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杭州之争,差距已明显

长江三角洲,中国经济的中心。沪宁杭三角中,一直存在地位之争。沪是第一,毫无疑问。宁与杭,谁是第二?

最近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上海是“超大城市”,南京被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唯一“特大城市”,为“Ⅰ型大城市”。貌似南京领先一步。注意,这个报告是国务院发的。

本来,从城市实力而言,南京、杭州不相上下,都是长三角的副中心城市。这次南京为什么领先?

看一下标准就知道了:该规划划分标准仅是依照城区常住人口。上海人口超过万,定为超大城市;南京人口万,定为特大城市;杭州人口万以下,为I型大城市,与合肥、苏州地位类似。

以人口为标准,这个划分,意义其实不大。尤其考虑到此标准的人口仅为“城区人口”,意义更打折扣。杭州如果把下辖的县改名为区,人口统计数字就会陡然增加。

南京被国务院定为特大城市,会带来实际利益:用地指标和政策会受到关照。但是,这能表明南京领先于杭州吗?南京、杭州,究竟谁是长三角的二把手?

从GDP来讲,两者差不多。以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杭州、南京实力相当。尽管各界在抨击“GDP崇拜”,但目前以中国的体制,似乎找不到更合适的参照物。

仅就GDP来说,南京、杭州差异其实也是不小的。杭州在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方面都略微超过南京。年杭州市GDP突破1万亿大关,而南京同期的GDP为.77亿元,排在杭州之后。

最大的差异不在于数字,而在于,杭州互联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新经济优势胜过南京。杭州信息经济迅猛发展,逐步成为杭州经济新引擎,其中,阿里巴巴起到巨大作用。

杭州在年做了一个大胆的动作:关闭杭钢、半山电厂、萧山电厂等高能耗产业,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钢铁厂、没有燃煤电厂、没有黄标车”的“三没有”城市。

南京呢?能拿得出手的企业,还是南钢、金陵石化、熊猫电子、南汽等老企业。电子、石化、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是南京的四大支柱。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0亿元,其中重工业总产值达.20亿元,占比高达78%。

一个高科技、低污染的杭州,与依赖重工业、高污染的南京,谁胜谁负,已然分明。

按理说,南京各方面的优势原本远远超越杭州。

首先是水路、陆路交通优势。南京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下游,是上游各城市通往上海的必经之路。由于长江大桥等原因,南京在铁路公路等方面的优势也远非杭州所能比。

其次,辐射功能。南京地处江苏最西部,与安徽接壤,无论从语言还是生活习惯等方面,更接近于安徽。江苏人喜欢开玩笑说南京是“安徽省会”,其实恰恰说明了南京西接安徽、东指江苏。这比只能辐射浙江的杭州强了很多。

第三是教育资源优势。杭州为了打造一个知名大学,愣把几个学校拼成一个新的浙江大学。成为杭州唯一的知名院校。而南京呢,一个南京大学已经足以盖过浙江大学,此外还有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一共8所大学,完胜杭州。但毫不出名的杭州师范大学出了个马云,让整个南京的高校黯然失色。

是马云成就了杭州,还是杭州成就了马云?是南京成就了重工业,还是重工业毁了南京?

过去,南京落后于苏锡常,还可以用“领导苏锡常”来为自己辩解,如今,明显落后于杭州,该做何解释?

在加工业不可避免地衰败的今天,南京落后于杭州了,并且差距越来越大。这不仅是南京的问题,也是整个江苏的问题。

当年领先于全国的江苏,如今已经到了需要知耻而后勇的境地,需要奋起直追了。

赞赏

长按







































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点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y/12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