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产业对接提速拓展区域经济活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意味着各个领域“破”与“立”的深刻转换,其中,产业对接是“当头炮”,更是“晴雨表”。

产业对接,贵在主动。多年来,我们习惯靠聚集资源求增长,轻车熟路、已成定势,但今天,必须根据城市战略定位、区域统一规划,重新思考各自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形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加减乘除,更牵动着难以数计的企业和人员,牵涉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权衡取舍。该疏解的产业就得疏解,该落实的项目就得落实,三地产业对接推进得怎么样,直观检验了疏功能、促协同,转方式、调结构,控人口、治环境的力度和决心。

产业对接,难在精准。三地先天条件的不一致、长期发展的不平衡,都是影响对接的实际困难,而随着产业对接由“点”到“面”全线铺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不可回避。产业对接不是“大呼隆”,不能“打乱仗”,简单的辗转腾挪、复制粘贴是不行的。作为协同创新的一部分,产业对接既要根据产业特点、资源优势打破壁垒统筹安排,又要讲求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追求更高效率、更好质量的发展,拓展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力和未来空间。

协同发展的每一步,都在见证京津冀携手抱团的力量所在。顺风而呼,其声益彰;顺势而为,其事必成。随着更多产业对接实践落地生根,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不断开花结果。

赞赏

长按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治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y/10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