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注重发展质量,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地区生产总值截止目前达到**亿元,预计年末增长到**亿元,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末增长到**亿元,增长**%;全口径税收收入截止目前达到**亿元,预计年末增长到**亿元,年均增长**%。
三次产业均衡发展。持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梯次培育,深入实施工业技改三年行动计划,营收过亿元企业达到**家,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家,第二产业增加值由年的**亿元预计增长到**亿元,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现代农业成效明显。推广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万亩、高产创建基地**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粮食产量实现五连增。创建精品特色园**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家、**家。省级农高区通过验收,农业发展龙头作用更加凸显。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轮作休耕试点县、国家农业科技园、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文旅服务业蓬勃发展。聚焦**产业发展,强力实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产业上升为市级发展战略。编制《***园旅游景区提升规划总体方案》,推动***园景区全域提升,云深处飞行小镇、青园驿站、榴城文创等一批项目落地建成,“秋艳”石榴录入中国品牌果品地图,榴园绿道成为市民拍照打卡“花带长廊”,宇兴公司“榴礼”系列文创产品走俏市场,***园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精心打造万亩枣园、寨山核桃、石膏塌陷湿地生态观光游,红色文化、运河文化体验游,“一体两翼”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我区获评“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名城”“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称号,“***园·匡衡故里”旅游品牌越来越靓。
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编制《**市**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六大特色产业”,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传统动能提质增效。丰源集团坚持多元发展,新上特种定向板、凌派坊靹米皮新材料等延链补链项目,实现产业相联、优势互补,“丰源模式”循环经济竞争优势凸显。福兴集团“瘦身健体”,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丰源轮胎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连续3年蝉联全市企业出口创汇冠军。华沃水泥、申丰水泥财税贡献逐年提升。新兴产业优势初显。***化工产业园获批省级化工产业园,博瑞原料药、氨基膜复合材料、康震制药等新项目洽谈落地,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正加速塑造。汉芯半导体产业园投入运营,地平线科技入选“瞪羚企业”,天柱五金荣获省级“隐形冠军”,大洋农牧、亿利节能等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铭肯机械、榴源建材、正夏自动化等成长型企业快速发展。港航物流、总部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业态不断丰富,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5.4亿元,年均增长5.78%。
二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后劲全面增强
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坚持用改革破解难题、用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国企改革,成立峄州集团、峄洺科技,推动宏达公司转型,完成榴园粮油公司混改,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营改增”释放减税红利,助力经济稳定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个事项“一次办好”,个事项“零跑腿”,个事项“秒批秒办”,在全市率先完成全省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试点。创新推行容缺受理,提供预审帮办服务,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推进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机制,探索“标准地”改革,经济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作用凸显。推进砂石资源扎口管理和一体化运营,实现对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高效利用。加快金融改革,完成股份改制企业**家,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家。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民权益得到更好维护。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累计清查确认农村集体资产**亿元、集体土地**万亩,在全市率先成立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优化营商环境、生态建设等改革经验、亮点工作走进央视新闻联播、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创新创造激发活力。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枣庄分中心落户***,签约入孵**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纵深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引进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人,**名专家获得“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称号,**名专家入选“枣庄英才集聚工程”。创建院士工作站7个,获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家、高新技术企业**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家、工业设计中心**家、工程实验室**家,建成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家。申报马德里国际商标**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累计达到**件、**件。深化“两化”融合,推动余家企业上云,丰源轮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狠抓“双招双引”不放松,出台优惠政策,创新招商机制,发布开放合作热力图,实施驻点招商。组织开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温州等专题招商活动60余次,成功举办“相聚榴乡·共谋发展”产业英才恳谈会、“韩国企业家走进***”项目对接恳谈会、中国石榴产业发展交流会、石榴嘉年华、石榴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等活动,累计招引投资万元以上项目**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个。年以来,全区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枣庄***、一来就成、早来早成”的对外招商名片越来越响亮,“跑出***发展加速度、争做出彩***人”成为全区上下的共同追求。
三是坚定不移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内涵品质,城乡面貌变化显著
城市建设呈现新形象。紧紧围绕“山水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的城市发展定位,编制完成《***区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方案》《总体城市设计及风貌特色规划》。相继实施“一桥六路”“两纵两横”路桥工程,峄州东路、滨河西路、福兴东路、福兴桥等城市重点工程建成通行,新开通旅游公交和城乡公交线路19条,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1平方公里。实施棚改项目**个,濠江花园、通盛御河园、水发颐和园、峄州仙坛苑、承河郦都等一批优质小区建成使用,全区累计完成棚改面积**万平方米,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万平方米,惠及群众**万余户,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铺设改造雨污分流、水气暖等管网**公里,实施道路、街区和节点亮化美化**处,建成节点游园、生态街巷**处。大力推行市场化环卫保洁,理顺完善物业管理体制,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小而雅、优而特的雅致***、品质***魅力初步显现。
镇域发展实现新突破。坚持城乡统筹,立足镇域产业基础,突出特色、分类培育。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向镇街延伸,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和“镇镇通”天然气工程建成使用。全力配合做好枣木、新台、京台等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自然村实现“户户通”,公路密度和万人拥有公路里程居全市前列。中国石榴盆景特色小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卫生镇、“一村一品”示范镇及省级产业强镇、旅游强镇、港航物流小镇、新型城镇化示范镇、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等国家和省级金字招牌,成为镇街靓丽名片。
生态环境增添新魅力。积极推进节能减排降耗,万元GDP能耗下降17%。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优良天数由年的**天改善到天。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实施河湖清违清障专项整治,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大寨河、***沙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贾庄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持续严厉打击私挖盗采,有序推进土地整理和山体修复。认真落实林权制改革,新增植树造林**万亩,新建提升绿色生态廊道**公里。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进一步扩展石榴产业发展空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顺利通过验收,镇域路域环境整治取得丰硕成果。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个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攻坚行动,农民群众全部喝上干净水。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认定农产品“三品一标”**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家,新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个,华沃智慧农业产业园、福兴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建设。创建省市级农业“新六产”示范镇**个、示范主体**个。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深入开展公共资源共享行动,有效植入产业项目,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集体经济增收持续化,相关经验被中央、省级媒体宣传推广。
四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致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发力,下足“绣花”功夫,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累计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个,项目收益**万元,“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各类扶贫政策精准到位,全区户人实现稳定脱贫,49个省、市定贫困村达标退出。“大爱榴乡”医疗救助惠及贫困群众,扶贫慈善众筹平台获“山东慈善奖”,扶贫专干经验做法全省推广,扶贫故事走进央视,产业扶贫项目运营模式被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
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始终保持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强度,支出累计达到**亿元,占财政支出的**%。积极促进创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2.3%以内。社会保险惠及千家万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实现“十六连增”,累计支出各项社会保险费**亿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特殊人群居民医保由财政全部代缴,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助孤助残、救济救助等补贴标准逐年提高,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亿元。建设提升敬老院、幸福院等养老机构**处,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市级标准。
民生事业繁荣发展。坚持教育优先,专项资金累计投入36.07亿元,增幅76.91%,创历史新高。新建改扩建荀子学校、峄州小学、翰林小学、特教学校等学校51所,幼儿园36所,中小学新增校舍面积37.5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6万余个;新招录教师人(包括合同制教师人),大班额化解工作全面完成。创新推行城乡学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将坛山学区纳入区直管理,改制青檀中学、开发区实验小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枣庄一中东西校、山师大***实验高中、峄州中学新建和改扩建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学位个,让***更多的学子有了步入大学校门的机会。医院综合门诊病房楼建成使用,基层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新冠肺炎疫情严峻考验。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复审。全区各类体育场馆进一步加大面向市民免费或优惠开放力度,满足周边居民健身需求。市民体育场投入使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6平方米。成功举办枣庄·***园国际马拉松、机关职工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会青少年足球赛等系列赛事,运动健身引领新时尚。竞技体育成绩取得新突破,***籍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斩获首枚奖牌,同时实现了8北京残奥会以来的残奥会四连冠,展现了***竞技体育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实现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区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实践站全部建成使用,区图书馆、文化馆新馆建成开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欢乐汇”获评省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区。
社会大局安定和谐。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网格化监管机制,深入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全省安全生产执法经验交流观摩会在我区召开,成功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县”。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区,“智慧食安”智能监管平台投入使用。创新打造“榴乡诉递”平台,探索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经验做法全省推广。国防动员和民兵调整改革取得新成绩,民兵练兵备战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信访工作责任制有效落实,群众合理诉求及时解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攻坚战完美收官。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雪亮工程”建设,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