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演烂片还有完没完大盘透心凉

薛之谦挑电影的眼光还不如挑广告,投资高手北京文化竟遭滑铁卢,互联网巨头腾讯大手笔创办的企鹅影视也栽了跟头……

由薛之谦参演、北京文化与企鹅影视出品的电影《有完没完》,截至发稿时间,电影累计分账票房约万,预测该片最终票房落点在万左右。其票房收益大概与制作宣发成本相差无几,并且影片声量也小。换言之,大家都白忙活了一场。

此刻,薛之谦内心os:你还要我怎样……

选错片,怪喜剧行情不好咯?

纵观薛之谦参演过的《有完没完》《爱缤纷》《一只狗的大学时光》《人命关天》大多是口碑、知名度、收益三不靠的电影,而他接下来即将上映的《A测试之爱情大冒险》《夏娃的诱惑》则更是令人担忧……

据说薛之谦一直在用开店、打广告、拍戏这类副业的资金来支撑做音乐的主业,所以难道他是因为只把拍戏当作赚钱手段,才接烂片?

可是薛之谦客串《有完没完》,完全是基于与导演王啸坤11年的友情零片酬出演。而“流量大户”薛之谦如今接广告、综艺应该比拍戏挣得更多。

难道他在影视发展上毫无野心?

早些时候薛之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等自己“地位稳定些,不容易过气了”就开始尝试做导演,如今人气颇旺的薛之谦自导自演了一部叫《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的电影(年上映),从这点我们又似乎能看出,他其实是有意布局电影的。只是这一路走来尚未见出什么水花就被一众品相不佳的片子傍身,可能会影响投资方对他的预判,资源也会愈发不佳。如此一来,并非薛之谦不想拍好电影,而是好资源不会考虑到薛之谦。

此次《有完没完》的出品方中包括了北京文化和腾讯企鹅影业。

跟据年报显示,去年北京文化营业收入为9.26亿,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5.22亿,同比增长.30%!可见北京文化分明是投资高手,北京文化于年投资《心花路放》(票房11.7亿),年投资《桂宝之爆笑闯宇宙》(票房万),年投资了《我不是潘金莲》(票房4.84亿),眼光一向不错的北京文化这次也出了偏差,虽说也许不会亏本,却等同于城墙上赶麻雀,白费功夫。

年成立的腾讯企鹅影视在成立第一年就眼光老练地参与出品了《捉妖记》《天将雄师》《钟馗伏魔》《夏洛特烦恼》等收效甚好的大片,而年宣布的投资好几部大IP电影,均稳赚不陪。这样看来,不差钱的企鹅这次确实发挥失常。而腾讯一向与薛之谦关系甚好,还让薛之谦代言了腾讯动漫,至于企鹅影视此次参投《有完没完》,是否与薛之谦有关还待考证。

所以薛之谦与两家大公司选错片是因为喜剧在市场上的反响越来越差吗?国产喜剧类型表示这个锅不能让他一个人扛,主要因素还是由于这部片子没找准拍法。

大盘“透心凉”的形势下,喜剧片应该怎么拍?

自年《泰囧》狂收12.67亿票房,年《心花路放》以万制作成本拿下11.67亿,喜剧成了票房灵药。于是在国内电影工业整体水平落后于好莱坞的大环境下,低廉的成本与诱人的回报让一大批制片方蜂拥而至。

年国产喜剧票房前十

年有47部国产片票房过亿,而仅仅上述这10部喜剧电影票房总和就占47部破亿国产电影总和的40%。并且全年5部破10亿的国产片中,有4部是喜剧片。单凭这两组数据就足以见出喜剧片的火爆程度。

也正是从这一年起,跨界导演层出不穷,而他们大多数都选择了喜剧片,并成功捞了一笔金。

年国产喜剧片票房前十

年的数据表面看着光鲜,但结合去年同比增长30.2%的屏幕数来看,票房实际冷淡不少,破10亿的喜剧片也只有两部。

年国产喜剧片的票房明显有了更高的门槛。想取得高票房,要么诸如《澳门风云3》《北京遇上西雅图2》《大话西游3》打着续集名号支撑,要么是类似《美人鱼》《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铁道飞虎》《我不是潘金莲》《摆渡人》这样靠周星驰、成龙、冯小刚、王家卫这样的名导搭配全明星阵容支撑,或者像《情圣》《驴得水》这样靠剧本、口碑取胜。于是,跨界导演与低水准小成本片再也无法像年那样赚得盆满钵满。

以小搏大的时代已经过去,喜剧片如何突出重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商业角度:重工业时代,喜剧也得看视效

喜剧片为何也要看视效了?因为中国电影正在从轻工业向重工业升级。

据统计,中国最卖座的电影为视效大片与喜剧。而视效大片长期以来都被进口大片承包,国产片特效弱成为了既定印象。但从《寻龙诀》《智取威虎山》《三打白骨精》《大圣归来》等国产大片的视效成色来看,国内电影工业这几年是有长足进步的。

总投资3亿的喜剧片《美人鱼》在特效上花掉了1.5亿,大手笔的特效投资换来了超30亿的票房回报。同是出自星爷之手的《西游伏妖篇》尽管口碑不及《西游降魔篇》,但特效却成熟不少,最终票房也较前作多了不止4个亿。而一辈子追求真功夫的成龙此次选择在《功夫瑜伽》中大量运用特效,让成龙的拳脚与重工业大特效一同发力,最终以17.53亿票房击败《西游》夺得春节档冠军。

因此,有强大特效加持的喜剧有如打开了外挂,刺激笑穴的同时刺激感官。

2、口碑角度:套路可以有,但喜剧内核还是讽刺

喜剧角色可以傻,但编剧、导演必须聪明!

屌丝逆袭早已成为喜剧片屡试不爽的梗,导演和编剧常让主人公洋相百出之后再安插一个看似完满的结局,但细想起来便会感觉既廉价又虚假。比如《有完没完》里中年屌丝范伟最终逆袭女神贾静雯,就瞬间将影片档次拉低一级。这种烂梗放在年可能会轻松破亿,放在年大概有大几千万票房,放在年,或许只能勉强收回成本了。

《有完没完》套用了《土拨鼠之日》的壳,而在电影中融入“死循环”其实并不算新鲜,此前已有《恐怖游轮》《蝴蝶效应》《明日边缘》这样的珠玉,再想讲出新意自然不易。

冯小刚说:喜剧的价值在于讽刺。

套路不是不能有,但问题的症结在于:喜剧外壳可以千变万化,但内核还得是讽刺。有了讽刺,小喜剧片也能拥有大格局。豆瓣评分8.3分的《驴得水》就是极好的例证,它毫不留情面地嘲讽教育与官场上趋炎附势的腐败,用一曼的勇敢反衬关键时刻掉链子的男性们的懦弱。它触及到对社会的部分热点问题,辛辣但不极端。成本大概不超过万的《驴得水》最终拿到1.72亿的票房,投资回报比高达3倍的不俗成绩印证了开心麻花开心麻花作为外行却能将电影做起来,杀手锏就在于把讽刺的艺术玩出花样。

可以说越优秀的喜剧,越能刺痛现实。而市场上起码有90%的喜剧无非是隔靴搔痒的闹剧,既无视听享受,又无个人反思,在观众头脑中只能是“阅后即焚”。

《让子弹飞》

此外,埋伏了不少政治隐喻的《让子弹飞》也是让人回味无穷,6.5亿的超高票房与8.7分的豆瓣评分印证了讽刺对票房与口碑的双重效应。

相声和小品这类传统喜剧形式的没落,正是缺乏了讽刺。若讽刺长期在影视喜剧中缺席,那影视喜剧也就离颓败不远了。

3、观众角度:中产阶级占主流,赶紧丢掉过时的那一套

对目前中国观众的结构进行分析就会发现,一二线都市白领仍然是主体,三四线小城观众只为增量。有调查显示,月收入-元的观众在不同观影频次中占比最高。

不同观影频次的月收入结构(图片来自:凡影)

从年起,电影观众开始由从小镇青年向中产阶级升级,于是有逼格、高品质的文艺片成为刚需,韩寒正是把握住了大趋势,拿捏住了中产阶级观众的偏好,用“轻奢”的精准定位让生产周期短的《乘风破浪》斩获10.49亿票房。

喜剧电影人们依然在不遗余力地讲述小人物的故事,而绝大多数喜剧片的主题已经过时。

《有完没完》的主题是中年危机,虽然这个点徐峥曾在《泰囧》《港囧》里收效尚好,但那已经过去很久了,如今电影市场迎来拐点,观众品味已大不同,尤其是观众评价年龄早两年前就已降到了21.4岁,类似于中年危机这样的题材越来越难使年轻观众产生共鸣。

接下来,薛之谦还将自导自演一部电影《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像薛之谦这样把口头禅转化为自产“IP”搬上银幕的案例实在少见,这部电影讲述四个草根幻想成为超级英雄的故事,以薛之谦的脑洞和调性,这部片子大概也是喜剧无疑了。如果薛之谦的导演处女作能做到以上三点,也许能使其跨界转型成功,否则只会又是一件拉低拍片身价的危险品,甚至有被打上圈钱的标签的可能性。

最后,还是忍不住感叹:一入逗比深似海的谦谦,你可长点心吧!

主编、记者

工资翻倍、送股份!详情点此穿越~

三大媒体矩阵

更加垂直,更多干货,信手拈来!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版权信息及作者署名

“一起拍电影”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一点资讯等渠道,覆盖娱乐产业核心人群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请后台回复“合作”

邮件: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13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