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年)》于7月7日在上海发布,这是BP连续第66年为全球能源市场提供高质量、客观且全球一致的数据。目前,该年鉴已成为能源经济学领域内最受推崇且最具权威性的出版物,是媒体、学术界、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的参考年鉴。BP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作了题为《能源的:短期调整与长期转型》报告。
《年鉴》版数据披露了目前全球能源市场正处在一个长期的转型期,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疲软,增长转移至以亚太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体。在能效与环境需求的共同驱动下,能源结构正在向更清洁、更低碳的燃料转型。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国,中国能源的供应与消费深刻的影响着世界能源的格局,那么年中国能源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趋势是什么?下面将从《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年)》报告中梳理出关于中国能源的重要数据及观点。
1.中国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下降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3%,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27%。年中国能源消费仅增长1.3%。连续两年是年以来能源消费增速最为缓慢的两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迅速下降部分是由于放缓的经济增长,特别是能源密集行业如钢铁、水泥等产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加速了这一下滑,这反映出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再平衡和经济向消费与服务业的转型期。
2.中国能源结构持续改进
中国能源消费方面煤炭仍是主要的燃料,但年其占比为62%,创历史最低值。消费增长最快的是天然气(+7.7%),其次是石油(+2.7%)和煤炭(-1.6%)。供给方面煤炭产量下降了7.9%,石油产量下降了7.2%,均为历史最大降幅。天然气产量增长了4.8%。年各种燃料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便是煤炭产量的持续下降,过去的几年中煤炭行业的命运急转直下,也许仍会起伏不定,但近几年煤炭的低迷好像预示着煤炭的辉煌已一去不返。短期能源调整改变不了长期能源结构调整的趋势,中国的能源供应在向更加清洁、更加低碳的方向进行长期的转变。
3.清洁能源迅猛增长
年,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转型中的领头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太阳能消费增长(+71.5%),其次是风能(+29.4%)和核能(+24.5%),水电增长4.0%。中国贡献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的40%,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
4.碳排放量持续减少
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0.7%,与去年基本持平,远低于+4.2%的十年平均增速水平,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碳排放几乎没有增长。碳排放增长放缓除了是受限于GDP增长放缓之外,更深层的原因则是由于能源结构的加速调整以及能源效率的加速提高进而所带来的GDP碳强度下降的问题。
作者:投融资研究员魏长青
浙江长三角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
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长三角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发展研究中心是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发起、浙江省能源局主管的民非机构。中心致力于成为清洁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的产学研平台与产业项目孵化器,通过科学研究、成果推广、产业孵化、人才培养、金融支持、资本转化等手段,整合清洁能源领域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力浙江省“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