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质量探讨

写在前面

香附在很久以前有个伪品两头尖,我们前面介绍过,但目前暂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来两头尖有毒,而来两头尖现在比香附贵的多。

但香附的验收也是存在很多矛盾的,原因是香附里面总有许多小不点,且每批次货占比不一。

小个子也是香附,从这个角度,应该是可以用的,高矮胖廋都是人嘛,不能瘦小一点就不算是香附了。

但有小伙伴提到,小不点的香附占比多了,薄层显示的斑点不清晰。

是因为小不点是伪品吗?但是长得很像呀,是因为小不点还没有长大,所以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不到位吗?

未找到准确的答案,就先学习梳理一下文献中关于香附质量的研究,对该知识点先充电。

药典中的香附

本品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tundus)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燎去毛须,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后晒干,或燎后直接晒干。

纺锤形,长2~3.5cm,直径0.5~1cm。有6~10个略隆起的环节。

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

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

气香,味微苦。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6~10g。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文献中的香附01古籍记载

香附又名莎草根、香附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rotundus)的干燥根茎。

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云:“莎草生田野,二月二日采”。

《唐本草》载:香附子,性平味辛,具有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腕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腕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

是我国传统妇科良药,享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元帅”之誉。

02等级划分

光香附:粒大,长3.5cm左右,外表光滑,紫棕色,节明显,质坚硬,断面黄棕色。

每50g一等24~30粒,二等31~45粒,三等46~55粒,四等56粒以上。

也有不计粒,按大小分提香附、统香附。

毛香附:多为北方地区或新产地所产。形较小,外表带毛须,质轻,较次。一般售统货,不分等级。

香附米:碾碎后去除杂质的小颗粒。

03栽培要点

香附为常用中药,又是香精提取原料,出口量很大。浙江、山东、河南、安徽出产量较大。

香附喜潮湿环境,耐严寒,适宜疏松的砂性土栽培。种子或分株法繁殖。

04产地研究

山东泰安、河南开封、安徽毫州香附药材香气较浓;

河北安国香附药材整体较长;

江苏常州、浙江磐安香附药材整体较瘦小。

8个产地香附的挥发油含量从0.69%—1.25%不等,其中山东泰安香附的挥发油得率最高。

香附挥发性成分研究较多的主要为:香附烯和a-香附酮,两者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8个产地香附挥发油中香附烯的含量高低依次为:江苏常州山东泰安浙江磐安安徽亳州海南昌江河南开封河北安国;

a-香附酮的含量依次为:河北安国河南开封浙江磐安广西玉林海南昌江江苏常州安徽亳州山东泰安。

结尾

香附的介绍就到这里啦,药典描述的直径为长2~3.5cm,但实际货物中小于2CM的很多,希望有机会亲自去产地采挖一下。

剪开多个断面发现,个头大一点断面粉性,没有煮过。个头小一点断面角质样,为煮过的。不知是否因为煮过之后浓缩,导致部分个头较小。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14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