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综合报道继10月15日在首届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11月4日在第三届大梅沙创新发展论坛上就产业政策之争发表看法之后,11月12日,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产业政策研讨会上,再次对产业政策问题谈了他的观点。
这场研讨会由CIDEG邀请了中日两国专家,结合近来热点的产业政策问题展开讨论。作为CIDEG学术委员会主席,吴敬琏到会发言。他说,产业政策的争论非常有意义,但是这一轮讨论到目前为止,进行得好像并不那么令人满意。
吴敬琏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阐述。
——首先应明确我们所探讨的“产业政策”的含义是什么。
吴敬琏说,我国的产业政策某种程度上讲是从日本引进的。年3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完成了一份报告,指出日本以及韩国的产业政策卓有成效,我国应考虑引进。中央批准并安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划委员会(现国家发改委)及配套改革方案组进行相关研究与设计。这样的改革设计与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吻合,为产业政策的发展确立了重要基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国际上产业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很多进步和变化。最近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更多是在讲日本早期的产业政策,更多是日本早期(战后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执行的产业政策,即选择性产业政策,而非功能性,或称横向定义的产业政策。
如何看待日本早期的产业政策?吴敬琏表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日本国内都已经有了答案,再进行讨论意义不大。现在我们应该白癫疯能治好吗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