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把项目招商和产业招商作为集聚资源的重要手段,重点引进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服务业重大项目,瞄准国内外知名服务业企业,切实引进一批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服务业企业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业实现营业收入9.71亿元,增长1.5
济宁规模以上服务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亮点
亮点
统计数据显示,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1217家,数量在全省列第2位,仅次于青岛市;实现营业收入104.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高于全省平均10.5个百分点,增速持续位居全省第一
展望:抢抓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契机,促进经济转型“与第二产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抵御市场风险韧性大、行业覆盖范围广、新兴业态多、能源依存度低、投入产出比大等特点,第三产业都包括哪些是环境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产业”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科负责人杨家宏告诉记者,我市应抓住国家多个部委在规划、投入、科技等方面的资金、政策倾斜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第三产业,创新性地走出一条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数据链接:
构筑发展高地,实施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建设 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中、发展集约、资源共享、环境污染少的特点采访中,陈华告诉记者,济宁要充分发挥区域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把发展服务业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服务业发展、培育服务业企业壮大的一项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具体而言,首先抓好集聚区编制规划,按照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布局协调的原则,在全市范围重点培育技术领先、模式创中国第三产业是什么新、集聚效应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现代物流、商贸流通、软件信息、科技创业、电商快递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一批中心商圈和城市综合体;把集聚区建设与重大工程项目一体规划、同步推进其次加大开放力度,抓住国际服务业资本加快转移和服务业外包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着力引进先进企业和新兴业态,提升集聚区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营造大众创业环境,培育壮大中小企业 服务业需要大企业,也需要一批能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的中小企业,要在推动大企业不断创新的同时,进一步简化新企业注册程序,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首先要围绕重点行业培育好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结合济第三产业是指什么宁市个体经济发展特点,研究出台相应登记管理办法,积极引导条件具备的个体工商户登记为企业; 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中型企业向龙头企业发展,有发展潜力的小型企业向中型企业发展,壮大服务业经济总量其次要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协会,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中小企业间信息交流和合作搭建咨询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秩序维护、行业自律、信息沟通等方面的作用最后要建立健全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降低银行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增加贷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小鲜肉”电子商务成现代服务业主力目前,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邮政业等新兴服务业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和效博时第三产业基金网益稳步提高其中,互联网服务、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商务服务、居民服务修理业、文化体育娱乐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326家,营业收入25.93亿元,增长29.8%,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
在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的作用“功不可没”,其去中介化、高效、低成本的特点让不同行业、领域有了更加新型的商业运作模式据统计,目前济宁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约3万家,其中依靠第三方服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占65%左右在规模以上企业中,超过82%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预计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能达到672亿元、增长40%全市利用天猫、京东等现有平台开展网上销售的b店铺有约2000家,从业人员近万人,日发单量15000余单,日进单量18万单;利用淘宝网开设的c店铺约为17万家,经营商品以第三产业增加值计算本地特产为主业内专家称,未来,电子商务这个充满着无限可能的“小鲜肉”还会有多少惊喜,将指日可待
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有1217家,数量在全省列第2位,仅次于青岛市目前济宁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约3万家,在规模以上企业中,超过82%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预计今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能达到672亿元、增长40%
全市363家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
全市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762.47亿元,比全市gdp增速高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第三产业平均增长速度0.6个百分点
服务业是现代产业的主体,社会生产的林林总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服务业息息相关在新鲜出炉的全市经济半年数据中,这个与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行业交出了一份博时第三产业基金网“抢眼”的答卷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加速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济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各项指标持续快速增长,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有1217家,数量在全省列第2位,仅次于青岛市由服务业“挑大梁”的第三产业对全市gdp 贡献率达到了41.7%,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
“我国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济宁市也要乘势而为,着力增加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活力,逐步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山东财经学院经济学教授陈华告诉记者
亮点
现状:
1服务业企业数量增速全省居首上半年,全市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762.47亿元,与去年“期中考试”相比,今年可以用“三高”来形容“第三产业增长9.第三产业发展规划8%,高于第二产业8.1%的增速,比全市gdp增速高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第三产业平均增长速度0.6个百分点”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上半年,第三产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为41.7%,比去年同期37.8%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3道路运输业从业人员近3万人,营业利润2.25亿元1至5月,全市363家规模以上道路运输业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量的29.8%,实现营业收入34.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营业利润2.25亿元,增长88.56%;人均月应付职工薪酬2955元,增长2%;从业人员人数29253人,增长28.39%在市政府强力推进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及服务业市场主体培育工作的带动下,该行业比去年同期新增239家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65.8%,是推高各项指标总量增速的主要因素
甘肃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症状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