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在去年和武汉一起被列为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级中心城市,这是令当地民众开心与高兴的事情,然而外界,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城市对郑州列为国家中心城市颇有微词,那么专家学者认为郑州被列为国家中心的原因是什么?郑州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中心城市还有那些短板需要补?
6月17日以‘’国际门户、塔尖城市为‘’主题的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发展论坛在郑州,本次论坛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由郑州新浪乐居承办。本次盛会主要以郑州如何利用政策优势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站在历史与未来的风口之上
郑州在去年和武汉一起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那么缘何在诸多城市,比方杭州、比方南京、比方西安、比方沈阳、比方青岛、比方长沙没有被列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情况下。除了交通优势明显之外,其余方面都不具有优势的郑州缘何被率先列为国家中心城市哪?
在6月17日的论坛上专家是这样的说的——
陈耀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
郑州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中部商贸物流中心。
国家中心城市体现着全国城市发展的水平和品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其实更应该体现的是实施国家新发展理念的标杆,尤其是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以及国家提出来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这个方面国家中心城市应该是一个领跑者。
国家层面在上被赋予更多的国家战略重任与使命,战略地位在不断凸显。
郑州既然被国家赋予了这样的地位,那么说明郑州在国家的战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得到了提升的
胡葆森建业集团董事局主席:
老胡从三方面论证了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然:
在历史上,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口号,河南1.08亿人口,首选居住城市肯定是郑州。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作为一个1亿多人口的大省,它的中心城市必然要做大,比如东京、伦敦、巴黎中心城市。而郑州也必然要做大的。
国家为什么支持郑州来做国家中心城市?“因为郑州如果成为不了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就塌陷,另外从均衡发展共同富裕的角度,国家不允许1亿人口的河南省省会城市成为一个经济发展的塌陷区。”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老胡最终总结到:
郑州为什么要做大?规律使然形势使然!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郑州这个城市在今后十年人口可能会比现在翻一倍,从万到万,作为省会的经济支柱,有可能城市建成区内会从目前的平方公里扩展到大约1平方公里,这个1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行政区划面积的一半,但是所承载的人口将和北京一样。站在历史与时代风口上的郑州在建设中心城市方面还有那些不足哪?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短板不少
对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郑州的短板与不足还是十分明显的。
那么郑州究竟有那些不足哪?
陈耀指出:
城市人口常住人口接近万规模,地区生产总之接近万,人均GDP8万元,建成区面积不到平方公里。
在八个中心城市里,郑州基本上处在比较低的位置,尤其是金融的水平。我们通过选取一些大家评估中心城市的指标体系,根据数据可得做出这样一个评估,得出一个排名。
五大功能评分的数值结果,郑州目前来看其实在差距上比较大的一个是综合服务差距,其次在开放上差距相对大一些,再往后就是产业集聚功能,物流功能,人文智慧城市方面相对来说差距比较大,具有很大发展提升空间。
下图是由陈耀提供的国家中心城市对比:
我们看到郑州在八个中心城市中明显的劣势。
胡葆森是如何看待郑州的短板的:
改善软环境,因为软环境建设才决定国家级中心城市最终能否建成的成败。
老胡虽然没有明确指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短板在哪里!但是从老胡上述的话里可以看出来老胡对于郑州乃至于整个河南经济发展软环境存在的不足是心知肚明的。
郑州经济实力比较弱,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急需提升;开放程度不足,对外开放的门户作用还有待加强;第三产业比重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极具与引领作用有限;物流集散的枢纽作用仍需提升;人文凝聚力不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郑州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需要做哪些功课哪?
现在郑州是国家自由贸易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航空港综合实验区,还有跨境电商、大数据等都在承担着国家的使命,还有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所以,郑州正处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的快速上升时期,战略地位在日益凸显。
在这样的情况下,郑州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需要做哪些功课哪?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期望与建议
对于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需要做那些功课,专家及学者是如此说的——
陈耀: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是要着眼于承担着国家使命,要提升集聚功能和首位度。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人口的集中度还可以继续提高,目前郑州总人口不到全省人口的10%,未来人口规模还可以再继续翻番。非常重要的一点,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须要大幅度的吸引省外的人才。
目前郑州经济首位度接近20%,作为一个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应该承担更多的经济增长极的功能,经济首位度可以提升至30%;城市的建成区面积还是需要继续提高,未来10—20年提高2—3倍。
2、在创新上积极吸引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提升创新驱动力。现在最主要的差距还是在创新的资源上,郑州现在还需要创建一流的大学,要成为科技创新新城,在这方面尤其在中部地区还是比较落后。这个方面建设初期,要建设一流的大学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可以像深圳这样一些创新城市,跟北大、清华、哈工大这样一流的学校进行合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路径。
3、开放构筑中国内陆枢纽门户,我们是内陆开放高地,所以在枢纽门户上应该要继续的加快建设,完善跨区域通道建设。郑州有国家第一个航空港综合实验区,在空港物流方面跟国际这方面经贸往来这方面发展得非常快。我们完全具备条件,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核心区,当然这里还有很多很具体的领域,比如跟中欧的区域政策合作,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增加外国使领馆,包括建设签证中心,使得我们内陆在开放平台和开放政策上有更多突破。
4、挖掘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郑州也是一个历史名城,但是文化特色还不是很突出,文化的软实力这方面建设还不太够。我觉得在这个方面我们仍然需要去突出,去在这方面提高我们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胡葆森:
第一,共识非常重要。
共识、共担、共创,在过程中实现共赢,最后共享。“五个共”让每个人认识到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跟自己有关系,并为之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三种主导力量。
推动社会的要有三种主导力量,政治家,科学家和理论家,再一个就是企业家。如今,政治家就是政府;科学家理论家可以理解为社科院,政府的政策研究中心、发展研究中心等;企业家决定这个时期的资源配置水平和最终效果,这三种力量合力非常重要。
第三,开放和内生度。
“武汉现在有领事馆五个,成都有16个,郑州一个也没有。为什么?因为郑州没有外国人居住。我觉得开放和内生相比,现在开放度不够。”胡葆森认为,光强调开放度还不够,还要有内生动力,要引进和培育优秀企业。
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老胡,对于河南的、郑州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最后老胡建议
政府设立企业服务日,建设定期的对话机制,帮助现有企业解决难题,改善软环境,因为软环境建设才决定国家级中心城市最终能否建成的成败。
虽然郑州同为国家中心城市,但是郑州存在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就像前不久第一财经公布的新商业一线城市,郑州虽然也名列其中,但是郑州和同样被列入新商业一线城市的其它城市差距巨大,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
什么都不用说,从上述这张图上可以看出来郑州与其它国家中心城市或者非国家中心城市之间的差距。
客观的看待郑州目前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差距代表着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