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舌年选2015华语电影8对佳偶

年中国电影整体质量大有提升,一般年终盘点都凑不够TOP10,今年很明显选10部是有遗珠的。其中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国产商业电影在逐渐化解信任危机,口碑回升。随着市场的扩大,进入院线的小众文艺片也逐渐增多,尽管票房成绩一般,被人戏称为“朋友圈”电影,但还是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审美体验。

艺术和商业之辩只是表象,对于绝大部分观众来讲,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好看?这种“好看”也许是情感方面的震荡,可能是感官层面的刺激,也许是思想方面的思辨,抑或是认识论层面的开悟。本次影视独舌年度电影盘点将以这种“好看性”为标尺,对去年上映的国产片通过8组配对来选出16强,每组配对都有一定的关联性,这种关联也许是表现形式,也许是表达主题,或互文,或对立。

排名不分先后,大体依照马斯洛需求层次从低到高来排列。需求有层次,电影不分贵贱,起码对于当下的国产片是这样子的。因为和好莱坞相比,看上去中国导演在满足观众较低层次需求方面的能力和耐心都比较匮乏。

--------配对一:男女--------

1少女心:《我的少女时代》

似乎青春片只有女性化视角才能看上去很美,也不尽然,《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就是男性视角。但是咱们大陆这边青春片总是浸染了一副阴柔之气,男性视角总会走偏,比如《万物生长》,比如《何以笙箫默》。不管是“玛丽苏”还是“杰克苏”,如何调配是一门手艺,《我的少女时代》在年末上映给今年的青春片热潮画下了一个句号,也给“青春片有毒”打上了一个问号。同样的一些青春片的梗,为啥大陆产的青春片那么多非议,而台湾产的就如此动人?而且就算是台湾的创作班底介入大陆青春片创作,如《小时代》系列,依然不忍卒观,这到底是为啥呢?

2“直男癌”:《杀破狼2》

说完“少女心”,再论“直男癌”。其实去年“直男癌”最厉害的电影应该是《战狼》,《杀破狼2》和《战狼》其实是一个调性的,都是为动作片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比如军事、比如犯罪。但是相比之下,《杀破狼2》在电影语言方面更为精致和娴熟,所以更胜一筹。吴京通过两部电影彻底咸鱼翻身,希望如他所主张,今后可以多为中国电影增加一些阳刚之气吧。可以消费“少女心”,“直男”为啥就是“癌”?《杀破狼2》带有一种韩国犯罪片短兵相接、串肉入骨的凌厉,甚至比当前翻拍的韩国电影都来的猛烈。在中国,每一部不小心过审的电影,都要懂得珍惜。

---------配对2:生死---------

1“自来水”:《大圣归来》

《大圣归来》以一己之力树立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民族品牌,盘活了整个萎靡不振的动画行业。《大圣归来》通过“众筹”得来的万的官方营销成本,把全国主要电影院的物料投放铺完都做不到,“自来水”进行的同人创作可谓五花八门,观众开始用脚投票,把强营销高排片的不合格产品清洗出影院,这是一次“庶民的胜利”。

然而,出品方后来的“背信弃义”也让不少“自来水”痛心,大意是说,所有的“自来水”都是幻觉,《大圣归来》的成功出品方的精心算计来的营销,言外之意“自来水”只是“被利用的一小撮不明真相的群众”。金马奖评选失利的微博失语也令人大为惊叹。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2正能量:《滚蛋吧,肿瘤君》

把一部抗癌的电影注入了励志的主题,悲情的故事却用喜剧来表达,谈笑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风格化的影像处理也为电影增色不少,一部不谈恋爱的当代都市电影能够走心至此,实属不易,该片为国内走俏的小妞电影注入了新的血液。

在《狼图腾》和《山河故人》为申奥名额挣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滚蛋吧,肿瘤君》闷声发大财。反映当代中国年轻人生活的故事,主题积极向上,满满正能量,一部商业电影就这样被贴上“外宣”标签,参加文化交流还好,参加奥斯卡评选实在是WTF。

--------配对3:松紧---------

1笑林:《夏洛特烦恼》

喜剧片是现象级票房巨无霸灵药,《港囧》、《澳门风云2》、《煎饼侠》、《夏洛特烦恼》都是成功跻身10亿俱乐部。《港囧》、《澳门风云2》都算是续集电影,稳打稳赚,《煎饼侠》网剧衍生,略无新意。《夏洛特烦恼》为中国喜剧电影增加了一种新的方向和尝试,票房国庆档逆袭,碾压特效片《九层妖塔》,金杯银杯不如口碑。“一起哈哈哈”,“拯救不开心”这样的宣传口号,表明喜剧电影创作放下了“偶像包袱”,变得更为纯粹。其实,喜剧这事本身就很高级。

人怕出名猪怕壮,“抄袭门”的风波随即而来,但这似乎没有影响到《夏洛特烦恼》的票房。法律方面的事且不谈,就算没有啥明确线索,中国人似乎挺愿意看到或者相信“大卖的中国电影必抄袭”这样的的论断,这跟中国人鄙视罗永浩那么高调做手机、去日本买个马桶盖种种怪现状背后的社会心理是一样的。

2匪事:《解救吾先生》

轻松愉悦对应紧张刺激。

国产电影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经历了“小清新”(青春片、爱情片)的审美疲劳,似乎正在往“重口味”的强刺激方向发展。年开始,《白日焰火》、《杀破狼2》、《烈日灼心》等一批艺术水准和商业表现都不错的电影才把犯罪片这个类型重新推到公众视野,中国犯罪片逐渐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商业道路。《解救吾先生》塑造了中国电影难得的一位立体丰满的反派角色,王千源表现出的那种进监狱似进宾馆般轻松自如、和警方谈笑风生中流露出的致命的自负、匪夷所思而又自信满满的亡命之徒世界观,打破了国产电影对犯罪分子脸谱化的处理,有点好莱坞电影中反派“邪魅化”的意思。

---------配对4:龙狼---------

1普世:《狼图腾》

《狼图腾》小说实际涉及两个话题,一个是“世界话题”,一个“中国话题”。世界话题是蕴藏在文学故事之内,是其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即“大命小命”生态平衡哲学。中国话题是文学故事“本体”之外延展出来的一个观念讨论:即中国(准确地说是汉民族的)国民缺乏“狼性”的问题。电影很讨巧也很明智选择了“世界话题”,那个“中国话题”只在电影里稍微提到,而这部小说发表之后所有的争议都围绕后者。

该片能够被官方选定申奥也是看中它的“普世价值观”吧,可惜奥斯卡委员会认为“它的中国元素不够”。能够把一个“动物世界”的故事拍得赏心悦目,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狼图腾》为了能让蒙古狼配合拍戏又不丧失野性,特意请了全世界最专业的“驯狼团队”,也是从狼崽子开始养起……法国人的这份敬业与专注精神是浮躁的中国电影界所极度缺少的。

2感官:《寻龙诀》

从某种意义上说,《狼图腾》和《寻龙诀》都是注重感官刺激的视觉大片,大部分场景大发生在内蒙草原上,一个地上与生灵共舞,一个地下闯关探宝。年两部“工业大片”,《捉妖记》虽然成功,但代表的是奇幻片的另外一种方向——走合家欢的低龄化路线,事实上是“泛卡通类型”,适合家庭观影,对于今天的主流电影观众其实还是有不满足的地方。《寻龙诀》作为一部主打视觉奇观的商业片,口碑能够逆市上扬说明这次国产特效大片终于让挑剔的中国观众服气。中国导演自《无极》起跌的跟头终于在《寻龙诀》里站起来了,为此观众整整等待了十年。

改编“盗墓小说”政策上有红线,但是选择强扭成科幻却是陆川个人的趣味,即便是在这部科幻片中,文艺片出身的陆川并没有像诺兰那样,为商业电影注入创新基因,而是不可救药地走入了自说自话的境地。说到底,中国的类型片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革新与反动,而是“难产”。我们需要的是建立新世界的工匠,不是破坏旧世界的“反骨”。

--------配对五:穷富---------

1职场:《华丽上班族》

《华丽上班族》用歌舞包装了一个职场版“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有对人情世故、世相人心血淋淋的揭示。在中国拍职场是个悖论,过于写实就很“土气”,过于想象就很“悬浮”,很多影视剧有这方面戏份一般都把背景设置成外资企业了事。《华丽上班族》立足香港一家国际外贸公司,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来展现职场竞争和压力,对于内地的上班族,既有对“他者”窥视的神秘感,也有感同身受的代入感,艺术真实和社会真实形成完美融合。

2梦想:《我是路人甲》

《华丽上班族》是高大上的办公室政治,《我是路人甲》则聚焦横漂的辛酸故事。尽管讲的是社会边缘人,其实还是能够感受到时代脉搏。改革开放30多年,利益分割完毕,高等教育已经无法提供个人上升渠道,一毕业就失业,甚至受过高等教育还有“负面作用”,那就是十分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道面前的局限性和无能为力。所以看到那些没读过几本书的年轻人如此不切实际拼命追求梦想并坚信“这个世界会好的”,是这些而不是很多人诟病的鸡汤,让我看的时候多少有些热泪盈眶。

---------配对六:古今---------

1江湖:《师父》

徐浩峰的武侠片都在讲规矩,尽管《师父》的观赏性提升了好多,但是还是能看到很清晰的“作者风格”。什么是徐浩峰式的武侠片模板?这个他自己在《无道之器:武侠电影与传统文化》一文中有详述:

“武侠片是研究世风的,所以背景反而应在太平盛世,如《东京物语》一样,是居安思危的味道。在好日子里,一个人办事办不成了,因为某一世风变异了,人物进入礼崩乐坏的危机中,最终以某种委婉的方式将要消亡的东西保留下来。虽然永远无法回到最佳标准,但‘退而求其次’,好在没有消亡、没有变质,只是稍稍走了点样,勉强欣慰——这是我设想的武侠片的故事模式。”

2市井:《老炮儿》

《老炮儿》算是一部当代武侠片,和《师父》一样,都不停地宣告“讲规矩”。它很容易感染到观众,因为可以让人反思当下的生活。这是一部60后的“老男孩”的故事,一群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被时代的巨轮碾过,游戏规则早已改变,他们还沉浸在往日信奉的规矩和道义当中。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姜文的《一步之遥》,都是讲时代巨变中一个“旧人”对自己底线的坚守,对尊严的守护,只是《一步之遥》太故弄玄虚了。

这片子当然也和《一步之遥》一样上升到对大院子弟、特权阶层的批判,不少人人认为,曾经的大院子弟对旧制度的态度是暧昧的,他们的怀旧感是有原罪的。好吧,这是全民正三观的时代。

--------配对七:罪罚---------

1人心:《心迷宫》

这是一部类似于科恩兄弟的《血迷宫》+《冰血暴》式的电影,一件凶杀案,多人物多角度来叙述,整个故事的叙述有点像一个圆圈,最终都串联到了一起。这样精妙的故事结构,在国产片里面很少见。《心迷宫》不是那种高成本炫特效的影片,而且制作也略显粗糙,但的确给人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年度小成本独立电影惊喜之作,也许是自宁浩《疯狂的石头》以来带给中国影迷的另一惊艳,叙事迷雾中带来的是对世相人心的揭露和反思。

2救赎:《烈日灼心》

《烈日灼心》作为一部犯罪片,没有展示具体的犯罪过程和警匪之间的对抗,而是着重刻画犯罪之后人物的心理图景。影片利用一波三折的剧情,打造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心理空间,甩掉了主旋律戏码的沉疴,转而让观众为片中的每一个人物揪心,使得电影的每一步转折都充满冲击力。该片主题建立在人性救赎层面,而这个主题也在类型之外,拔高了电影,让观众最终为电影中的人物而唏嘘。

曹保平用《烈日灼心》证明了学院派也可以拍出精彩的类型片,并且为商业片镶嵌入一些深层次的价值。邓超用《烈日灼心》证明了自己的演技和对于深层次表演的驾驭,这经常成为他拍喜剧的包袱,可叹。

--------配对八:情法---------

1阶层:《十二公民》

《十二公民》借了原版故事的框架,包装的是对时下中国各个阶层的生存境况的探讨,虽然原版本来就带有这样的基因。徐昂为中文版引入更多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包括贫富分化、地域歧视、以及因社会不公平而带来的人与人之间愈发剑拔弩张的关系。这些社会因素的添加令整场讨论变得更为复杂,削弱了原版对案件和法律本身的讨论而更侧重12位陪审员各自的情感表达。所以不同于老版是强调追求程序正义,法治精神,这部电影“功夫在诗外”,通过一个模拟庭审,折射出中国社会各阶层在转型中的遭遇、愤怒、宣泄、和解。

2乡土:《山河故人》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不安定感、漂泊、乡愁、渴望沟通、代沟……对于身处大变革时代的中国人,观看这部电影都会心有戚戚焉。和《十二公民》的切片式现实关怀不同,《山河故人》通过时间、空间来展示时代变迁中国人的命运和情感变化。《山河故人》的叙事结构选取了年、年、年三个时间点,讲述主人公们因为感情、或为了生活,彼此由相聚到最终离别的故事,这三个时间点的生活状态描绘,也暗含着对于过去、当下、未来的对比、想象及思考。

贾樟柯在和《狼图腾》竞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名额时以“境外获奖专业户”被攻击,一方面希望融入世界,一方面又抗拒融入,这是中国的尴尬,电影中张译移民去了澳大利亚,却处处不适应,也是一个注脚。

版权声明: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ys/9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