍出现增速放缓、业绩下滑的现象,深圳激光企业也不例外。

6家深圳上市及拟上市公司近3年营收增速

注:创鑫激光数据截至年三季度联赢激光数据截至年二季度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招股说明书OFweek激光网制图

OFweek激光网统计了6家深圳上市及拟上市公司近3年的营收增速。从上图可知,除创鑫激光、光韵达在年业绩增速提高外,其他企业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其中激光行业龙头企业大族激光连续两年增速下降,并且营业收入在年破百亿后再度降至百亿以下。而创鑫激光虽然年业绩增速提高、市场份额扩大,但其面临的压力并不小:年光纤激光器市场的价格战让所有厂家都经历了薄利的一年,如何在提高份额的同时确保良性盈利,将是所有激光器企业年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面是业绩压力增大,另一面是运营成本增加,双重挤压下深圳制造业日子更加艰难。受土地厂房租金、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要素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少深圳企业已开始向周边城市、内地甚至印度、东南亚等地进行产业转移。最初的产业转移是由市政府主导的淘汰低端落后产能,然而随着企业压力增加,一些先进制造企业也自发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迁移部分产能:年大疆科技在东莞买地;年中兴通讯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年比亚迪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年华为终端转移落户至东莞松山湖,年又与惠州仲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如今,“深圳总部、研发”+“东莞、惠州生产制造”的模式已是很多公司的常态。

实际上深圳激光企业也已开始将产能向周边城市迁移,如国内领先的光纤激光器制造商杰普特、激光焊接领头羊联赢激光、自动化高精密激光加工设备制造商韵腾激光均落户惠州仲恺。这三家激光企业为何选择落户惠州仲恺呢?

仲恺有何吸引力?激光企业何去何从?

仲恺高新区地处“深莞惠”黄金三角之地,拥有发达的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区位优势明显。作为惠州市重点发展区域,仅有50万常住人口(占惠州常住人口的10.25%)的仲恺高新区,年地区生产总值.3亿元,占惠州生产总值的15.40%,第二产业增加值.8亿元,占惠州二产增加值的21.80%。

电子行业是仲恺经济最大的支柱,年仲恺区规上电子行业产值总量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7.1%。受全球电子信息行业下行的影响,近两年仲恺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正在为未来的腾飞奠定基础。

年,仲恺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72亿元,为惠州各区最高;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5.45%,并由此带来大量专利:年仲恺专利授权总量达到件、有效发明件、PCT申请件,3项指标居惠州市各县(区)第一。同时,仲恺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的排名也升至36位,取得建区以来最好成绩。

过去的仲恺,依靠电子产业一条腿发展,而如今的仲恺则更重视补齐产业链短板。近年来,仲恺在招商选资方面更加重视产业生态链组合,而激光产业正是弥补仲恺产业链短板的重要一环。

以仲恺引以为豪的面板领域为例。目前玻璃材料已成为面板的重要组分,传统的玻璃切割工艺崩边大、边缘粗糙,且无法进行超精密的内轮廓加工。而使用超快激光进行玻璃切割则具有精度高、不产生微裂纹/破碎或碎片问题、边缘抗破裂性高、无需冲洗、打磨、抛光等二次制造成本等优点,降低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工件良率及加工效率。因此,引入激光产业能够有力弥补面板制造供应链的短板,提升面板产业竞争力。

激光产业能够弥补仲恺高新科技产业链短板,而仲恺高新区同样能为激光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及产业配套。从已入驻的三家激光企业的主营业务来看,仲恺高新区的产业结构将为他们提供大量的潜在客户。

杰普特主营激光/光学智能装备业务和光纤激光器业务,其激光/光学智能装备主要为苹果公司、国巨股份、厚声电子等企业服务,而令杰普特名震江湖的MOPA激光器在薄板去图层、阳极氧化铝打黑、不锈钢打彩及薄片金属焊接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是电子产业不可或缺的应用。联赢激光主营精密激光焊接设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汽车制造、五金家电、消费电子、光通讯等制造业领域,与仲恺产业链有着极强的互补性(已入驻惠州的亿纬锂能是联赢激光的十大客户之一)。韵腾激光是一家自动化高精密激光应用专业设备制造商,消费电子是其最主要的市场,同样能与仲恺现有的产业链相辅相成。

为更好地弥补产业链短板,仲恺高新区力求创新项目审批方式实现“仲恺速度”,对优质项目落户“绿灯放行”,创新项目审批方式,精简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全面对标深圳速度、深圳效率、深圳服务。重点体现在:1、标准地出让,用地带总平面规划方案和单体设计方案出让,企业可实现“拿地即可动工”;2、“照章户税”当天办结,商事登记、刻章备案、银行开户、办税业务提前预约,当天一站式办结;3、零条件预审,企业信用承诺,政府容缺预审,自收到零条件预审业务10个工作日完成设计方案的初审意见。

年被认为是5G全面爆发的一年,低迷了两年的消费电子产业有望在年重新迎来爆发,与消费电子紧密相连的激光产业也有望因5G产业的爆发而获得新的增长。对业绩承压、亟需开发市场、降低经营成本的激光企业而言,惠州仲恺高新区无疑是一个既有政策、又有市场的福地。有理由相信,乘着“新基建”东风,仲恺高新区将依托产业龙头的主导作用和产业带动作用,提升区域整体产业协同水平,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变强的同时,也将带动包括激光在内的相关产业链迈向新的高度。

往期热点推荐

(点击链接阅读)?解读杰普特:毛利率为何逆势增长??激光熔覆设备的配置该如何选??钣金后处理装备发展趋势刍议?国内首台半导体激光隐形晶圆切割机研制成功?激光喷嘴对切割品质影响及喷嘴孔径的选择?60岁的激光,向亿规模迈进?论光学形态对电子产品焊接的影响?IPG前工业激光销售副总裁不幸去世?华日激光股权交易完成!半数股权1.83亿元?超快激光+光束整形解决玻璃切割难点

激光行业交流群已经成立,扫描下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sj/13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