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深度报告发展趋势及主要作物和公司分析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m.39.net/news/a_6288655.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莞证券,魏红梅)

1.种子行业简介

1.1种子行业处于农业生产的上游

种子行业处于农业生产的上游。农业生产指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农作物包括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等。农业生产流程一般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耕作,播种及栽植,田间管理,收割及农田运输。在上游端,种子被称作是农业的“芯片”,因此,种子的培育成为上游端最重要的一环。

此外,用于提供营养的肥料和用于防治的农药,以及现代化农业中代替人为劳动力的先进农业机械是上游的其他组成部分。上游的这些农资原料决定了农户生产农作物约4成的成本。以玉米为例子,据农业农村网数据显示,全国年玉米种植的平均种子费用为55.72元/亩,占据玉米种植总成本的5.33%。上游端其他的化肥费、农药费和机械作业费分别占据种植总成本的13.16%、1.64%和11.22%。中游端涉及了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下游方面主要是农产品收割完成的后续应用,主要有食用用途,工业加工,畜禽饲料等。

1.2我国种业起步较晚

中国种子行业的发展始于建国初期。我国种业起步较晚,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中国种业发展至今已有70余年,其中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自留种时期(年-年),初始育种期(年-年),初始工业化期(年-年)以及初始市场化期(年至今)。

2.我国种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2.1种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全球种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根据全球农业市场调研公司Kynetec统计,全球种业市场规模(以出厂价格计算市场销售额)由年的亿美元增长至年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5%。预计到年,全球种业整体市场规模将增长至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6%,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于生物育种渗透率不断上升、杂交作物的推广、消费者对植物蛋白和蔬菜的需求不断上升等。

中国种业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增速快于全球市场。根据全球农业市场调研公司Kynetec统计数据,中国种业市场规模(以出厂价格计算市场销售额)由年的亿元增长至年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我国种业市场规模已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年在全球市场占比达到18.34%。预计到年,中国种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5.8%,在全球市场占比将提升至21.37%。我国种业市场规模未来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生物育种、消费升级拉动高端蔬菜种子需求快速增长等。

2.2我国种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全球种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全球农业市场调研公司Kynetec统计数据,年全球种业市场CR5达到52%,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拜耳、科迪华、先正达集团、巴斯夫和Vilmorin。这几大龙头年全球市场份额分别约为20%、17%、7%、4%和4%。

中国种业市场分散。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灼识咨询统计数据,年中国种业市场CR5仅为12%,远远低于全球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靠前的企业主要包括隆平高科、先正达集团、北大荒垦丰种业、江苏大华种业和广东鲜美种苗。这几大龙头年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仅为4%、3%、2%、2%和1%。

3.种子行业发展驱动力

3.1多方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对种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粮食安全和种业发展,出台了多项规定促进种质资源库建立,保护新品种知识产权并鼓励种业商业化。年,国务院出台《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规定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对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规定植物新品种的审定由政府部门进行,初步形成了种业研发的知识产权保护。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出台,开始鼓励单位和个人从事良种选育和开发,并进一步明确保护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种业发展。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重新修订,对此前规定的种子新品种由政府审定变更为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种子企业对其自主研发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可以自行按照审定办法完成试验,达到审定标准的,品种审定委员会应当颁发审定证书。

我国历年一号文件多次提到支持种业发展。从历年的一号文件内容来看,我国非常重视种业的科研发展。在年至年期间,我国农业科研以国家资金支持,院校公益性科研为主,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并通过持续增加良种补贴来推广优质种子的应用。自年起,我国逐渐重视种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在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到培育重大农业龙头企业,由院校公益性科研逐步过渡至龙头企业承担农业科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sanchanyea.com/dscyzy/169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